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9760617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课程之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MBA,0-1、思考:国学与管理的关系是什么?,0-2、何谓国学?,国学者何? 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也。 1906年国粹派邓实国粹学报第19期,0-3、四库全书对当前国学的影响,四 库 全 书,0-4、先秦诸子的历史影响与现实价值,管子 725-645,0-5、诸子思想与人学之关联,人,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名家,纵 横家,兵家,阴 阳家,农医杂 ,0-8、结论:国学将带给我们“如何做人与做事”之启示!,做人,做事,本课程解决以下三问题: 1、国学思维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2、中国人思维特质

2、如何影响中国管理行为? 3、如何借助国学思维来优化西方管理思想?,目 录,A、标杆:西方人思维与行为特质 1、人如何认识世界万物的? 2、西方教育背后的理性思维及其哲学传统 3、科学常识与商业实践之“启示” 4、结论:这是西方人思维结构 5、理性思维的行为优劣势 B、国学:中国人思维与管理哲学 1、汉字的感性、形象思维与管理启示,2、古文的类比、整体及关系思维与管理启示 3、天人合一的适应性思维与管理启示 4、阴阳的辨证思维与管理启示 5、五行的思维模式与管理启示 6、中庸的思维模式与管理启示 7、结论:这是中国人思维结构 8、中西思维的辨证与融合 9、结论,(A) 标杆:西方人思维与行为特质

3、 了解西方人,是因更需要了解自己,1、人是如何认识世界万物的?,2-1、教育:从小学及初中的数理化看西方逻辑思维的训练自然科学,因为: a = bb = c 所以: a = c,1、核子专家; 2、粮食专家; 3、环保专家。,2-2、故事:究竟哪位专家应该下去?1)提问;2)举手统计;3)现场模拟。,2-3、解构:自以为是的背后是什么?,自,2-4、特别警示:两类知识之思维应用范畴,关于“物”的知识 自然科学领域,关于“人”的知识 人文社会领域,2-5、揭示:西方理性的逻辑思维背后的理性哲学传统,人主体,认知对象客体,EEC:西方理性哲学”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直线式的认知模式“。过去的166年间

4、,中国人学习西方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初步掌握理性思维方式(逻辑的抽象思维)。,3-1、物理:从物质结构来看西方的分析与结构性思维自然科学(置疑:迷信的谬论),物质 客体,人 主体,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认知,精品资料网,3-2、化学:从化学看西方结构思维自然科学(组织结构设计),3-3、生物:从“西医”来看西方的认知方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点(负面:器官医治),身体 客体,人 主体,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认知,4、请注意:这就是西方人的典型思维模式!,理性哲学 理性至上,5、天人相胜思维之行为优劣势(西方理性思维之行为特征),理性哲学 理性至上,行为优点: 1、自信心(正向的坚持己见); 2、主动性(必

5、然的征服倾向); 3、控制性(追求客体对己见的认同); 4、竞争性(人定胜天的丛林法则); 5、开拓性(坚持逻辑,拓展未知世界); 6、制定规则(在商业上喜欢制定规则); 7、领袖精神(创新性的坚持)。,行为缺点: 1、自负及自大(过分的自信); 2、自以为是(逻辑并非事实); 3、强迫性(咄咄逼人之行事风格); 4、钻死牛角尖(逻辑的极致认知); 5、人情味淡(理性的背面感性); 6、蔑视差异(强调同化); 7、个人及利己(无权威和自私),(B) 国学:中国人思维与管理哲学 优化与超越西方管理应用之道,我,1、汉字形象思维与感性思维之管理启示 中国的感性思维、形象思维与西方的理性思维、抽象思

6、维,我,me,思维 发现,如何管理 组织环境与氛围,EEC:组织环境与氛围如何管理?,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下,儒1,人治,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儒2,蓬生麻中, 白沙在泥, 曾子.制言上第六,儒3,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 与小人游

7、,贷乎如入鲍鱼之次, 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 。 曾子.疾病第九,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中庸.第二十二、二十三章,儒4,君者,民之源也;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 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第十二,儒5,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 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所染第三,墨,舜,禹,汤,武,许由 伯阳,皋陶 伯益,伊尹 仲虺,太公 周公,桀,纣,厉,幽,干辛 歧踵戎,崇侯 恶来,厉公长父 荣夷钟,傅公夷 蔡公谷,齐

8、桓公,晋 文公,楚 庄王,吴 阖闾,越 勾践,管仲/鲍叔牙,舅狐犯/高偃,孙叔敖/沈尹,伍员/文之仪,范蠡/大夫种,近朱者赤,,亲贤人,,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孔子. 孝经,EEC:染什么给组织注入什么国学因子?,礼治,曾子曰:孝有三: 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 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 曾子.大孝第四,忠诚,敬业,恰当感染、

9、感化,不当污染、异化,A、 B、 C、 D、,A、 B、 C、,1、事实:中国人更感性,比较感觉化与情绪化; 2、中国传统治世方略中,道德感化乃常态手段; 3、情商理论运用“情绪感染”而防止“情绪污染”; 4、组织文化管理,即“组织良性文化的环境感染”; 5、给组织文化环境注入有良性价值的国学内涵。 结论:,管理 启示,人要脸,,2、古文类比思维、整体认知与管理启示 中国的类比思维(超逻辑)与西方的逻辑思维,人过留名,,路遥知马力,,人要脸,树要皮,狗不以善吠为良, 庄子.徐无鬼,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故坚强者,死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老子,鸟之将死,其鸣

10、也哀, 论语.泰伯第八,君子周而不比, 论语.为政第二,不登高山, 不临深溪, 不闻先王之遗言, 荀子.劝学,廊庙之材, 粹白之裘, 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 慎子.知忠第四,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书云: 忠经.忠谏第十五,农夫之耨,去害苗者也; 尸子.恕第七,香饵之下,必有悬鱼; 黄石公三略.上略,思维 发现,人比人,比上不足,上同,下比,Or?,管理 思考,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 季康子患盗,问於孔子。孔子对曰 论语.颜渊第十二,儒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论语.子路第十三,一家仁,一国兴

11、仁; 其机如此。此谓: 大学.传第九,儒2,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 中庸. 第二十章,儒3,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 荀子.君道第十二,儒4,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 孝经.天子章第二,儒5,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 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毋蔽汝恶,毋异汝度,贤者将不汝助。 管子.牧民第一,杂1,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先己,杂2,

12、三寸之机运,而天下定; 一言正,而天下定; 申子.君臣第二,法,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故圣人云: 老子. 第五十七章,道,榜样,管理 问题,同化 管理,墨子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 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臭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墨子.尚同上第十一,墨1,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

13、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 墨子.尚同上第十一,墨2,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 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 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 墨子.尚同上第十一,墨3,今此何为人上而不能治其下,为人下而不能事其上, 则是上下相贼也,何故以然? 意独子墨子有此,而先王无此其有邪?则亦然也。 墨子.尚同下第十三,墨4,故有道之国, 君立,而贤者不尊。 此治国之道也。 邓析子.转辞篇第二,法1,一天下者, 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焉而不止, 尸子.贵言第二,法2,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 立国

14、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 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 慎子.威德第一,法3,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 尧之治也,盖明法审令而已。 任数,而不任说。 申子.佚文,法4,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今兼听杂学谬行,同异之辞,安得无乱乎? 韩非子.显学篇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韩非子.五蠹篇,法5,凡战:三军一人,胜! 1、 2、 3、 EEC: 司马法.严位第四,兵1,凡战之法: 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 一吹而行,再吹而聚。 吴子.应变第五,兵2,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寡? 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

15、挡,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 吴子.治兵第三,兵3,1、事实:中国人存在对比、类比、攀比等思维; 2、传统中国治世方略中,圣人、贤人之榜样; 3、诸子百家中的“以身作则及榜样”思想的价值; 4、现代组织存在标准管理与标杆管理(对标); 5、榜样、标准、标杆的目的在于“尚同”。 结论:,管理 启示,3-0、娃哈哈老板说了什么?,娃哈哈老板宗庆后:,背景: 1、1998年推出非常可乐,遭到全面质疑; 2、2004年对话节目被询问“成功因子”。,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

16、行天之罚。 尚书.甘誓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尚书.汤誓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俾暴虐于百姓,以奸究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尚书.牧誓,3-1、天人合一适应性思维、互动认知模式与管理启示 中国适应性的互动认知思维 PK 西方征服性的单向直线认知思维,儒1,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第十二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第十六,儒2,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第二十章.治国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