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51153705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MIS开发方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MIS系统开发方法,第一节、结构化开发方法 第二节、原型法 第三节、面向对象方法,本 章 要 点,熟悉下列三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方法要点及优缺点 结构化开发方法 原型法 面向对象法,第一节、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70年代),产生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崛起的新领域,当时的系统开发就像在做手工艺品,开发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编出各种各样的程序。同样一个业务,有人用50条指令,有人只用十几条指令完成。程序难写、难懂,更难以维护。因此,在发展初期,其开发方法呈现较为混乱的状态。 早期的自发、独立、因人而异的开发方法和程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无法满足较大规模

2、MIS系统开发要求(长时间、多人分工合作)。 70年代,人们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P25)拓展到整个MIS系统开发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人们开始强调初期阶段的重要性。差错产生得越早,后面为纠正差错所花的成本越高。反过来说,如果纠正差错越早,则成本越低。,一、基本思想(26) 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一个多层次的、模块化的结构; 指把一个系统先分解成几个模块,再把模块分解成更小的子模块,见下页图: 使每一个模块尽可能独立; 用直观的工具来表达系统的结构。,用户参与 自顶向下为主,自底向上为辅 严格划分工作阶段,明确各阶段的任务 为未来系统的扩展预留空间 成果文档化

3、,二、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重点) 1、分为哪五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3、 每个阶段需编写什么文档?(28),三、阶段划分及其内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三、阶段划分及其内容,每一阶段的任务,每一阶段要编制的文档(详见P2830),4、名词解释:系统的生命周期(P30),MIS生命周期模型,四、结构化方法的优缺点优点 强调开发过程的整体性;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缺点 开发周期长,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要求在系统开发初期就掌握用户需求,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第二节、原型法(80年代),一、产生背景:结构化方法的缺点是开发周期长,系统开发初期难以确定用户需求

4、。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原型法针对这些缺点而出现。 二、基本思想(31):开发人员凭借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通过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构造出一个系统原型,用户先运行这个原型系统,熟悉它、使用它,受到启发和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更精确、具体的需求,然后开发人员反复修改原型直至用户满意。,原型法和结构化法是完全不同思路的两种方法: 结构化法试图在动手开发前,完全弄清用户需求,然后经过分析、设计、编程和实施,从而一次全面的完成目标。 而原型法则相反,在未定义好全局前,先抓住局部设计实现,然后不断修改,达到全面满足要求。,三、原型法的开发步骤,四、原型法优缺点,优点P35:,符合

5、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便于和用户的交流 用户能尽早接触系统,提高了用户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并利于系统的移交、运行与维护,不适合大型系统或者复杂系统的开发,局限:,第三节、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90年代),一、产生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的语言(如C+)开始实际应用,从而推动了面向对象力法的开发方法的发展。 二、基本思想(37):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三、面向对象法的要点(38): 客观世界是由对象组成的。 把所有对象都划分成类,每一类的实例叫对象。 世界就是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联系。,现实世界 需求分析,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对象 对象由一组属性和一组操作组成。,学生对象,属性: 姓名 年龄 ,操作: 注册() 选课()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点,符合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支持软件复用,可维护性好,本章重点,MIS的开发方法:掌握下面3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方法要点及优缺点。 结构化方法 原型法 面向对象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