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9220615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 优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 优 提 要提 要 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类型、造林树种、林带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学分析和多 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择优。结果表明:农田林网经营类型宜选择复合经营的果材兼用型林网。造 林树种可选择速生丰产的杨树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效益高的桃树等果树。林网配置在海堤河岸上 选择用材树种,营造基干林带,筑起大网格框架;在道路沟渠上立体配置林果树种,营造主林 带和副林带,构建中网格;在脱盐排水沟上添加果树辅助林带,建立小网格,形成多树种多林 种合作、大中小网格配套、多道防线联防、多效益多产品产出的复合配置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 农田林

2、网 沿海地区 树种 林带配置 林网类型 分 类分 类 中图法 F307.2 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的建设目标正在向高标准、多效益、可持续的农田 林网化方向发展1。即在建立稳定的复合农林业生态体系时,在单位土地面积 上实现比其它土地利用形式更高的生产力、产品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这就需 要新创意的实用技术为基层用户提供有力度的支撑。 面对技术市场的新需求和经济当事人更关心用经济尺度衡量农田林网经营技 术水平的高低这种客观背景,本文选择沿海农田林网建设的关键技术为突破 口,应用技术经济学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与方法23,对沿海农田 林网的经营类型、造林树种和林带配置等经营技术进行经济分析和综合评

3、价, 为沿海农田林网规划设计和更新改造提供依据和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江苏省沿海地区的东台市新街镇和新东乡、通州市恒兴镇、如皋 市东陈镇、如东县掘港农场和岔南乡。土壤为盐潮土,有少量灰潮土,地势平 坦。年均气温 14.6,年均降雨量 1036.6mm。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盐渍 等。农作物多为一年二季,夏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油菜,秋熟作物主要为棉 花、水稻等。 1.2 研究对象 江苏沿海农田林网的造林树种主要有水杉、刺槐、苦楝、杨树、桃树、梨 树、柿等。由多个林网网格组成的林网体系,其配置分为 4 类:单一配置林网 是用一种树种建立林网网格,其中水杉林网 330hm

4、2,刺槐林网 220hm2,苦楝 林网 95hm2,杨树林网 260hm2,桃树林网 130hm2,梨树林网 213hm2。立体配 置林网是用水杉和柿树行状混交建立林网网格,面积 67hm2。平行配置林网是 用水杉建立林网网格,网格内每隔 60m 的脱盐排水沟两侧各栽一行柿树,形成 条田沟辅助林带,面积 260hm2。复合配置林网是立体配置林网和平行配置林网 的结合,其特点是:海堤河岸上营造多行丰产林基干林带,构建大网格,为第 一道防线;道路沟渠上立体配置林果树种,营造主林带和副林带,构建中网 格,为第二道防线;脱盐排水沟上营造果树经济林辅助林带,构建小网格,为 第三道防线,建立多树种多林种合

5、作、大中小网格配套、多道防线联防、多样 性产品收获的“三林四带”模式,面积 225hm2。从营林角度提出的林网经营类 型分为 3 类,经济型林网是以桃树、梨树等果树作为主栽树种,以收获果品获 得经济效益为目的,兼有抗风护农保产增产作用的林网;用材型林网是以用材 树种为主栽树种,以保护农作物丰产稳收为主,收获木材为辅的林网;兼用型 林网实际上是生态经济型林网,是以农作物保产增产和林副产品收获并举的林 网。 1.3 研究方法 1.3.1 时空尺度 供试对象的林龄在 610 年之间,本文统一为 8 年。这是因为供试对象的 林龄多数为 8 年,而且江苏沿海农田林网绝大多数主栽树种的半个轮伐期在 8 年

6、左右。林网网格大小为 200240m,是江苏沿海农田林网的主要规格。 1.3.2 调查方法 分别作物种类和轮作制度,受灾类型、程度和次数,林带有效防护范围及保 产增产程度,实测和统计林网评价期内各年度的作物增产量。果品产量、林带 生物量及经济生产量采用固定标准地调查方法。物质消耗和活劳动转移采用现 场记载和询问经济当事人等办法。 1.3.3 计算方法 现金流出量统计活劳动转移中的整地、栽植、管护、施药、施肥、收获等费 用;物质消耗中的苗木、农药、肥料、其它等费用。现金流入量仅统计具有市 场意义的农作物增产量、商品材和果品及薪材等益。价格以国家 1990 年不变 价格为主,以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补

7、充的核算价格。社会基准贴现率采用国际 上通用的 12% 计算。计算公式为: (1) 农作物增产收益 (CY) CYjt=SYjtCPjAYjtAPj (1) 式中,CY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的农作物增产收益;SY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防护效果的夏熟作物增产量;CPj 为第 j 种林网夏熟作物的价格; AY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防护效果的秋熟作物增产量;APj 为第 j 种林网 秋熟作物的价格。 (2) 薪材收益 (WY) WYjt=BWjt+SWjt+TWjt(170%)WQj/CQiCPi (2) 式中,WY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的薪材收益;BWjt、

8、SWjt、TWjt 分别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林木枝、皮、干的干重;WQj 为第 j 种林网的薪材热值;CQi 和 CPi 分别为第 i 种树种折合标准煤的热值和价格。 (3) 商品材收益 (TY) TYjt=70%.VjtTPj (3) 式中,TY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的商品材收益;V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 的木材蓄积量;TPj 为第 j 种林网的商品材价格。 (4) 果品收益 (FY) FYjt=FWjtFPji (4) 式中,FY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的果品收益;FW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 的果品产量;FPji 为第 j 种林网第 i 种果品的

9、价格。 1.3.4 评价指标及方法 本文在选用净现值 (NPV)、等额年金现值 (NAB)、益本比 (B/C)、内部报酬 率 (IRR)、动态投资回收期 (T) 等指标作为农田林网经济效益评价尺度的基础 上,根据财政部(1995 年)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结合农田林网的特 点,定义了下述两个指标。 (1) 社会贡献率 (Social Contribution Rate):指某一林网模式运用全部成 本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包括收益和上交的税金)。计算公式为: (5) 式中,SCRj 为第 j 种林网的社会贡献率;BTjt 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上交给 国家财政的税金;CIjt

10、和 COjt 分别为第 t 年第 j 种林网的现金流入量和现 金流出量;i 为贴现率。 (2) 社会积累率 (Social Accumulation Rate): 指某一林网模式社会贡献额 中上交国家财政所占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 (6) 式中,ARj 为第 j 种林网的社会积累率。 农田林网各模式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用单指标分析和多目标决策法2 4。 2 结果分析 2.1 净现值分析 净现值是根据农田林网在经营期内所期望的基准收益率,将各年度的净现金 流量折算为基准年现值的代数和。本文根据农田林网现金流入的农林产品分 异,将总净现值 (TNPV) 分解为农作物增产净现值 (CYNPV) 和林

11、副产品净 现值 (FVNPV)。树种间比较以刺槐为对照,桃树、梨树、苦楝林网的 CY NPV 分别减少 72.2%、55.14% 和 26.85%,杨树和水杉林网的 CYNPV 则分别 增加了 120.81% 和 25.47%34.13%,说明杨树林网的农作物增产净现值最 大;虽然苦楝林网的 FVNPV 为对照的半数,但其余树种的林网均大于对照, 其中桃树、梨树林网的 FVNPV 为对照的 10 倍左右;桃树、梨树、杨树、水 杉林网的 TNPV 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373.29%、249.27%、167.98%、37.04% 97.40%,以桃树和梨树林网的 TNPV 为最大(表 1)。农田林网

12、配置以单 一配置为对照,不同配置间的 CYNPV 差异不显著;而 FVNPV 存在着明显 的差异,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363.90%、110.42%、395.65%。TNPV 与 FVNPV 的结果基本相同,以复合配置为最优(表 2)。林网类型以用材型林网为对 照,经济型林网 CYNPV 虽然较对照减少 72.21%,但 FVNPV 增加了 5.4 倍,故 TNPV 增加了 1.7 倍,属最优林网类型;兼用型林网的 CYNPV 与 对照相近,FVNPV 则增加 3.8 倍,TNPV 则增加了 1.5 倍,为次优林网类 型(表 3)。 等额年金现值 (NAB) 的 3 种指标在树种选择、林网配置、

13、经营类型各处理 内比较,与 NPV 的结果相同(表 13)。 表 1 农田林网不同树种的经济参数 Table1 The economic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pecies on the windbreak network NPV(元/hm2)NPV(元/hm2) NAB(元/hm2a)NAB(元/hm2a) 树种树种 CYCY FVFV T.T. CYCY FVFV T.T. B/C1 B/C2B/C T(a)IRR(%)B/C1 B/C2B/C T(a)IRR(%) SCR(%)SCR(%) SAR(%)SAR(%) 桃树 (Ap) 167.07 3789.71

14、3956.78 33.63 762.88796.5116.61 5.47 4.11 3.31128.23 458.70 10.32 梨树 (Pp) 269.56 2650.392919.95 54.26 533.53587.7912.80 4.48 3.32 3.18109.73 374.61 11.33 苦楝 (Ma) 439.56 123.43 562.99 88.49 24.84 113.3310.7114.72 6.20 5.51 64.34 637.67 2.77 刺槐 (Rp) 600.92 235.10 836.02 120.97 47.32 168.2911.6816.81 6

15、.89 4.08 69.97 711.61 3.12 杨树 (Pd) 1326.91 913.44 2240.35 267.11183.94451.0523.8821.3811.284.50109.34 1173.03 3.84 水杉 1(Mp1) 753.98 391.71 1145.69 151.78 78.85 230.6314.9818.30 8.24 4.31 82.33 853.47 3.51 水杉 2(Mp2) 806.03 844.25 1650.28 162.26169.95332.2110.4612.85 5.77 5.43 66.11 606.08 4.85 注:Ap=A

16、mygdalus persica; Pp=Pyrus pyrifolia; Ma=Melia azedarach; Rp=Robinia pseudacacia; Pd=Populus deltcides; Mp=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表 2 农田林网不同配置的经济参数 Table2 The economic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allocation methods on the windbreak network NPV(元/hm2)NPV(元/hm2) NAB(元/hm2a)NAB(元/hm2a)林 网 配 置 林 网 配 置 CYCY FVFV T.T. CYCY FVFV T.T. B/C1 B/C2 B/C T(a)IRR(%)B/C1 B/C2 B/C T(a)IRR(%) SCR(%)SCR(%) SAR(%)SAR(%) 单 一 78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