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12724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0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 1废丞相 (1)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 荡。 (2)措施: 1380 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秦以来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内阁 (1)原因: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忙,力不从心。 (2)演变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 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正式 确立 明宣宗内阁有“票拟”权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成为阁臣的专职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时,六部几乎变成内

2、阁的下属机构 (3)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 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易错提醒 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近代内阁 中国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 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 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二、清朝 1顺治时: 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 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时: 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与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 设军机处。 2 (1)原

3、因:办理西北军务。 (2)特点:机构简单;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 事均由皇帝裁决。 (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轻巧识记 君主专制的演进 通史链接 明清时期社会衰落的表现 内容链接点 政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八股取士明清时期,中国相对于西方已经开始衰落,专 制集权和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 资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扼杀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的出现;执行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使中 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明清时期的批判 思想和反封建文学是对这一历史特点的反映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 文化

4、批判思想、反封建文学 答题术语 1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 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2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是为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 务。但只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是封建统治者极力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反映,本质上是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考向预测一:明代内阁职能的演变 1“自明革中书省,析其事权归之六部,而内阁惟司票拟之职;至世宗中叶,夏言、 严嵩迭用事,压制六卿矣;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3 A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B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C内阁地

5、位上升,职权逐渐强化 D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解析: 选 C材料 “部权尽归内阁 ”与皇权的变化无关,故A 项错误;材料“部权尽 归内阁 ”与内阁行政效率无关,故B 项错误;据材料“ 部权尽归内阁 ” 可知,内阁地位上 升,职权逐渐强化,故C 项正确;材料 “ 压制六卿矣 ”“ 部权尽归内阁”说明阁权上升, 六部权力受到制约,但不是使六部从属于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故D 项错误。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是中枢权力体系的重大变化,内阁制度是统治者为实现专制独裁而 进行的制度创新, 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但内阁处理政 务往往依据既定案例,墨守成规。命题人往往利用材料

6、创设新情境命题,如2014 年张居正 控制内阁题, 2017 年宦官专权题,都需解答时需要依据材料反映的史实和历史现象解答。 宰相与内阁的比较及认识 1异同性: 宰相内阁 相同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点 职权行政、决策侍从、咨询 (无决策权 ) 地位法定制度、授权非法定、咨询机构 对皇权影 响 有一定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2认识: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 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考向预测二:清朝军机处对皇权的影响 2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 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

7、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 () 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B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 C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 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解析: 选 C根据所学,军机处与明代内阁制一样,始终不是法定中央机构,故A 项 错误;材料主要叙述了皇帝如何加强自身权力的问题,故B 项错误;根据材料“添设军机 章京 ”、“恢复军机处 ”,军机处是皇帝加强权力的重要工具,故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 4 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故D 项错误。 内阁制取代丞相体制,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明清时期政治权力中枢机构变化的 具体表现, 体现了皇权的空前加强,也是封建制度走向

8、没落的迹象,因此复习备考时应抓住 本时段的时代趋势和历史宏观特征进行分析。 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1形式特殊,皇帝直接挑选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 2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完全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 3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办事效率高。 4保密性强,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 的产物。 主题:明清的君主专制制度 史料一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 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神宗实录卷 史料二 (1)据史料一说明内阁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提示: 特点

9、:内阁大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 的产物。 (2)据史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职能和影响。 提示: 职能:备皇帝咨询,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影响:军机处便于皇帝控制,强化了 皇权,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史料一表明内阁并非国家法定的行政或决策机构,仅仅是皇帝的顾问机构,阁臣也 仅限顾问,不具有宰相之权,一旦威胁皇权,会招致杀身之祸。 5 (2)史料二中说明军机大臣只有备皇帝顾问咨询的职权。表明决策权依然操于皇帝 一人之手。 【史论结合】明清君主专制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

10、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 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 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 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 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作用: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1、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政治上, 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 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 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和文化的进步。 1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 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 选 AA 对: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 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 “票拟 ”),最后由皇

12、帝用朱笔 批示、裁定 (称为 “批红 ”)。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红 ”的权力,这样 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故出现题干所述现 象。 B 错:明中后期内阁、司礼监虽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其都依附于皇权,最后集权于皇 帝,君主专制强化。C 错: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D 错:宦官虽 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 6 2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 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 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

13、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 选 B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 A 项错误; 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 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 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 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 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 项错误。 3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

14、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 选 B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 权,故A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 项错 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 局面,故 D 项错误。 1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 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 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 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

15、 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解析: 选DD 对:根据材料信息“ 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 杂”“ 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可知,题干的论述意在强调中国君主制的存在 有其特定历史条件。A、 B 错: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君主制存活的社会机制的复杂,而非君主 专制的诸多弊病及其根深蒂固。C 错:君主制存在的原因虽然复杂,但并非无法解释。 2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 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7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解析: 选 B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吾治乱 世,刑不得不重 ”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 乱世 ”,故 B 项正确; 中国封建社会 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 故 C 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 但是 “ 执法无准、 量刑无据 ”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 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