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82096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演示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社会生活链接,速效提能训练,考点内容解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内容解读,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分配方式,图示:,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公有制,劳动

2、,个人消费品,2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1)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2)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3)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4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和,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

3、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2)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5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体现:第一,就全国的劳动者而言,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占多数;第二,就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而言,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劳动,根本否定,剥削,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分配和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独立从事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受国家保护。,劳动成果,按生产要素,生产资

4、料,生产经营,劳动者,合法收入,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按参与分配的制度。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生产要素,贡献,合理性,合法性,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深化拓展 1比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 (1)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

5、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等。 (2)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 (3)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4)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5)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6)按信息要素分配,是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3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2010年高考安徽卷)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

6、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11000元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有李某的工资、奖金,为36000800044000(元)。题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包括个人专利转让所得、房租收入,为5000600011000(元)。故答案为D。 【答案】D 【点拨】做对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各种分配方式的特点、表现形式。,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

7、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社会公平,相对平等,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 4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分配原则,社会和谐,制度保证,(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重、劳动报酬在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

8、展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合理,初次分配,(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实现公平分配。,合法收入,过高收入,两极分化,深化拓展,1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

9、)相对平等不是绝对平等。它允许差别存在,否认差别的绝对平等会陷入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3)平均主义抹杀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别,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劳动者的创造性。所以,公平与平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保证满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保证满足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的需要,保证满足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保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10、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特别提醒】目前,经济学家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它是指在慈善公益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富人出于自愿,在习惯和道德的影响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使其财产被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穷人手中,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由于第三次分配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捐赠,它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经济的,而且还有社会与政治的,因而发挥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替代的作用。,(2010年高考江苏卷)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11、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 B C D,【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最低工资标准”的内涵。“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为保护广大职工利益而给企业设定的员工工资底线。企业职工工资的分配属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范畴;政府设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而不是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故与题意不符;正确且切题,故选C 。 【答案】C 【点拨】掌握丰富、准确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这里要理清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知识内容。,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

12、源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产出,有效利用,(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不重视效率则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物质前提,保证,3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途径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又要提倡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

13、和先富帮后富。,再分配,平均主义,分配政策,奉献,回报社会,深化拓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然后,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和其他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也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既要正确看待收入差距问题,反对两极分化;又要正确认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仅不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而是整个社

14、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反对平均主义。,(4)在由“先富”到“共富”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确存在相当程度的贫富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对此,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一方面,适当的、合理范围内的收入差距与共同富裕的目标并不矛盾;另一方面,国家必须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采取相应措施,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势头,以实现社会公平。,(2010年高考山东卷)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

15、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解析】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故A不选;我国的工作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故不选C;D注重的是效率问题,与题意不符,故不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谐,B正确切题,故选B。 【答案】B 【点拨】“社会公平”是近几年高考考查比较频繁的知识点,要注意系统掌握相关知识。,本课知识归纳,社会生活链接,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背景材料】 (链接生活实例!) 材料1:中国贫富差距已超过合理界限,2010年9月19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75,2009年的这一数字已经到了0.5。在国际上,一般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3是平均主义分配,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