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41729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改PPT参考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市场竞争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我国的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了解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我国有关市场竞争的法律规定。,第一节广告法律制度,一、广告法律制度概述 广告: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商品、服务或者传播其他信息的一种宣传方式。 以广告传播目的的不同而将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非商业广告主要是指公共服务性广告,包括公益广告、文化广告、社会服务广告、政府机关通告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 商业广告则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为推销自己经营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提高自己的商业信誉所做的广告。人们通常所说的广告,主要是指商业广告。 对广告管理

2、的立法: 广告管理暂行条例(1982) 广告管理条例(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1994) 我国广告法所规范的广告,仅以商业广告为限。,二、广告准则 (一)广告的基本准则 我国广告法第3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该条确定了广告的三条基本准则,即真实、合法和文明。 1. 广告应当真实 广告应当真实主要是指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其对商品、服务或企业形象的介绍必须客观、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广告法第4条)。 2. 广告应当合法 广告主必须具有合法资格。 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广告法及国家其他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的

3、要求。 3. 广告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必须积极、健康,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二)广告内容的一般准则及禁止情形 广告中不得有下列情形: 1. 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 2. 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3. 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4. 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6. 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 7. 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8. 妨碍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 9.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4、。,(三)关于对未成年人、残疾人权益的特别保护 1. 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2. 广告不得损害残疾人的身心健康 (四)关于禁止不正当竞争的规定 不正当竞争损害其的表现:利用广告、特别是以比较广告(包括直接比较广告和间接比较广告)来毁损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或者服务的声誉。 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五)广告内容与明示担保 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广告中表明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附带赠送礼品的,应当标明赠送的品种和数量。,(六)广告内

5、容中有关证据的使用 我国广告法规定: 1.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 2. 广告中涉及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应当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做广告。,(七)广告识别性的法律规定 广告的可识别性是指广告在其使用语言、文字、画面、图像等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上能够轻易被识别的特性。 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

6、费者产生误解。 (八)几种特殊商品广告的法律规定 1.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 (1)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的;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2)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国家规定的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治疗性药品广告中,必须注明“按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不得做广告。 2. 农药广

7、告 农药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 (1)使用无毒、无害等表明安全性绝对化断言的; (2)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 (3)含有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画面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3. 烟草广告 (1)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2)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 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 (3)烟草广告中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 4. 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 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三、广告活动 (一)广告活动的基本原则 我国广告法第5

8、条确立了广告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二)广告活动的具体规定 1. 广告合同 广告合同: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之间、广告经营者与广告发布者之间以及广告主与广告发布者之间所订立的,关于确立、变更、终止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关系的协议。 广告设计制作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中。 广告代理合同和广告发布合同:提供服务的合同。,2. 广告主广告活动的规定 (1)广告主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广告主的经营范围。 (2)广告主委托设计、制作、发布广告,应当委托具有

9、合法经营资格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3)广告主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应当具有或者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下列证明文件: 营业执照以及其他生产、经营资格的证明文件; 质量检验机构对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内容出具的证明文件; 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其他证明文件。,3. 广告活动内容的有关规定 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使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4. 广告经营条件 依法办理兼营广告的登记。 5.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审查责任及内部管理义务 (1)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10、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 (2)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 6. 广告收费 (1)合理、公开,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应当向物价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2)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公布其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7. 广告活动的禁止性规定 (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以及禁止发布广告的商品或者服务,不得设计、制作、发布广告。 (2)设置户外广告的禁止性规定。 不得设置户外广告的情形: 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的; 妨碍生产或者人

11、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 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户外广告的设置规划和管理办法,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广告监督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四、广告审查和违反广告法的责任 (一)广告审查 广告审查是指广告审查机关在广告发布前对广告的内容是否合法、真实所作的审查。由于广告是通过广泛的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发送,极具社会影响。 1. 审查的广告范围 广告法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以及其他媒介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必须在发布前依法

12、由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其他必须通过审查的广告:文化、教育、卫生广告,食品广告,化妆品广告,投资基金证券广告,债券广告等。,2. 广告审查机关 广告法规定:依法必须审查的广告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3. 广告审查的其他规定 (1)广告主申请广告审查,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向广告审查机关提交有关证明文件。广告审查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作出审查决定。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查决定文件。,(二)违反广告法的责任 三种责任形式: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 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 (1)发布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 违反法律规定,发布虚假广告,

13、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上述情形,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2)广告侵权的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 在广告中损害未成年人或者残疾人的身心健康的; 假冒他人专利的; 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 广告中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 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权益的。 2. 承

14、担行政、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主要是责令停止广告发布、公开更正、消除影响、没收广告费用、罚款、停止广告业务等; 违反广告法构成犯罪的,则追究刑事责任。,3.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一、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最早出于: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15、。 我国最早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条款的立法:广告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2月6日)。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目的: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不正当竞争: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 我国立法中关于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也是采用列举式的规定。 (二)不正当竞争的特征 不正当竞争的特征: 1.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体,只能是从事竞争活

16、动的经营者。 2.经营者必须实施了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并且在行为中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3. 经营者所实施的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市场交易中,即发生在商品买卖、提供劳务和服务之中。 4. 经营者所实施的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行为,必须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或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三)不正当竞争与非法竞争、垄断的区别 不正当竞争与广义的非法竞争的区别:非法竞争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不正当竞争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正当竞争与垄断: (1)都会妨碍秩序。 (2)垄断是竞争的直接对立物,其本质是限制、排斥其他竞争者,或使新的竞争者无法进入市场;而不正当竞争则是一种竞争,其实质在于“不当”,与正当竞争相对立。,三、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 不正当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