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国防第一节 国防概述一,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 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1) 国防的基本类型(1): ㈠ 扩张型 ㈡ 联盟型 ㈢ 自卫型 ㈣ 中立型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特性(10) ㈠ 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㈡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㈢ 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二,国防法规体系(11) 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和国防动员法 三,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17) ㈠ 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获得经 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㈡ 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义务、保护国防设施义务、保护国防密码义务、协 助国防活动义务第三节 国防建设一,国防政策(23) ㈠ 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二,武装力量(25) 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 组成第四节 国防动员一,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31) ㈠ 人民武装动员 ㈡ 国民经济动员1军事理论重点 1~2 章㈢ 人民防空动员 ㈣ 交通战备动员 ㈤ 政治动员第五节 人民防空一,防空袭的方法(39) ㈠ 识别:防空警报可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鸣 36 秒, 停 24 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 3 分钟空袭警报鸣 6 秒,停 6 秒,反复 15 遍为一个周期,时间 3 分钟解除警报是连续鸣 3 分钟 ㈡ 防护:疏散防护、隐蔽防护、伪装防护 ㈢ 消除防空后果 二,“新”三打三防(42) ㈠ 三打: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 ㈡ 三防:放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第二章 军事思想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47) ㈠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 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48) ㈠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我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 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 ㈡ 《孙子兵法》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将帅修养标准50) ㈢ 《武经七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 《三略》和《李卫公问对》组成49) ㈣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54): ① 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③ 以谋利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④ “文物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⑤ 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㈤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49): ① 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 ② 战争与政治 ③ 战争与经济 ④ 战争与主观指导 ⑤ 将帅修养 ⑥ 治军2军事理论重点 1~2 章⑦ 战略战术 ⑧ 战争保障 三,外国军事思想(58) ㈠ 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 ㈡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㈢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61) ㈠ 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们战争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 域的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63) ㈠ 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㈡ 人民军队思想 ㈢ 人民战争思想 ㈣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㈤ 国防建设思想 三,毛泽东的战争观 ㈠ 战争的本质:指出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 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 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是政治性质的行动,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 ㈡ 战争的性质: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反革命战争、掠夺 战争、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进步的战争、谋求解放的 战争,都是正义的 四,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63):军民一致、官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五,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 ㈠ 让我国拥有原子弹,氢弹和卫星,建立起我国的现代化航天工业体系第三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怎样定义新时期(66) ㈠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军事 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㈡ 所谓“新时期”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且是我党、我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标志,体现了新的条件、新的阶段并有新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含义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67) ㈠ 战争与和平思想 ㈡ 国防建设思想 ㈢ 军队建设思想3军事理论重点 1~2 章㈣ 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 ㈤ 军事战略思想 三,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㈠ 总目标: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㈡ 总任务: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第四节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一,江泽民在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 ㈠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第五节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一,党在军事理论的三次飞跃所产生的三大军事理论成果 ㈠ 毛泽东军事思想 ㈡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㈢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军事理论 3~5 章重点整理1. 战略的含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是战略指导者遵循军事斗争的主客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 规律性,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实现既定政治目标。
2.战略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及几个基本要素: 战略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称之为军事战略 它通常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军事目的、 战略方针、 战略力量和战略措施 3.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 是指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矛盾、 斗争和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 势 4.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特点及其趋势: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①. 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②. 大国较量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③. 军备竞赛趋缓但质量竞争激烈;④. 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⑤. 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5.国际战略格局的含义: 所谓“格局”就是力量对比的结构和态势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战略力量在一定历 史时期内通过相互联系、相互斗争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6.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以欧洲为中心的战略格局;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新旧格局转换及其特点 7.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①. 美国单边主义难阻多极化潮流;②. 欧盟整体实力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③. 俄罗斯力 保大国地位;④. 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⑤.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越来越大;⑥. 印度已成为一支新的世界力量 8.国际安全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复杂: 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明显增多;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加剧;跨国性问题日益严重 9.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因其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⑴. 历史上长期遗留的领土争端; ⑵. 殖民统治者为了给获得独立的国家制造麻烦而留下的领土纷争; ⑶. 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独立国家间的领土争端; ⑷. 新的国际法出台前引发的国家间领土争端。
10.民族矛盾的主要表现: 冷战时期遗留民族矛盾的继续和延伸; 两极格局解体导致的民族分离主义; 民族极端主义抬 头 11.局部战争已成为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 局部战争的多发性;局部战争的破坏性;局部战争的不确定性;局部战争引起国际组织的更 多介入 12.我国领土总面积:960 + 300 = 1260 万平方公里 13.我国安全环境的现状: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 22 000 多千米,海 岸线 18 000 多千米,周边国家多达 19 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 14 个14.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三 股势力”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15.我国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⑴.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强化对我国的战略防范和牵制; ⑵.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1军事理论 3~5 章重点整理⑶.台湾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斗争依然严峻、复杂; ⑷.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对中国的威胁增大; ⑸.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 16.我国的安全政策和新安全观✈我国目前应对的措施: ①.立足于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确定做到三个基本目标:a.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 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 c.促进地区对话与合作; ②.坚持倡导和践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的国家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 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安全环境。
17.俄罗斯对我国安全影响不容忽视: 俄罗斯历史上具有扩张主义传统,俄罗斯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展潜力巨大中俄 在很多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俄政局及对外政策走向也有很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18.军事高技术的概念: 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 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 以信息技术为核 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19.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①高智力 ②高投资 ③高竞争 ④高风险 ⑤高效益 ⑥高保密 ⑦高速度 20.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军事高技术已经对现代战争产生了巨大影 响其可概括为“五化” :①侦察立体化 ②指挥控制智能化 ③反应快速化 ④打击精确化 ⑤防护综合化 21.精确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弹药又称灵巧弹药,根据不同作用原理可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 ⑴.末制导弹药:末制导弹药有寻的器和控制系统,在其弹道末端能根据目标和弹药本身的 位置自行修正或改变弹道,直至命中目标主要有制导炮弹、制导导弹和制导雷等 ⑵.末敏弹药:末敏弹药不能自动跟踪目标,也不能改变飞行弹道,只能在被撒布的范围内 利用自身的探测器(寻的器)探测和攻击目标。
22.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①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一种主要作战武器,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②战争进程加快; ③传统兵力兵器地位下降; ④人员伤亡的数量将急剧减少 23.伪装的含义: 所谓伪装,是指为欺骗或迷惑地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 24.隐身技术的含义: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跟踪技术” ,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 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或攻击的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 25.伪装的技术措施在作战中的应用: 主要有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 响伪装,其中有传统的伪装,也有高技术伪装 26.隐身技术的分类: 隐身技术发展了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声波隐身 技术等 27.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取的技术2军事理论 3~5 章重点整理28.现代战争中的侦察监视系统包括: ①可见光侦察 ②红外侦察 ③雷达侦察 ④电子侦察 ⑤多光谱侦察 ⑥声学侦察 29.多光谱侦察的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是能识别伪装在多光谱侦察获得的“假彩色合成图像”上,生长旺盛的活体植物 呈现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