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9761600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巡逻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项目位于万州经开区高峰园区鹿山片区,一期实施面积约107公顷。高峰园区为万州经开区核心园,城市南部副中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9.2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1万人,主要用地构成:工业用地13.48平方公里,居住和商业混合用地4.72平方公里,其他用地11.06平方公里。鹿山片区主要为工业用地和部分配套设施及绿化用地。综保区范围内鹿山大道、鹿山一路、鹿山二路、鹿山南路、场平均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局部路段根据综保区的特殊需求进行了变更。目前鹿山大道和一期范围内场平正在施工。本次市政设计部分为1号、2号、3号

2、巡逻道。1.2 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万州区综合保税区内部巡逻道共计3条道路,分别为1号巡逻道、2号巡逻道、3号巡逻道,道路总长约1499.077m。1号巡逻道起点与鹿山二路相交,由北向南延伸,经拟建保税区仓库,终点接鹿山二路。2号巡逻道起点接鹿山一路,由南向北延伸,终点接鹿山南路。3号巡逻道起点接鹿山南路,与鹿山大道平行设置,终点止于鹿山大道行政卡口处。三条巡逻道均只具有巡逻和消防的功能,不参与保税区内货运运输。道路建设规模一览表如下所示: 工程等级及规模道路名称等级设计速度(km/h)长度(m)宽度(m)挖方(万m)填方(万m)1号巡逻道城市支路20599.0441010.54.82号巡逻道城市

3、支路20487.139100.513号巡逻道城市支路20412.894102.62合计-1499.077项目总体路网图1.3 设计过程简述(1)2018.8.6,万州,与业主方对接初步方案,形成如下会议纪要:主卡口位置按目前形成的两个方案进一步深化论证;主卡口及内卡口规模按照“五进五出”车道考虑,内卡口可采用简易卡口方式;查验区要做好交通流线的组织,查验仓库规模约3500平方米,远期预留H986设备的位置。办公楼及商业区规模近期暂按2万平方米办公加1万平方米商业考虑,远期可在外围地块预留发展空间;检疫处理区选址待定;主卡口外可适当考虑部分区外待车场。(2)2018.8.14,万州,与业主方对接

4、建筑方案和综保区场地竖向设计,原则确定,场地竖向最大纵坡仍按8%考虑,园区内相关道路原设计单位调整相关设计,满足综保区入口卡口对道路纵坡的需求。(3)2018.9.30,万州,方案通过评审,进行下一步深化设计。(4)2018.11.8,重庆,1#,2#巡逻道高边坡专项方案通过评审。(5)2018.11.16,万州,初步设计通过评审。1.4 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初设评审未提出市政方面的具体意见,本次施工图设计按照初设批复的方案进一步深化设计。2.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2)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峰园(高峰组团I-V、姜家组团I-II 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高峰组团II管理单元

5、(鹿山)【重庆市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12】3)万州经开区高峰生态工业园鹿山片区场平工程(南区)场平施工设计图(修)【重庆大有建筑设计院2018.8】4) 万州经开区高峰生态工业园鹿山二路道路工程(南段)施工图设计【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8.8】5) 万州经开区高峰生态工业园鹿山南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变更【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8.8】6)万州经开区高峰生态工业园鹿山一路道路工程(南段)【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8.4】7)万州经开区高峰生态工业园鹿山片区场平工程(南区)地质勘察报告【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2017.9】8)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项目

6、建筑总平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18.9】9)片区1:500地形图10)甲方提供:重庆市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峰生态工业园鹿山片区场平工程(南区)地形图(20180830)11) 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一期首开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 【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8.10】12)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1#及2#巡逻道)高边坡专项方案评审意见【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18.11】13)重庆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14)方案批复15)初设批复 16)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 2.2 主要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本项目

7、设计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所颁发实行的最新标准、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CJJ194-2013)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8、40-2004)1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1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MR601)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版3.工程地质条件3.1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湿度大,冬暖春早,夏季酷热,秋多绵雨。据万州区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099.8mm,年际变化8501450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降雨量80%以上,多年日最大平均降雨量126.6mm,最大日降

9、雨量266.7mm(2007年6月17日)。年平均气温1818.8左右:一月最冷,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盛夏八、九月均温30,最高气温达43.0(2006年8月28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81%,绝对湿度17.818.2mBP。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8.4m/s,以偏西北风为主。场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新设巡逻道现场均在进行场平施工。 其中,1号巡逻道起终点均位于已设计的鹿山二路,道路沿线主要为填方区域。 在道路南侧,形成高差约40m的高边坡。2号巡逻道起点位于已设计鹿山一路,终点止于已设计鹿山南路,主要为场平挖方区域。 在道路南侧,形成高差

10、约40m的高边坡。3号巡逻道起点位于已设计鹿山南路,终点止于已设计鹿山大道,主要为场平挖方区域。 3.2地形地貌庆万州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经开区高峰园鹿山片区,场地内有多条道路经过,汽车可直接进入拟建场地,地理位置较好。勘察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地势整体呈东高西低。勘察期拟建场地正在进行场平施工,拟建场多呈多级台地,台地平台位置地形起伏较小,地形坡角一般28,台地平台与平台之间地形坡度较陡,地形坡角一般3555。本次勘察范围内现状地面高程在389476m之间,相对高差87m。拟建场地地形地貌中等复杂。3.3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地表调查及勘探的揭露,场地地层发育有第四系人工

11、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ol+dl)粉质粘土(夹块碎石及孤石);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和砂质泥岩。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征自上而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素填土:杂色;稍湿;结构松散。由褐黄色砂岩、紫红色泥岩块石、碎石和粘性土等组成。块碎石分布不均,其粒径一般20300mm不等,最大可达2000mm,含量约占1535%;由场地场平施工初步碾压回填,未被污染。堆填时间0.001.00年。本层位于场地表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北西侧;厚度变化较大。根据钻探揭露层厚0.50(ZY27

12、9)32.90m(ZY418),层底高程368.56454.82m。(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褐色,黄褐色。可塑状。有粘性。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本层位于地表或素填土之下,场区内部分地段分布,厚度变化大。根据钻探揭露层厚0.30(ZY486)11.20m(ZY224),层底高程367.46460.07m。(3)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ol+dl)粉质粘土(夹块碎石):褐色,黄褐色。可塑状。有粘性。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杂大量砂岩孤石和砂泥岩块碎石,孤石一般直径一般10003000mm,最大可达

13、5000mm以上;块碎石粒径一般20200mm,最大可达500mm;硬质物含量约占1530%,分布不均。本层位于素填土之下,主要分布在场地北西侧原陡崖坡脚一带,厚度变化大。根据钻探揭露层厚0.70(ZY195)16.90m(ZY147),层底高程367.05424.28m。孤石:本场地局部地段存在较厚的孤石,主要表现为中等风化状泥岩、砂岩,局部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厚度变化较大,钻探揭露厚度约2.509.80m。主要分布于崩坡积粉质粘土内,呈透镜体构造。(4)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J2S-Sm):紫红色,暗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灰白色

14、、灰色砂质条带、团块或夹砂岩薄层;岩质较软。强风化带岩石结构已大部分破坏,敲打声沉闷,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或饼状。中等风化带敲打声清脆,岩心较完整,多呈柱状、短柱状,节长0.070.45m。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厚度较大,本次钻探未揭穿。(5)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J2S-Ss):灰褐色,灰色,灰白色。中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钙铁质胶结。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碎片等矿物组成,质硬。强风化带大部分结构和成分均已破坏,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或薄饼状,手可折断岩芯;中等风化带岩芯完整,敲打声清脆,局部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呈柱状、短柱状,节长0.100.60m。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厚

15、度较大,本次钻探未揭穿。3.4地质构造及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中的规定,万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范划分,拟建建筑属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建议按6度设防。初步分析场地类别为IIII场地。3.5水文地质条件在土层、岩石中赋存条件、岩性组合将场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全新统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和粉质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接受补给后,向下渗透及迳流的方式向场地北侧地势低洼处排泄。该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具较大的动态变化特征。本次勘察未见有此类地下水,因此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