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精编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6365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06 大小:67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精编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精编新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精编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精编新修订)(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种子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 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 和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 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 5 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 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 推想她捡树种的具

2、体描述中, 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 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 “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 : 先找

4、 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 1 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 28 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 9 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 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

5、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2、学习第 28 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谈 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

6、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种子 种子 饱满 小姑

7、娘 凝望 乌亮 虔诚 光泽 专注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材分析: 这是冰心 60 年代写的一篇散文.通过春游颐和园见到的活泼可爱的儿童,赞美了美丽的春 光,赞美了充满活动的儿童.课文按地点的转换。课文文辞优美,既有写实,又有丰富的联想,适 合于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式,通过分辨事物和联想的训练。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

8、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3 课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 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 、简介作者 :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 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 、读题质疑 : 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

9、 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习生字。 、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

10、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 到春天的。 、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写字指导。 、学生描红,临写。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指名回答。 、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

11、子。 “从香山归来, 路过颐和园, 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 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 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 、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指名读然后齐读。 、 完成课后练习 5 第一小题 : 这句话用 “魔术匣子” 比喻什么?“小天使” 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5 学生回答。 、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 呢? 、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

12、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 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 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 ,又 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3、 、自由读第 5 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 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 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 6 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 7 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 8 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4、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6 10、齐读第四段。 ()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 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 ,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 79 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 79 自然段。 、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3、 钓鱼的启示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

15、深的故事:在 34 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 一个傍晚, “我”和父亲去钓鱼,由捕捞鲈鱼到放鲈鱼,由“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而 感到“沮丧” ,到 34 年后,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的“我” ,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严 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 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

16、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7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 ,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 : “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 么钓鱼会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1 “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