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1156742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共20题,共0分)1.为了提高汽油产量,在石油提炼过程中常采用的化学方法是( ) A. 常压分馏B. 催化裂化C. 减压分馏D. 高压分馏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 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B. 降低汽油成本C. 避免铅污染大气D. 铅资源短缺3.某混合气体通过溴水(使其褪色),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使其黑色变红色),再通过无水CuSO4白色粉末(使其变蓝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由清变浑再变清),最后剩余气体在空气中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这混合气体是( )A. 水煤气B.

2、焦炉煤气C. 石油液化气D. 高炉煤气(含CO、CO2和N2等)4.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甲烷)爆炸事故,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 通风并严禁烟火B. 进矿井前先用明火检查是否有甲烷C. 戴防毒面具D. 用大量水吸收甲烷5.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 )A. 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 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C. 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D. 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6.已知将煤进行干馏,可以得到粗苯等物质,将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用分液漏斗分出上层液体放置于一试管中,若向其中加入一种试剂,可发生反应并产生白雾,这种试剂是( )A. 浓H2SO4B

3、. HNO3C. 锌粉D. 铁粉7.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可依次将其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 澄清石灰水,浓H2SO4B. 溴水,浓H2SO4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H2SO4D. 浓H2S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8.对石油工业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油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常压分馏得到汽油B. 催化裂化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质量C.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汽油产量D. 石油的减压分馏的生产目的是获得轻质油9.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几百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

4、 温室效应和酸雨B. 赤潮C. 白色污染D. 破坏臭氧层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炭化B. 裂化C. 分馏D. 干馏11.为了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烧效率的是( )A. 煤的气化与液化B. 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C. 通入大量的空气D. 将煤粉碎12.在下列各种石油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属于裂化过程的是( )A. 分离汽油和煤油B. 将重油分离为润滑油等C. 十六烷变为辛烷和辛烯D. 将直链烃变为芳香烃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 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

5、氧化合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 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D. 以煤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甲醇,但不可以加工成高级汽油1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的是( )A. 直馏汽油B. 己烯C. 苯D. 己烷15.“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经研究测定:每立方米“可燃冰”释放200m3的甲烷气体,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将成为新能源B. “可燃冰”使用方便,清洁卫生C. “可燃冰”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D. 在海底和冻土层可能存在“可燃冰”16.煤的气化所得气体可用于城市家用燃气。下列选项中的气体均属于家用燃气有效成分的是( )A. CO H2 N

6、2B. CO CH4 H2C. CO CH4 CO2D. CH4 H2 O217.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 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从合成气出发生产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 B. C. D. 18.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 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 注意节约用电C. 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 大量使用薪柴为燃

7、料19.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列叙述:天然气与煤、石油相比是较洁净的能源;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甲烷可用于制造合成氨的原料气;用甲烷可生成CCl4;甲烷易完全燃烧,故燃烧甲烷时不必保持空气流畅。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 )。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聚合反应D. 催化裂化反应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0分)21.目前上海大部分

8、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浦东新区居民开始使用东海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2COO2 2CO2 2H2O2 2H2O CH42O2 CO22H2O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1,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果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2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3。 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下表:乙烷丙烷丁烷熔点/183.3189.7138.4沸点/88.642.10.5试

9、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严寒季节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4。22.下图为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各仪器的名称:a1;b:2;c:3;d:4。(2)装置c的作用是1,d中的液体有2和3。其中的无机物里溶有4,可用5检验出来;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6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在170230时可得到7,加热到230以上可以得到8。(3)e处点燃的气体主要是1,火焰的颜色是2色。23.“汽车尾气污染”已备受世人关注。汽车内燃机中,汽油汽化后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进入汽缸,被引擎用电火花点燃。燃烧使汽缸内温度迅速升高,气体体积急剧膨胀,由此产生的压力推

10、动活塞运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尾气排出,造成大气污染。为简化讨论,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的成分,并设空气中O2占1/5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1)设辛烷气与空气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a,要使辛烷完全燃烧,a的最小值为(用小数表示,设此最小值为a)1。(2)若辛烷气与空气的体积比大于a则尾气所含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中相对含量会增多的是(写分子式)1。(3)若辛烷气与空气的体积比小于a,则尾气所含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中相对含量会增多的是(写分子式)1,产生这种气体的反应方程式是2。 24.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1、1)操作的名称为1。(2)取代反应的范畴很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1(填序号)。(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3。(4)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然而,这种材料造成当今世界的某一环境问题是1。25.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是:CH2O(g) COH2,CO和H2的混合气体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研究由CO、H2合成有机物的化学称为一碳化学。下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图:其中,D易溶于水,且与CH3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F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D中的3倍,H经催化氧化可得到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1,H:2,指出A和H的关系3。(2)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B.C.D.(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EF:1。D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