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名词新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633948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名词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免疫名词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免疫名词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免疫名词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免疫名词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名词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名词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作业本名词解释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形成免疫耐受,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半抗原(hapten):某些小分子物质,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但与载体结合后可以获得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应答,这些小分子可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具备抗原性,称半抗原。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佐剂:属非特异免疫增强剂,与抗原一

2、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物质称免疫佐剂。抗体(Antibody,Ab):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分泌型:血清抗体,膜型: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Ab可变区中某些区域的aa组成和排列高度可变。又称为互补性决定区( 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 CDR)单克隆抗体(monocl

3、onal antibody, mAb):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由识别一个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的、针对该表位的特异性抗体。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补体(Complement,C):一组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参与免疫防御、免疫调节等作用,也称为补体系统。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4、attack complex, MAC):,由补体系统的C5b C9组成C5b6789n。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小分子多肽蛋白.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集落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早期发现的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一类能杀伤肿瘤或使体内肿瘤发生出血

5、坏死的物质。干扰素(Interferon,IFN):指由干扰素诱导剂或病毒感染诱导组织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调节免疫的小分子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群,应用单抗鉴定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黏附分子(cell-adhesion molecules,CAM

6、 / 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众多分子的统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指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他们所编码的抗原决定了机体的组织相容性,并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有关。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布在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首先发现于白细胞表面,且白细胞是进行此类抗原研究的最适宜材料来源B细胞受体(BCR):是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即膜型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TCR):所有T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分子基础。阳性选择:在胸腺皮质中, DP细胞T

7、CR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的MHC I/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分化为CD8/CD4的SP细胞;不能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的DP细胞发生凋亡。阴性选择:在胸腺皮髓质交界处或髓质区,能与DC或MF提呈的自身肽/MHC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的SP细胞,发生凋亡;而不能识别抗原的SP细胞则发育成熟。初始T细胞:从胸腺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尚未接触抗原的成熟T细胞称初始T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Ag-MHC)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PC

8、) :指表达MHC 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的Mo/ M、DC、B细胞,能以Ag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抗原信息给T细胞。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炎症或IFN-g等细胞因子作用下,表达MHC II类分子,提呈抗原能力弱(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及间皮细胞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的,能够识别,摄取,加工外源性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并诱导其活化增殖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诱导机体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和发挥效应的全过程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9、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性T细胞,发挥清除抗原效应的全过程。MHC限制性: T细胞的TCR特异性识别APC提呈的Ag肽时,同时识别与Ag肽结合的自身MHC分子。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T细胞与APC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表面黏附分子对的作用得以紧密接触,并在细胞接触面形成一个特殊结构,即以TCR-MHC-Ag肽为中心,周围环形分布许多黏附分子。提高了细胞间的亲和力,有助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记忆性T细胞:是对特异性抗原有记忆能力的长寿T细胞。体液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抗原特异性B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过程。*Ig类

10、别转换:又称同种型转换,即B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首先合成IgM,然后转为合成IgG等类别的抗体。*体胞高频突变:在抗原诱导下,处于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的Ig基因IgV区基因发生高频率点突变,称为体细胞高频突变。*亲和力成熟: 生发中心的B细胞经体细胞高频突变后,其中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性Th细胞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此为抗体亲和力成熟。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再次应答(二次应答或回忆反应):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

11、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胞内器室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受体,能直接识别病原体及产物或宿主凋亡细胞和衰老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ular pattern, PAMP) 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的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也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T细胞:表达TCR-

12、CD3复合物的T细胞称为T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和上皮组织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Toll样受体:它们分布于不同的免疫细胞表面,其中TCR2和TCR4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表面。即为模式识别受体。免疫耐受:指免疫活性细胞(T、)接触某种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的无应答状态。中枢耐受:指在胚胎期或出生后,不成熟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的过程中,遇到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免疫忽视:如组织特异性抗原浓度低,不足以活化相应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这种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自身组织特异性抗原共存,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称为免疫忽视。低带耐受:因抗原剂量低不

13、足以激活T及B细胞,引起的免疫耐受。高带耐受:因抗原剂量高诱导Tr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引起的免疫耐受。超敏反应: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变应原:能选择性激活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引起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的现象。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条件下相互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酶联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通过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有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有相表面进行,通过洗涤使固有相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液相中游离的成分分开。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主动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措施。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如抗毒素等制剂,使之被动获得适应性免疫应答,以治疗或紧急预防疾病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