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9219739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金融教育研究杂志2014 年第五期一、实证分析原始数据来自 20052012 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与各地区统计信息网,共包含山东省 17 个地市 8 年的时间序列。为提高模型精确性,消除变量数据之间的异方差和自相关性,对部分数据在保证经济意义不 变 的 前 提 下 进 行 取 对 数 处 理 。 1 变量的检验面板数据模型要求各序列是平稳的,才能实现协整,否则做出的面板数据模型是伪回归,因此建模前需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1)平稳性检验文中选择检验方法为 LLC(LevinLinChu)检验、ADFFisher 检验和 PPFisher 检验,所有检验原假设都是存在单位根

2、。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由表 2 结果看出,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变量EPI、LNGDP、DF、LNPD、LNGDPP 序列平稳,因此整体认为数据具有平稳性。(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考察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指两个或者多个非平稳的变量序列某个线性组合后的序列呈现平稳性的关系。本文采用 Pedroni 检验,结果见表 3。Pedroni 协整检验的原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由表 3 可知,统计量 Prob值均小于 005,表明拒绝原假设,认为山东省各地市EPI 指数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2基于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模

3、型效应的检验面板数据模型的效应分为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混合效应。理论经验认为以总体自身效应为条件推论时,应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利用 Hausman 检验和似然比检验结果来判断:当 Hausman 统计量的值较大,对应 P 值远小于 005 时,拒绝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模型中 Hausman 统计量值为 107166,其对应 P=00573,不能准确判定固定效应确实比随机效应好;似然比检验统计量 F 值为 644837,P=00000, 因此拒绝原假设,两种检验结果综合判断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2)模型形式的检验面板数据是一种兼有截距项和时间序列维数的数据集。根据面板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在

4、进行变系数回归之前需要对是否选择变系数模型进行检验。(3)时间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回归估计结果山东省按照一般区域划分为四个地区:鲁东地区、鲁中地区、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通过 Eviews60 软件,建立双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利用 OLS 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面板回归结果。由表 4 可知,解释变量的估计参数在 10%的水平上大部分显著;可决系数2 为 099,表明模型拟合优度很高;F 统计量值 23459,说明方程具有高度显著性;AIC 准则数值较小,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体结论如下:其一,经济因素依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经济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对资源需求的扩大,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上

5、升,然而也可能意味着技术水平和资源集约程度的上升,山东省各地市具体情况不同,这种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鲁东和鲁中地区,除临沂和日照外,EC 的影响是积极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正向作用力;鲁西北地区、鲁西南地区,以及日照市经济发展仍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艰难阶段,所以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绩效产生消极作用。环境绩效指数与人均 GDP 成倒 U 型的曲线关系。人均 GDP 的增长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资源需求会变化,同时污染排放量可能会由此变化,所以在拐点之前,随着人均 GDP 的增加,先前生产和消费结构相对合理,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少,EPI

6、指数会增加,但是随着人均 GDP 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其二,对外开放程度对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外商投资占地区 GDP 的比重 DF 指标,在各地区的影响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资源配置和协调程度不同。在改革初期,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消耗性产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呈现消极作用,其中东营对外开放程度对EPI 指数的负向影响最大,达到215108,外商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集中在以石油为原料的产业部门,因此,我国要采用正确的措施来引进外商投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前,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开发程度低,成为

7、接纳东部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产业的首选,外商投资在EPI 指数的影响力上呈现出消极作用,这种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被证明是难以持续的。其三,人口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在双固定变系数模型中 17 个地市有 10 个地区的 LNPD 系数为负,有 5 个通过了 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剩下的 7 个地区的系数为正,有 1 个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人口密度对于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理论角度分析,人口密度的提高会增加区域生态压力,增大环境保护难度,同时,也意味着人口聚集程度高,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相应提高,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因此 LN-PD 系数的正负是不确定的。其四,政策影响存在

8、区域的差异性。环保投资变量 LNEP 系数符号在山东省 17 地市上对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在区域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环保投资变量 LNEP 系数符号为负代表政府通过加大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会降低环境绩效指数。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基本上都是正的系数,说明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环保支出对资源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提高环保投资污染治理效率的方式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提升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增加废物循环利用和减少原材料投入来提高环保投资治理效率。二、结语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影响环境绩效指数的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山东省各区域的资源环境绩效有不同的影响。在各区域资源环境绩效影响因素中,经济是主要影响因素; 外商投资在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对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呈现负的影响关系;人口因素对于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各因素对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比较明显的时空差异征,各区域应根据自身不同的实际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状况,确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区域特色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方针。作者:石静许晖裴海峰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