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9220717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6 页 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 题号 一二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70.0 分) 1. 已知集合 = 1,2,3,4, = |2 0, 0)的一条渐近线的倾 斜角为30,则 C 的离心率为_ 7.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若1,4,13成等比数列,则 1 的值为_ 8. 若 = 3,则 2 tan( + 4)的值为_ 第 2 页,共 16 页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直线 + +3 = 0被圆(2)2+ 2= 4截得的 弦长为 2,则实取 k 的取值集合为_ 10.若log3 +log3 5,则 + 3的最小值为

2、_ 11.在正三棱柱111中,P 为棱1的中点,若正三棱柱 111的体积为 9,则三棱锥1的体积为_ 12.若函数 = sin( 3)( 0)在(0, 6)上恰有一个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是 _ 13.已知 M,N 是以 AB 为直径的圆上两点若 = 2, = 5,则 的值为 _ 14.已知 ,若函数() = 3+(1 2)的最大值为 M,则 M 的最小值为 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90.0 分) 15.在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且 = + 2 (1)求 tanB 的值; (2)求cos( + 3)的值 16.如图, 四棱锥的底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3、, 侧面 PCD 是正三角形,E,F 分别为 PC,PD 的中 点, = .求证: (1)/平面 PAB; (2) 第 3 页,共 16 页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E: 2 2 + 2 2 = 1( 0)的左顶点为 A,过 A 的直线交 椭圆 E 于另一点 C,直线 AC 交 y 轴于点(0, 2),且 = 3 (1)求椭圆 E 的离心率; (2)若椭圆 E 的焦距为 2,P 为椭圆 E 上一点,线段 AP 的垂直平分线 l 在 y 轴上的 截距为 1 4(不与 y 轴重合),求直线 l 的方程 18.江苏省滨临黄海,每年夏秋季节常常受到台风的侵袭据监侧,台风 T

4、 生成于西北 太平洋洋面上其中心位于 A 市南偏东45方向的 B 处该台风先沿北偏西60方 向移动 800km 后在 C 处登陆,登陆点 C 在 A 市南偏东30方向 800km 处,之后, 台风 T 将以30/的速度沿北偏西方向继续移动已知登陆时台风 T 的侵袭范 围(圆形区域)半径为200.并以20/的速度不断增大(cos(30) = 15 16) (1)求台风 T 生成时中心 B 与 A 市的距离; 第 4 页,共 16 页 (2)台风 T 登陆后多少小时开始侵袭 A 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数据: 1607 40.09, 1608 40.10, 1609 40.11) 19.设

5、函数() = + + ,a, (1)当 = 2, = 1时,求曲线 = ()在点(2,(2)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在区间1, + )上的最小值为1 + ,求实数 a 的值; (3)当 = 1时,若函数()恰有两个零点1,2(0 1 1 20.已知等比数列满足 :24=6,342+41= 0, 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1= 1,= + 1, (1)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 第 5 页,共 16 页 (2)设集合 = | 2, ,若 M 只有两个元素,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第 6 页,共 16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3 【解析】解: = 1,2,3,4,

6、= |2 ,执行循环体, = 2, = 3 不满足条件 ,执行循环体, = 6, = 4 第 7 页,共 16 页 此时,满足条件 ,退出循环,输出 S 的值为 6 故答案为:6 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 S 的值,模拟 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确的 结论,是基础题 5.【答案】 1 3 【解析】解:甲、乙两人依次从标有数字 0,1,2 的三张卡片中各抽取一张(不放回), 第一个人没有抽到 0 的概率为 2 3,第二个人没有抽到 0 的概率为 1 2,

7、 则两人均未抽到标有数字 0 的卡片的概率为 2 3 1 2= 1 3, 故答案为: 1 3 由题意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的求法,求得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6.【答案】 23 3 【解析】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双曲线 C: 2 2 2 2 = 1( 0, 0)的一条渐 近线的倾斜角为30, 可得 = 30 = 3 3 , 所以 2 2 = 1 3= 22 2 , 所以 2 2 = 4 3, = 1, 可得 = = 23 3 故答案为:2 3 3 利用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倾斜角,求出 a,b 的关系,然后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即可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8、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是基础题 7.【答案】 3 2 第 8 页,共 16 页 【解析】解: 1,4,13成等比数列, 2 4=113, (1+3)2=1 (1+12), 由题意可知, 0, 整理可得,21= 3, 1 = 3 2 故答案为: 3 2 由已知可得2 4=113,然后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试题 8.【答案】 3 10 【解析】解:由于 = 3, 所以2 = 2 1 + tan2 = 3 5,tan( + 4) = 1 + 1tan = 4 2= 2 所以 2 tan( + 4) = 3 5 2

9、= 3 10 故答案为: 3 10 直接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换和倍角公式的应用求出结果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倍角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 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9.【答案】 3,0 【解析】解:圆(2)2+ 2= 4的圆心是(2,0), = 2, 根据 = |2 + +3| 2+ 1 =21 = 3, 得|3 +3| =3(2+ 1), 化简得(3 + 3) 2= 3(2+1) 解方程得 = 3或者0 故答案为: 3,0 根据直线和圆相交的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代入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 k,再

10、写成集合的形 式,基础题 第 9 页,共 16 页 10.【答案】54 【解析】解: log3 +log3 =log3 5, 35, 则 + 3 2 3 = 54, 当且仅当 = 3时取等号,即最小值为 54 故答案为:54 由对数的运算性质可知,log3 +log3 =log3 5,可求 mn 的范围,然后利用基 本不等式可得 + 3 2 3,可求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在最值求解中的应用,属于基础试题 11.【答案】3 【解析】解:设 = ,1= , 正三棱柱111中,P 为棱1的中点,正三棱柱 111的体积为 9, 1 2 sin60 = 9, 解得2 = 12 3, P 到平面11的

11、距离 =2 2 4 = 3 2 三棱锥1的体积: 1=1= 1 3 3 2 1 2= 1 3 3 2 12 3 1 2= 3 故答案为:3 设 = ,1= ,由正三棱柱111的体积为 9,能求出2 = 12 3,P 到 平面11的距离 =2 2 4 = 3 2 .三棱锥1的体积1=1,由此能 求出结果 本题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 考查空间中线线、 线面、 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 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12.【答案】(5,17 【解析】解: (0, 6), 0, 3 3 0)在(0, 6)上恰有一个最大值, 5 6 6 17 6, 5 1 17 , 5 17 的取值范围是(5,17

12、 故答案为:(5,17 由 (0, 6)得出 3 3 0)在(0, 6)上恰有一个最大值, 得到关于的不等式, 从而求得取值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最值性质,建立不等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 性较强 13.【答案】1 【解析】解:连接 BM,BN,因为 AB 为直径,所以 = = 90, = () = = |cos|cos = |2|2= 54 = 1, 故答案为 1 连接 BM, BN,利用数量积公式表示,再结合其几何意义 即可求出结果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运算, 数形结合, 结合 平面向量数量积几何意义是关键,属于中档题 14.【答案】2 【解析】解:() = 32

13、+, 0时,() 0,()在1,2递增, 故()= (2) = 2 + 8 8, 0时,令() = 0,解得: = 3, 3 2即 12时,()在1,2递减, 第 11 页,共 16 页 ()= (1) = 1 11, 3 1即 3 1即12 (2), 故12 3 1, 3 3 0时,()在1, 3)递增,在( 3, 3)递减,在( 3,2递增, 故()= ( 3)或(2),而( 3) (2), 故3 3 1, 3 , 故 = 3时,M 取最小值 2, 故答案为:2 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 a 的范围,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出函数的最大值,从而 求出 M 的最小值即可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

14、,最值问题,考查导数的应用以及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 是一道综合题 15.【答案】解:(1)因为 = + 2,由正弦定理,得: = + 2, 因为 + + = , 所以,sin( + ) = + 2 整理,得: = 2, 因为0 1时,可得1 时,() 时,() 0,函数 单调递增, 故()= () = 1 + + = 1 + , 解可得 = 1(舍), 综上可得, = 1 (3)当 = 1时,() = 1 + + , 由题意可得, 1 1+ 1+ = 0 1 2+ 2+ = 0 , 令() = 1 +,则() = 1 2 , 则易得,当 1时,() 0,函数单调递增,当0 1时,() 0,

15、函数单调 递减, 根据题意可得,0 1 1 1, 则() = 4(1)2 (22)2 0恒成立,即()在(1, + )上单调递减, 故() (1) = 0, 从而有() 1,所以(1) = (2) 22, 故 1+ 2 2 1 【解析】(1)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求切线的斜率,进而可求切线方程; (2)结合导数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然后结合单调性求出函数在相应区间上的最值,进 而可求; (3)由题意构造函数() = 1 +,求导后结合导数可判断单调性,且可得,0 1 第 15 页,共 16 页 1 1,要证 1+ 2 2 1,即1 22,问题转化 为证(2) (22),结合导数可证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函数的最值及函数零点的应用,试题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0.【答案】解:(1)因为24=6,所以,222=24,所以,2= 2, 又342+41= 0,所以,242+ 42 = 0,即24 + 4 = 0,所以, = 2, 所以,2= 4,=22= 2, 由= + 1, 当 2时,1= 1, 得:= + 11, 由于 0,所以( + 11) = 1, 设数列的公差为 d,则2 = 1, 在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