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000958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市2009中考化学试题及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试题分析第一部分: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纸张燃烧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氯酸钾 D.氯化铜溶液3、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纯碱 C.食盐 D.白酒4、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5、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

2、,治疗该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是从八角茴香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对莽草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莽草酸是有机化合物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D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6、将一定量的镁条放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7、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A.CuSO4 B.FeSO4 C.HCl D.Na2CO38、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9、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10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干冰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3)乙醇_; (4)3个二氧化氮分子_;(5)2个磷原子_11、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如右图所示。请用化

4、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 12、(1)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 ; .(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 Kg的二氧化硫。13、分别将盛有浓盐酸、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试剂质量减少的是 ,试剂质量增加而且变质的是 (填写试剂名称)。1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

5、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15、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 .16、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果出现氯气泄露,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是 。17、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声称B和C,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1)则A、E的化学式为A , E

6、(2)请你写出一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FC ;DB+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6分)18、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的成分是什么呢?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Cu2(OH)2CO3。稀硫酸能与Fe2O3、 CuO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液体的成分做出了一下猜想: 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黑色固体为氧化铜;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验证:若猜想正确,实验过程

7、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 。验证: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正确,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应该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共6分)19、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及其、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8、: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555生成氢气的质量(g)0.04m0.02试求:(1) m=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第二部:分试题分析一、试题分析、基本情况 2009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着力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思维,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发展,突出化学能力与素质的检验,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品质。同时,试题注重了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背景材料来源于课本,很多题目学生似曾相识;试题编排顺序合理,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对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试题还注重落实三维目标,特

9、别是过程与方法体现好,试题起点低,知识点是学生熟悉的元素化合物,但考查思维与能力体现好。此外,试题能关注学生的应答心理需求和体验,试卷长度恰当,知识涵盖面广,题目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无偏、繁、怪题,试题的阅读量不大,能让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审题、思考。 2、主要特点(1)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应用,特别是对化学用语的使用备受重视。如卷第13题考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4题考查物质的组成。15题考查溶液的形成,17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分子的构成及元素的化合价等,19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卷第1、2题考查学生化学用语的书写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突出了解题的规范性要求。(2)试题重视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核心

10、知识、主干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前沿,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如卷第17题中的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卷第3题有关环境污染中二氧化硫和酸雨的危害,5题有关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的硒元素,7题中氯气泄漏问题,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3)重点、难点的把握准确到位,综合性强,试题情景设计巧妙。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强调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卷第18题综台考查了一定量的镁条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变与时间变化的关系,第21题综合考查常见酸、碱、盐间的反应及溶液质量的变化,卷第

11、8题重点考查了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注重对科学素养的全面检测,关注过程和方法,突出实验与探究。试题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依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及迁移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卷第9题综合考查了CO2、CuO的性质与应用,该题既是实验探究题,又是信息给予题,以实验探究为依托,结合信息,既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又有对一些常见物质性质的考查,同时又注重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内容全面,题目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学生易于接受,还注意降低难度,符合学业考试的要求。如题中要求学生答出试管略向下倾斜的目的,实际上如果学生有实验常

12、识就能得出答案;题中猜想正确,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验证,向冷却后的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只要平时实验过,答案即得出;反应停止“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的先后问题,只答应该先进行操作,这就大大降低了思考的难度。学生解答本题的过程就恰似亲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5)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渎题、析题、获取有用文字信息及分析图表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如卷第10题,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数据信息分析问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问题。此题综合性强,区分度高。同时,该题所设置的情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别意识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计算的实

13、际应用价值。总之,去年的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不但注重双基,而且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考查,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突出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二、答卷情况及成绩分析 (1)第卷选择题,13、14、15、16、19、20题得分率高达80以上,说明考生对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溶液的形成、铁的生锈、常见物质的反应实验现象等掌握得好;其次是17、21题得分率较高,在60左右,可见学生对物质的组成、酸、碱、盐间的反应及现象等知识学习较为到位;而18题考生得分率较低,约30左有,18题存在考生不会审题,抓不住题干提供的主要信息,更弄不清命题者的意图,也反映了考生平时只会做题不会分析题,更谈不上解题技巧和方法的积累。(2)第卷非选择题 填空与简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