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53053748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服饰文化及地理环境关系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摘 要我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无论是各个地区的汉族服饰还是少数民族服饰,无不反映着一定的地理环境,研究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各地区服饰的起源、分布、发展规律,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加深对当地民族的认识与文化的了解。本论文主要探讨我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全文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先介绍了服饰文化的含义和容,以及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先从整体上把握本文要讲述的容;其次具体讲述南方、北方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介绍北方地区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时,从地域上划分为黄土高原

2、地区和北方东部平原地区,分别进行阐述;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特点与地理环境关系时,又将少数民族地区按地区分布划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分别具体介绍。在整个论文中列举了很多地区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实例,以丰富论文容,增加说服力。关键词:服饰文化;民族服饰;地理环境;南方服饰;北方服饰前 言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由于它所具有的明显的使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功用,使它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参照物1。服饰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也将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等人文因素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成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涵。人类可以通过服饰与所在、

3、所去地域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从而形成一种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服饰文化。所以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其次也装饰美观。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出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空间、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地理环境不同,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无论是各个地区的汉族服饰还是少数民族服饰,无不反映着一定的地理环境,研究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各地区服饰的起源,分布,发展规律,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特别

4、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加深对当地民族的认识与文化的了解;同时近些年来研究服装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文化地理学分支服饰地理学得到关注,使服饰的起源、服饰景观等容成为研究的对象。如果能够运用地理学的观点去透视服饰的经济文化现象,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同时对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拓展2。1 服饰文化的含义、容及地理环境的概念、分类1.1 服饰文化的含义、容服装是作为社会人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它既是一种物质的外壳,同时也是人的自我意识3。服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与服饰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服饰文化的涵要远比服饰丰富和复杂得多。为了更好地理解服饰文化的涵

5、,有必要先对服饰这一概念的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服饰,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释义是,“服:衣服、衣裳。”“饰:装饰、修饰;装饰品。”“服饰:衣着和装饰。”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服饰文化则可以概括为人类在服饰方面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中可以看出,服饰文化的涵应该包括服饰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实质两个方面。服饰文化既包括生产服饰的各种材料、技术工艺等物质构成,也包括服饰的精神构成,如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泽爱好、文化心态等,都会积淀于物质的服饰之中,丰富服饰文化的涵。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生态环境错综复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

6、中华服饰文化。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历来就享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勤劳的中国人民不断丰富其涵,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使中国服饰文化呈现异彩缤纷的景象。 1.2 地理环境的概念、分类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位于地球表层。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地理环境根据其特点又可划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根据其所受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差别,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天然环境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

7、变化的地方,人为环境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方;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经济结构,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乡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等关系,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2 我国南方、北方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1 我国南方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岭淮河以南,青藏高

8、原以东的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因为这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热,再加上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供各种服饰所需要的原材料等,为形成南方特色服饰提供优势条件,也形成了南方人特有的地域文化。其表现在服饰上因季节而变,因人而变,因爱好而变,服饰有共同点,同时又有一定的差异。南方人比较注重单衣的穿着,且多为不易吸热的浅颜色,衣服形制多为短衣和裙类。南方服饰的特点:首先是在服装的用料上,多是以棉布为衣料,特别是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服装的质料,大多是自织麻布和土布,这种状况在古代最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其舒适及吸汗透热的性能能够满足特殊环境下的需要。其次是看形制,南方许多地方时兴穿裙

9、装,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更是离不了裙服。这是因为南方气候比较温和,雨水多,人们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是在农田里劳动,且要经常下水,因而穿裙子比较凉快、方便和美观。上衣多具有无领、开襟、短袖、紧身等特点,富有热带,亚热带的情调。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流行以布裹头,即戴头帕(也叫帕)。仡佬族人早些年代不论男女都是用长帕,妇女盘大发髻。扁担山布依族妇女的头饰依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少女时戴绣花头帕;结婚后戴一种里面是竹笋壳,外面用一丈余长青布和一块绣花头帕裹成宝塔形状的“假壳”;到了老年,就简单些,仅用一丈二尺青布;哈尼族叶车支系的女子,不论居家还是外出,头上总是包着一条洁白的尖顶头巾4。其他如白族、苗族、瑶

10、族、羌族、傣族等,都是用布裹头,形制五花八门,各具风味。南方的一些民族更是对草鞋情有独钟,如白族支系那马人常年穿草鞋。那马人穿的草鞋分为两种,一种是送给兄弟亲友的,这种草鞋只有两只鼻(系在脚尖那一段)。另一种是作为定情之物专门送给情人,有四只鼻。南方除穿布鞋、草鞋外,穿木屐的也很多。中国南方气候温暖,特别是夏季雨水多,人们为了便于在水田里耕作,常常打着赤脚或穿着草鞋,头上戴着草帽或斗笠,大晴天可以遮档的暴晒,休息时可作扇来扇凉,下雨时又成了遮雨的雨具,非常便利实用。南方的广区,如等地的农村妇女中,流行围围裙,保护衣服整洁,又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特别是江南水乡,妇女们的围裙上绣着各式各样的图案,

11、非常漂亮。2.2 我国北方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与南方相比,温差较大,气候较凉爽,而且冬天气温较低,天气寒冷,所以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服饰形制多为长衣或者袍类,衣料的颜色多采用易吸热的深色,以厚、重为特点,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北方地区具体可分为黄土高原地区和东部平原地区,以下分别介绍这两个地区服饰文化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2.1黄土高原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包括太行山以西,省日月山以东,岭以北,长

12、城以南的广区。这里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且多风沙,这种气候影响着该地服饰文化的形成。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饰。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之所以形成这种服饰文化的特点,是与该地区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黄土高原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而且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集中且雨量大,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极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因为降水不均匀,西北部为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13、。人们冬天穿的老羊皮袄不仅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而且也因为这里生态脆弱,土地生产力低,人们以放羊为生,所以选用羊皮做其材料,而头上的白羊肚手巾也是为了防风沙,体现了当地的淳朴的民风。夏季这里炎热又多暴雨,穿着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颜色不易吸热,让人感觉清爽凉快。也正是由于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上人们的服饰另有一番情景,使其服饰文化独具特色。2.2.2 北方东部平原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北方东部平原地区主要指华北平原、丘陵、东北平原等地区,这里是重要的农耕地带和人口集中区域。生活在这里的居要以汉族为主,服饰与其他地区民族服饰相比较简单,又因为这里处于温带

14、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冷夏热,温差大,所以人们根据季节变化调适着装。北方东部平原地区,在一年之中,夏季和冬季的时间较长。每逢夏季,这里的人们一般着短装,穿短衣,短裤,清爽凉快;衣服的颜色多为不易吸热的浅色,质地多为的确良或其他易吸汗的布料;农忙时,农民们在田地里耕作,为了遮阳,常戴草帽。冬季这里天气寒冷,而且经常刮风,为了保暖御寒,人们一般穿厚实的棉衣棉裤,脚上穿棉鞋或棉靴,外出时头上戴棉帽,手戴棉手套;而且东北地区与华北相比,纬度更偏北,所以冬季更寒冷,这里的冬季服饰更要厚重或者为皮制服饰以遮风驱寒。这里春秋季节在四季中时间相对较短,服饰介于夏季和冬季之间,以单衣为主。另外,由于这里的

15、民族以汉族为主,服饰较简单,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服饰越来越时装化,时尚化,使该地区服饰也别具特色。2.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身着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无不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社会进步程度差异大,历史遗留服饰极为丰富,故少数民族地区服饰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深受研究者重视5。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民族服饰各具特色,总体可概括为北边长南边短,北边宽南边窄,北边厚南边薄。我国少数民族按地区分布大致可分为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具体又可以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以下分别介绍各个地区的服饰文化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3.1 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东北地区主要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松嫩平原等地区,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