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休闲街的历史演变与空间分布特征【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休闲街的历史演变与空间分布特征【文献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杭州休闲街的历史演变与空间分布特征(一)国外研究概述就目前来说,休闲街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国外对休闲街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还不是很多。但是对休闲街与城市旅游、经济的关系有比较广泛的关注,同时也有不少关于街道规划、建设的研究论述。Stephen W. Litvin以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的历史街区改造为例,针对城市旧区改造与旅游开发等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其他旅游城市旧街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Astrid D.A.M. Kemperman等从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分析,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可以使购物街对游客具有更高的吸引力。来自香港大学的Wendy Y
2、. Chen和C.Y. Jim在一篇论文中用科学的方法对珠海的城市绿化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评估,并分析了其中的休闲价值,为中国发展城市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休闲街建设和发展的课题研究还处于发展之中,虽然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探讨,但各领域专家、学者从一定角度给予关注,从多个方面探索相关信息,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1关于休闲街的理论研究。黄小春(2006,17)认为,主题街区是具有特定的主体及核心吸引物, 满足城市居民及旅游者的特定需求的一定的城市区域空间,并提出创建主题街区要把握几个方面:明确主要功能、研究市场定位、深化主题设计、开发主题产品、培育主题文化以及开展
3、主题营销。张俊芳(1995,02)指出,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系统通常由步行购物中心区、步行通道、广场、公园、艺术画廊、步行区等几个部分组成。张歆梅(2007,09)提出了城市主题街区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出了支撑、实现城市主题街区的五大要素,即文化核心、业态分布、产品类型、城市设计和消费者类型。甄明霞(2001,01)提出现代步行街区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步行街区仅仅为了吸引顾客,改善了交通环境 ,疏通了人流 ,使步行街商店的营业额大大地提高 ,为复兴中心区的商业 ,防止中心区衰落作出了贡献;第二代步行街区在第一代步行街的基础上 ,增加了许多的装饰 ,如绿地 、彩色的路面 、街头雕
4、塑 、座椅等 ,这些增加了步行街亲切宜人的氛围 ,体现了对步行者的关怀;第三代步行街区在形态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加强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性 ,成为城市的社会活动中心。董观志、徐斌(2006,11)从主题街区的基本内涵出发, 提出了主题街区定位的战略维度,阐述了主题街区在未来的发展存在泛化核心功能、加强资源整合、转换商业模式、改进收益能力、扩张开发规模、彰显地域色彩、营造景观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更新经营理念和实现知识管理等战略趋势。宋长海(2007年)以休闲街的主要业态构成作为划分标准,将休闲街划分为商业休闲街、文化休闲街和消遣娱乐休闲街三个类型。他从休闲街应有的主要特征和关键要素两个方面分析国外几条
5、著名休闲街发展,提出促进我国城市休闲街健康发展应遵循追求空间布局合理化、突出功能定位主题化、谋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实现整体运作市场化这几个基本原则。同时,他又以上海休闲街的成功发展为例,分析休闲街主题成功演绎的启示,主要有:休闲街建设应紧扣城市发展、主题是休闲街的灵魂、动态调整是休闲街生命力旺盛的源泉。2、对杭州休闲街发展的研究。陆诤岚(2007,02)提出,杭州市今后在特色街区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首先, 建设城市主商业街, 如延安路、解放路等, 形成城市重要商业中心; 其次, 围绕商业中心发展主题型特色街区, 如发展武林商圈中的百井坊巷特色街等; 第三, 在交通便利, 有一定经济环境的区域发展
6、市场型特色街。项园园(2008,02)分析了杭州特色街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杭城特色街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徐辉(2010,07)通过对杭州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尤其是城市特色街区中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阐述了如何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底蕴的市场价值,浓缩文化元素,提出了城市特色街区在旅游文化开发中的可行模式。通过摸清旅游资源家底、把准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文化脉络、确定街区的主题文化、掌握客源市场特征、预测未来可能的市场,指出杭州特色街区旅游文化开发有政府引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社区介入型开发模式和“旅游文化+体验”三个模式。韩云旦(2006年)在综合研究和理论分析城市系统构建要素的基础上,具体
7、分析了杭州市中心商业区步行系统、运河休闲步行系统、居住区步行系统的现状和构建要素,并最终提出杭州市步行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范殷雷(2007年)通过对杭州沿西湖北山路、湖滨路和南山路三条滨水街区营造特色的手法异同做的总结,为今后中国城市发展中,滨水街区的改造中如何保护和强化街区特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国内外对休闲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也有很多针对完善休闲街的发展所提的建议总结了各种建设模式和经验教训。但在目前对休闲街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研究不够系统化,需要对多个个案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系统模式,以便于更有效地指导个案的发展。另外,在选取研究对象和界
8、定研究内容时,不能只一味地考虑休闲街的规划设计,而忽略了这些街道的后期经营管理,这样才有利于休闲街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参考文献1.黄小春.略论旅游主题街区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2.张俊芳.北美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的发展与规划J. 国外城市规划,1995,02.3.张歆梅.城市主题街区概念及构成要素J.城市问题,2007,09.4.甄明霞.步行街:欧美如何做J. 城市问题,2001,01.5.董观志,徐斌. 主题街区发展的战略性趋势J. 特区经济,2006,11.6.陆诤岚对城市特色街区发展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江苏商论,2007,02.7.项园园.试论杭州特色街区的开
9、发J. 消费导刊,2008,028.徐辉.城市特色街区中的旅游文化开发以杭州中山路为例J.经济论坛,2010,07.9.韩云旦.杭州城市步行系统构建研究D. 浙江大学, 2006.10.范殷雷. 杭州沿西湖滨水街区不同模式特色营造研究D. 浙江大学,2007.11.宋长海. 上海休闲街空间布局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7.12.宋长海. 国外休闲街和谐发展对我国城市的启迪J. 中国旅游报,2007,13.13.宋长海. 休闲街的主题演绎及动力因素J. 中国旅游报,2008,10.14.Stephen W. Litvin. Streetscape improvements in an his
10、toric tourist city a second visit to King Street,Charleston,South CarolinaJ. Tourism Management,2005,26:421-429.15.Astrid D.A.M. Kemperman, Aloys W.J. Borgers, Harry J.P. Timmermans. Tourist shopping behavior in a historic downtown areaJ. Tourism Management 30(2009)208218.16.Wendy Y. Chen,C.Y. Jim. Costbenet analysis of the leisure value of urban greening in the new Chinese city of Zhuhai J. Cities 25 (2008) 298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