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651364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中的有害成分》(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生物化学,第二十六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食物中除营养成分和虽然不一定有营养作用,但能赋予食物以应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的成分外,还常含有一些无益有害的成分,称为嫌忌成分。 嫌忌成分或来源于食物原料本身,或来源于食品加工过程,或来源于微生物污染和环境污染等。 当食品中的有害成分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即可造成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全球工业化导致世界食品安全危机,1953年,日本水俣病 ,汞中毒,2万多人受害,55人死亡。 1955年,日本森永奶粉事件,砷中毒,1.2万婴儿中毒,120死亡。 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PCB中毒,1.5万人受害,124人死亡。 1972年,伊拉克农药中毒,汞

2、中毒,6530人受害,459人死亡。 1984年,印度博帕尔联合农药厂泄漏, 20万人受害,2500死亡。 1993年,美国大肠杆菌O157:H7中毒: 700余人中毒,20人死亡。 1996年,英国疯牛病,400万头牛宰杀,直接经济损失300亿美元 1997年,日本大肠杆菌O157:H7中毒:中毒人数1万人,死亡11人 1997年,香港及亚太地区,禽流感,6人死亡,130万只鸡宰杀。 1999年,比利时二恶英污染:宰杀1000万鸡,经济损失80亿美元 2002年,美国李斯特菌感染,2000人中毒,20人死亡,300万磅肉制品销毁 2003年,SARS席卷全球,直接经济损失以千亿人民币计。 2

3、004年,丙毒、GMO 2005年,苏丹红 、阪崎杆菌等。,我国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1988年,上海甲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30万市民染上肝炎。 1996年, 广东甲胺磷中毒事件,中毒80起,中毒人数达1874人。 1997年, 云南假酒中毒事件,192人中毒,157人致残,35人死亡。 1997年,云南思茅蘑菇中毒,共有255人中毒,死亡73人。 1998年, 山西假酒中毒事件, 200多人中毒,27人死亡 1999年,广东肇庆石蜡油中毒事件, 700人中毒。 2001年,广东河源市瘦肉精484人中毒。 2001年,吉林市学生豆奶中毒,中毒人数6000多名。 2002年,长春学生豆奶中毒,30

4、00多名学生食用变质。 2003年,辽宁海城学生豆奶中毒,3000多名中毒,3人死亡。 2003年,SARS席卷全国,直接经济损失以千亿人民币计。 2003年,广西玉林市“吊白块”粉丝中毒,中毒人数87人。 2004年,安徽劣质奶粉事件,100多名婴儿受害,10多名死亡中毒 2004年,广东信宜 “瘦肉精,530人中毒 2005年,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卡夫转基因饼干,雀巢碘超标奶粉,第一节 食品中的天然毒素,一、植物性和蕈类食品中的毒素,(一)有毒植物蛋白及氨基酸,1. 凝集素 在豆类及一些豆状种籽(如蓖麻)中含有一种能使红血球细胞凝集的蛋白质,称为植物红血球凝集素(简称凝集素)。 已知凝集素有

5、很多种类,其中大部分是糖蛋白,含糖类约410%。 特点:所有凝集素在湿热处理时均被破坏,在干热处理时则不被破坏。,大豆凝集素 菜豆属豆类的凝集素 蓖麻毒蛋白,2. 蛋白类酶抑制剂 蛋白类酶抑制剂在体外试验中能与有关酶类迅速结合并形成非常稳定的复合物,从而抑制相应酶类的作用。 特点:热处理可使之失活,胰蛋白酶抑制剂 淀粉酶抑制剂,3. 毒肽 真菌中,肝脏毒素。 鹅膏菌毒素 鬼笔毒素,4. 有毒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山黎豆毒素:神经毒素或骨骼致畸 -氰基丙氨酸:蚕豆中,神经毒素 刀豆氨酸:存在于豆科 L-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致蚕豆病(急性溶血性贫血),(二)毒苷,1. 氰苷类 水解产生

6、氰氢酸(HCN),HCN是呼吸电子传递链的强抑制剂。,苦杏仁苷:杏仁、桃、李等核仁中。 洋李苷:蔷薇科植物中。 荚豆苷:野豌豆属植物中。 蜀黍苷:高粱属植物中。 亚麻苦苷:菜豆、木薯等中。,图4-1 生氰糖苷产生氰氢酸的过程,2. 硫苷 存在于甘蓝、萝卜、芥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及葱、蒜等植物中,是这些蔬菜辛味的主要成分。 过量摄入抑制机体生长发育。,3. 皂苷类 广泛分布于植物界,溶于水搅动起泡。多数没有毒性,少数有剧毒(如茄苷)。 三萜烯类苷 螺固醇类苷 固醇生物碱类苷,(三)生物碱,生物碱一般是指存在于植物中的含氮碱性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都具有毒性。,1. 兴奋性生物碱 黄嘌呤衍生物咖

7、啡碱、茶碱和可可碱是食物中分布最广的兴奋性生物碱。 具有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常作为提神饮料。,2. 镇静及致幻性生物碱 古柯碱 毒蝇伞菌碱及蟾蜍碱 裸盖菇素及脱磷酸裸盖菇素,3. 毒性生物碱 双稠吡咯啶类生物碱 秋水仙碱 马鞍菌素,(四)棉酚,存在于棉花全株中的酚类色素 棉酚能使人体组织红肿出血、神经失常、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影响生育力。 湿热处理可除毒,但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降低,一般溶剂萃取分离。,(五)荞麦素和原荞麦素,有毒的致光敏酚类色素。 以糖甙的形式存在于荞麦花中。 经阳光照射后原荞麦素即转变为荞麦素。,(六)白果酚和白果酸,在白果(银杏)果实肉质外种皮、种仁及绿色的胚中含有有毒

8、的白果二酚、白果酚和白果酸等。 以白果二酚毒性较大。经皮肤接触或经口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中枢神经。,(七)植物抗毒素,植物在霉菌感染、紫外线、寒冷、重金属盐类处理及外伤等逆境下常产生一些应激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甘薯黑疤霉酮、豌豆素、菜豆素、芹菜黄毒素等,统称为植物抗毒素。,二、动物食品中的毒素,有毒的动物性食品几乎都属于水产品。 已知1000种以上的海洋生物是有毒的或能分泌毒液的,其中许多是可食用的或能进入食物链的。 鱼类毒素和贝类毒素。 主要为大分子蛋白质和小分子季胺类化合物。通常都是神经毒素。,石房蛤毒素:神经毒素,为低分子毒素中最毒的一种。抑制位于脑中的呼吸和心血管调节中枢,常由于呼吸衰竭

9、而引起死亡。,(一)贝类毒素,河豚鱼毒素:极耐高温,使神经麻痹而死亡。,(二)鱼类毒素,第二节 微生物毒素,一、霉菌毒素,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基质(食品)、水分、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通情况等。,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的污染以南方多雨地区为多见,目前已知的霉菌素素约有200余种,不同的霉菌其产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作用也不同,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细胞毒及性激素样作用。 与食品关系较为密切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岛青霉素、黄天精、桔青霉素、展青霉素、单端孢霉素类、玉米赤

10、霉烯酮、呕吐毒素、丁烯酸内酯等。,影响霉菌产毒的因素,温度: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产毒或产毒力减弱。一般来说,产毒温度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 基质:不同的霉菌菌种易在不同的食品中繁殖,即各种食品中出现的霉菌以一定的菌种为主。如玉米、花生以黄曲霉为主,小麦以镰刀菌为主,大米中以青霉为主。 湿度:相对湿度在80以下时,主要是干生性霉菌(灰绿曲霉、白曲霉等)繁殖;相对湿度在8090时,主要是中生性霉菌(多数曲霉、青霉等)繁殖;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主要为湿生性霉菌(毛霉)繁殖。 空气流通:大部分霉菌生长繁殖和产毒均需要氧气,少数霉菌(毛霉、庆绿曲霉)厌氧并可耐

11、受高浓度的CO2。,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卫生学意义,引起食品变质:食品霉菌污染程度及卫生质量评定:A.霉菌菌落总数 B.霉菌菌相构成。 霉菌毒素引起人畜中毒: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大多通过被霉菌污染的粮食,油料作物以及发酵食品等引起,而且霉菌毒素中毒往往表现为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1. 黄曲霉毒素 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少数几个菌株所产生的肝毒性代谢物。 粮食、花生、玉米中常见。 包括B、G两大类,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常见,毒性也最大 。,(一)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的结构,两个呋喃环和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作用有关。,

12、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的性质,AFT目前已分离鉴定出20余种异构体,其中最常见的包括B1、B2、G1、G2、M1、M2 。 紫外线下发不同颜色的荧光,蓝色荧光(Blue fluorescence)为B族,黄绿色荧光(yellow-Green fluorescence)为G族;M1和M2为B1、B2的羟化衍生物,主要存在于奶(milk)及奶制品、肉类(meat)中,故名M族。 呋喃环有双键者毒性强,具有致癌性; 溶于油、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乙醚、石油醚; 耐热,加热到280才裂解破坏; 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稳定,在pH值9-10的强碱性溶液中迅速分解。,黄曲霉毒素产生

13、的影响因素,培养基:花生、玉米等是黄曲霉的天然培养基。 温度和湿度:最适生长温度在37左右,产毒温度略低于最适生长温度,黄曲霉毒素产毒温度28-32,相对湿度85以上。 水分:产毒的适宜水分活度为0.8-0.9。 pH值:最适pH值为3 。,AFT污染食品的情况,黄曲霉毒素经常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大豆、稻谷、玉米、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急性毒性:剧毒物质,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慢性毒性:动物生长迟缓,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 三致作用:

14、致癌、致畸、致突变 。,预防措施,预防霉菌污染为根本措施:降低温度;降低粮食水分;通风干燥,控制环境湿度;减少氧气含量;减少粮粒损伤程度;培育抗霉新品种。 去毒措施:挑选霉粒;碾压水洗;油碱炼去毒;油吸附(白陶土或活性炭)去毒;紫外线照射去毒。 制定执行食品中最高容许量标准,2. 小柄曲霉毒素 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产生 分子结构与黄曲霉毒素类似 致肝癌毒素,其毒性较低。,3. 棕曲霉毒素 是棕曲霉的毒性代谢物,有A,B,C三种同系物,以棕曲霉毒素A毒性最大。 能致肝、肾损伤和肠炎。 存在于玉米、小麦、花生、大豆、大米等粮食中。,黄变米毒素 环氯素 岛青霉毒素,(二)青霉毒素,1. 岛青霉毒素,

15、国外报道的“黄变米”主要来自青霉属,最常分离的霉菌有黄绿青霉、岛青霉和桔青霉等。“黄变米”是由于稻谷收割后,贮存中含水份过高,被霉菌污染后发生霉变所致,因为霉变呈黄色,故称“黄变米”。,2. 桔青霉毒素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和脊髓运动细胞具有抑制作用。,3. 黄绿青霉毒素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见于镰刀菌污染的粮食和饲料。 毒素比较稳定,耐热、耐酸、耐干燥,因此污染后的谷类和饲料不能再利用。,(三)镰刀菌毒素,1. 顶孢霉毒素(单端孢霉毒素) 性质稳定,用一般烹调方法不易被破坏。 2. 玉米赤霉烯酮 有雌激素的作用,能使子宫肥大、抑制卵巢正常功能,使之萎缩,因而造成流产,不孕。 3. 丁

16、烯酸内酯 存在于多种镰刀菌中,属血液毒素,能使动物皮肤发炎、坏死。 4. 串珠镰刀菌毒素,甘薯被黑斑病菌及腐皮镰孢等霉菌侵染后产生应激反应而产生一些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 主要有薯萜酮、薯萜酮醇、4-薯醇及薯素。前两种为肝毒素,后两种为肺水肿因子。,(四)霉变甘薯毒素,二、细菌毒素,(一)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性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常聚集于土壤中。 已知有七种血清型的产毒肉毒杆菌,以A、B、E与人类肉毒杆菌中毒有关。 芽孢耐热,肉毒杆菌毒素对热不稳定。 抑制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的释放,肌肉运动受障,呼吸器麻痹而窒息死亡。,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和动物的皮肤以及表皮的细菌,只有少数亚型能产生肠毒素,均为成分相似的蛋白质。 嗜温,最低生长温度为10,耐盐,在含水量极少的食品(水分活度为0.86,盐度为18%)上可生长,产生外毒素肠毒素,引起急性肠胃炎。据免疫特性的不同,可分为A、B、C、D、E等类型。 肠毒素对蛋白酶和热具极强的抗性。100 C 、30 min 仍保持部分毒性,巴氏消毒和一般家庭烹调温度不能破坏这类毒素。,(二)葡萄球菌肠毒素,沙门氏菌不产生外毒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