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50024311 上传时间:2020-11-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分值: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21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崔巍 (w i)作 践(zu )沮 丧(j )哀悼 (d o) B、砭 骨(bi n)羸 弱(l i)弥 补(n )不朽 (xi ) C、阴霾 (m i)匍匐 (f )告罄 (q ng)战栗 (l ) D、无垠 (y n)毋 宁(w )俄勒冈 (g ng)拽 (zhu i)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姗姗来迟不可思意养精蓄锐刚毅不屈 B、语无伦次踉踉跄跄海市蜃楼锲而不舍 C、郑重其是不毛之地斩

2、钉接铁迫不及待 D、知足安命聊以自慰议口同声齐心协力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1) 、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2) 、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 、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维护显现B、检测维护显见 C 、检测维持显现D 、监测维持显见 4、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使文意顺畅。(3 分) 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 和女人,我们又一次认识到,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我们

3、的美国是在 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 人建立起来的。 正确顺序:(只填序号) 5、下列句中带点的词,联系语境解释不正确的是() 。 (2 分) A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毋宁:不如。 B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 荒原。羸弱:瘦弱。 C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考虑到将 来的日子。虞:准备。 D至于那条狗,它是在我第一次搬东西上岸的第二天自动跳下船来,泅到船上来找我的,后来 做了我多年的忠仆。泅:游泳。 6、下

4、列语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 A. 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7、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的形成。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 (2 分)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剧。清乾隆五十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壶、春台、和 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他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 使徽剧与这些剧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

5、期民国 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剧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我的理解: 8、结合语境,回答问题。(4 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 “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啦?”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 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_ 。 如果你是这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_ 。 9、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A、首句紧扣诗题,点明地点。 “千寻”二字极言其高,其意为在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的高塔。 B、第二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峰上的“千寻塔

6、”之高。其意为听说千寻塔上的可以见旭日冉 冉升起。 C、第三、四两句可以第一、二句的铺垫为基础,引出全诗主旨,是前两句内容的升华。 D、末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意为观赏景物站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 住视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二:阅读理解( 49 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27 题 ( 一)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 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 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 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

7、,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 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 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 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 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 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 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 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

8、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 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 月 18 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 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 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 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 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 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

9、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 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 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 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 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 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10、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 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这一日记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

10、(3 分) 答: 11、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这句 话表现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怎样的品质和风度?(3 分) 答: 12、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斯科特这句关于极 点的“全部描写”表现了他的怎样的心情?(3 分) 答: 13、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画横线文字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句中的“堡垒”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3 分) 答: 14、 “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 分) 答: (二)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11、,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问其 故 。 () 我以日始出时去 人 近。() 及其日中如探 汤( ) 孔子不能决 也() 16. 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 见 两小儿辩日B.问其 故 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不能指其 一端乎 C. 而 日中时远也D.孰为汝多知 乎 未至,道渴而 死

12、。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17. 选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错误的一项。()(2 分) A.我/ 以日始出 / 时去人近B.及日中 / 如盘盂 C.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D.孰为/汝多知乎 1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 _?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 _ ? 19. 填空:( 3 分) 本文主要通过 _ 来表现人物性格,展开情节。 两小儿的辩斗对你的启发是_ 。 20. 你如何看待孔子的“不能决”?(3 分) _ _ (三) 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

13、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 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 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 过我“它每生长 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有几千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 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望已久的企鹅,尽管 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 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 手指,一

14、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 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走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 的外国老头儿,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 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 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方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短缺,因为它 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只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 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

15、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 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 织袋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 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 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簌,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 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 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 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21、文段是围绕哪句话写作的?(2 分) 22、第二自然段突出了南极苔藓的什么特点?(2 分) 23、第三自然段突出了南极企鹅的什么特点?(2 分) 24、第四自然段中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