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03241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摘要:概念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文章试图将该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指导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并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汉英翻译;教学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英汉互译能力是衡量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全国大学英语四

2、六级考试中,以补全句子形式出现的汉译英试题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而这仅占卷面总成绩的 5 个汉译英句子却成为众多考生的薄弱环节,甚至攸关整场考试的成败。学生之所以在翻译题目上失分,部分原因是由于此题被安排在整套试题的最后,学生对考试时间统筹不合理,导致没有时间去作答;此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即使勉强作答,多数学生的“汉语式英语”现象过于严重,译文很难得到高分。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汉译英水平成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指导翻译实践,并 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中国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

3、。一、语法隐喻概述1985 年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 halliday 在其著作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概念,这一提法超越了传统的词汇隐喻研究。具体来讲, “语法隐喻”不是单纯地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这两种语法结构分别展现了同一概念含义的不同表述方式,即一致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 。随后,halliday 又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并强调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名词化把小句变成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原本表示过程的动词和表示属性的形容词具有了名词特征。在一致式

4、概念表述里,按照我们的传统表述经验,动词表示动作、过程,名词表示行为参与者,形容词表示特征性质等。这种方式贴近我们的直觉感应,多用于日常英语表达。而在隐喻式表述概念中,人们通常根据语言的实际应用需要,变化原有的语法关系,即动词、形容词常被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等。这种用名词表示动作,或用动词表示某些概念的表述方式,在功能语法中被称为语法隐喻。通过大量的语料比较分析可知:在日常英语里,人们通常较多使用一致式的感性表达方式;而在书面英 语或比较正式的文体中,隐喻式表达的使用则更多,这种经过名词化所产生的大量语言表达具有简练、凝重之特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语表达的客观效果。例如,要用英语表达“这

5、几年西欧的经济和工业不景气。 ”这一意义,可以说:(1)an economic industrial depression took place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last few years.(2)the last few years have witnessed an economic industrial depression in western europe.比较可得:(1)句表达是事物状态描述的常用手段,语义鲜明直接,措辞力度与事物状况性质较为一致,因此是“一致式”表述。然而(2)句表达与事物状态描述的常用手段差异较大,是与人类直觉感性表达不一致的理

6、性思维体现,常用于英文书面文体,因此是“隐喻式”表述。已有研究统计:无论是英语语篇还是汉语语篇,书面文体的隐喻程度高于口语文体,科技文体的隐喻程度高于其他文体。同时,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程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英语语篇的隐喻程度明显高于汉语语篇。因此,当我们处理汉英互译时,就要有意识地运用语法隐喻手段将汉语语篇进行英译,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才更加地道,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习惯。二、翻译教学实证研究1.研究目的及意义 笔者拟通过对受试对象的课堂翻译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试图证明语法隐喻的掌握程度与汉英翻译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旨在提出将语法隐喻理论引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对

7、语言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实现提高汉英翻译水平的目的。2.研究设计及受试对象笔者选取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一课时(45 分钟)的翻译笔答测试,要求学生独立作答完成一张包含 15 个汉语句子的汉译英翻译试卷。受试对象为佳木斯大学 2009 级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 30 人,其中男生 14 人,女生 16 人,英语均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受试对象之前均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概念语法隐喻的知识培训,只是在开始测试前教师给予适当鼓励,希望受试基于个人理解尽可能翻译出纯正、地道的英语句子。选择这样的测试对象是因为: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已具备一定水平的英文表达和汉英互译能力,使得测试结果更能客

8、观说明语法隐喻掌握程度与汉英翻译水平之间的关联性。3.研究数据与问题分析测试过程中,笔者共发放测试试卷 30 份。测试结束后,收回有效试卷 30 份。通过对其进行归纳并综合分析,笔者发现,除拼写、时态及语态等基本语病外,大部分学生所译的英语句子蕴含汉语思维色彩过浓,语言表达与英语思维习惯不符,是典型的“汉语 式英语” ,有待于进一步修改。我们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例 1:只要稍稍恭维他几句,他就会得意忘形。学生翻译:so long as others complit him very little,he will be overjoyed.表面看来,该句语法结构并无错误,但经

9、过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此译文完全采用直白的汉语思维表达,而基于英语语言本身进行分析,此种翻译句式结构松散,语言欠缺流畅。在不改变句义的前提下,我们可通过语法隐喻的翻译手段进行如下修改:教师改译:a very little compliment will make him overjoyed.分析:改译的句子中,名词化现象发生在谓语动词的转化上。具体表现为:原来学生所译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complit”转化为新句中的名词“complitment”作主语,并增加了动词“make”来充当谓语动词。这样一来,原来含有两个主谓结构的复合句,经过名词化处理后,变成了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简单句,使得整个翻译表

10、达结构紧凑、语言精练。同时,抽象名词替代了原来的人称名词做主语,增强了句子语体的正式度。例 2:游中国当然必是长城。学生翻译:a tourist must go to the great wall if he visit china. 学生采用直译法翻译该句,产生了和上组例句同样的翻译效果。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句汉语明显带有旅游指南的语体色彩,属导游手册内容之类的宣传词,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其特有的客观表达方式。然而,学生所译句子包含了一个小句、两个主语和两个动词,结构较为复杂,不符合旅游广告用语的语体色彩。如若采用语法隐喻手段,把动词进行名词化处理,在表达上稍作调整,翻译效果会大有不同。教师

11、改译:a must for all tourists to china is 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分析:修改后,原来的动作过程(must go to)通过语法隐喻变成了实体主语(must) ,原来的连接词(if)取消使复合句变为简单句,由此行文结构简明,逻辑性强,语言紧凑凝练。例 3:那一年里,广播报道提及烟草和烟草工业 413 次。学生翻译:the broadcast news had refered tobacco and smoking 413 times during that year.该句中“提及”是谓语动词,但经过分析,中文里“提及”的主语是“广播

12、报道” ,但在英文里我们会质疑,因为“提及”的逻辑主语并不是“广播报道” , “广播报道”自身根本无法做出这样的行为,所以汉译英时,适当隐藏汉语主语,更加符合英语的思维与表达习惯,使得所译句子严谨客观。将动词进行名词化处理是一种较妥善的翻译方式。 教师改译:tobacco and smoking were the subjects to 413 broadcast news stories during the year.例 4:中日两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学生翻译:china and japan develop the peaceful and friendly rel

13、ation,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two peoples long-termed interests.本句汉语的主语是“中日两国” ,于是学生便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直接把各个成分逐一对应译成英文,虽然结构对等,但所译句子读起来体现了典型的“汉语式英语” 。此处如果借助适当的语法隐喻手段,把原来的动词“(发展 develop)通过名词化过程变为对应名词(development) ,就可使译文更具英语语感,而且还可与原汉语句子阐释内容的语言正式程度相符,因为本句内容富有政治色彩。教师改译: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 of peace and f

14、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in accord with the long-term of interests of the two peoples.4.研究结论通过上述改译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教师能够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引入汉英翻译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翻译思维中英语名词化的使用意识,学生就会在处理具体汉译英问题时,自觉活用名词化语法隐喻这一翻译手段,以便翻译出更为流畅和地 道的英语译文,达到减少甚至避免“汉语式英语”出现的效果。5.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上述测试研究使我们切实认识到:当前大部分学生对英汉语言中隐喻性语言的理解程度不足,日常翻译中较多使用一般性陈述语言,以致多数情况下翻译不出地道的英语。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翻译质量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外语课堂环境下,帮助并培养学生发展较强的外语隐喻能力,教师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并了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