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9052668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106人员定位系统资料全(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KJ101N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中煤电子2008年9月目 录一 、 公司概况 .3二 、人员定位系统介绍.421系统介绍.422系统总体架构.52.3系统局部架构6三 、人员定位系统硬件组成.731定位分站.732定位分站.1233定位ID机.2034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6四 、定位系统监控软件.2941安装数据库.2942安装定位软件.3643安装附属软件.4144定位终端软件安装和配置.4245定位软件.44五 、定位系统使用规.82一 公司概况:中煤电子是专业从事煤矿安全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于1992年,以KJ101型矿井监控系统为代表的系列产品,技术

2、先进、品质优良、工艺精湛,尤其是KJ101-45型甲烷传感器,以其独特抗高浓冲击、低漂移、单元件全程测量的优异性能享誉全国,已成为用户公认的优质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领先产品。公司汇集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骨干成员曾参加我国第一台WDJ-型矿用 监控系统的设计,是A-1、KJ10、KJ101的创始人。公司经10多年的创新与发展,已形成了令人瞩目的规模,业已跃身国同行业五强之列。拥有固定资产8500多万元,土地4000多平方米,现代化厂房11000平方米公司研制生产的KJ101型矿井监控系统,1999年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2001年经国家劳动保护学会监控委员会专家组评审,定为优选产品

3、。KJ101-45型甲烷传感器2000年获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80万元的无偿资助,并于2001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于2003年9月被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省高新科技企业”,2004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市人民政府 授予“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已连续8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公司于2006开始研究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经长期实践现已获得多项成果。系统趋于稳定,相关技术应用已在多领域获得成功。人员ID标签高速识别,RF跳频通信抗干扰,井下找人,领导远程PDA管理,技术在国同行是首创。二 人员定位系统介绍2.1系统介绍: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

4、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软硬件、信息采集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数据通讯、自动控制等技术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自动识别信息技术产品,该产品是通过对坑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该产品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部分组成,用于完成信息采集、识别、加工及其传输,由这两部分软件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行。硬件系统由井下分站设备、发射天线、人员标识卡(ID机) 组成。井下分站设备用于完成信息采集和识别,从而实现预设的系统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目标。分站和人员标识卡(ID机)设计均采用高

5、集成度智能射频芯片,卡带有升级模块可无限此升级(可升级100万次)。人员标识卡(ID机)嵌有自主研发的软件,无线数据传输可设置为加密传输,数据有极高的纠错机制,传输非常稳定。具有多频率发射采集功能,可自动搜索频点,并所住当前频率,有效避免信息碰撞,信息传输可靠快速,几乎无误码存在。整个系统结构简洁,易于使用和维护。定位分站接口丰富,具有RS-485/SDLC/CAN/FSK方式,可嵌入到已有分站中亦可单独成子系统,使用方式灵活,人员标识卡(ID机)体积小巧可随身携带亦可嵌入至作业人员矿用帽灯里面,低功耗、工作电压围宽、取电方便使用寿命长。2.2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2.3系统局部架构:(如下

6、图)三 人员定位系统组成3.1信息传输接口一、概述KJ101NA -JK型矿用信息传输接口(以下简称接口)是一般兼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是KJ101NA系统的数据传输网络中枢,由PC微机232串口驱动,接口上设有两个串口,可自动监测主系统软件运行状态,自动追踪运行主机,当主机切换时接口通信口自动切换。接口与分站之间是采用RS485总线传输方式进行信息传输。KJ101NA -JK型矿用信息传输接口完成主计算机向分站呼叫传递,以及将分站回答的数据和状态信息传送给主计算机。通过接口实现本安电路和非本安电路的电气连接,防止地面中心站设备的非本质安全电压传送到井下。二、产品分类2.1 防爆型式 地面一般兼

7、本质安全型,标志为“Exib”。2.2 型号 KJ 101NA-JK 接口设备 登记序号矿用监测、控制系统及设备2.3 连接方式 与井下设备采用总线式连接。2.4 外形尺寸和重量2.4.1 外形尺寸(长宽高):392mm192mm43mm。2.4.2 重量:不大于3kg。2.5 关联设备:KJ101NA-F1型矿用通信分站分站、KJ101-L型线路避雷器三、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接口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2 环境条件3.2.1 接口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 工作环境温度: 1530;b) 平均相对湿度:40%70%; c) 大气压力:80

8、kPa110kPa; d)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e) 无爆炸性混合物、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空调室。3.2.2 接口能承受的最恶劣的贮运条件为:a) 高温:+60;b) 低温:-40; c) 平均相对湿度:95%; d) 振动:20m/s2; e) 冲击:300m/s2。3.3 电气性能3.3.1 主要技术指标3.3.1.1 供电电源:额定工作电压:AC 220V工作电流:50mA输入功率:10W3.3.1.2接口与计算机的传输通信口工作电压峰-峰值:1224V(双极性)传输口数量:1个传输方式:RS232,半双工传输速率: 9600bit/s最大传输距离:5 m3.3.1.3 接口与通

9、信分站的传输通信口工作电压峰-峰值:514V(双极性)工作电流峰值:30mA传输口数量:2个传输方式:RS485,半双工 传输速率: 9600bit/s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传输电缆型号:MHYVR双绞线;截面积:1.5mm2;4芯)。3.3.1.4 带分站容量:32个分站,每个分站带8个读卡器。3.3.2 功能3.3.2.1接口本安端与分站设备采用RS485方式双向通信,并有指示功能。 3.3.2.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采用RS232方式双向通信,并有指示功能。3.3.2.3接口具有电源指示功能。四、安装与调试4.1 供电电源 供电电压: AC 220V4.2 与计算机的连接采用双路的RS2

10、32串行口连接,方便做双机热备。4.3 与通信分站的连接 与通信分站的连接采用了RS485总线的连接方式,通信线由图示的喇叭口进入接口,在部的RS485 接口上与分站对应的A、B端相连接。五、故障及维修事项传输接口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下表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理方法传输指示灯显示不正常,系统显示通讯故障 RS485传输线断线 检查线路 串口故障排出故障或更换;RS232串口线故障更换传输显示灯和电源指示灯不亮开关电源故障查找处理开关电源组件故障或更换组件保险管断或未装 更换保险管六、 使用注意事项6.1 使用前应检查RS485传输接口连接是否正确,是否松动,切记不要接反了。6.2 传输电缆和控制电

11、缆应连接可靠。6.3 处理故障时不得更改与本安电路有关参数。6.3 必须由专业人员参照使用说明书维修传输接口。6.4 本产品只能与说明书中规定的设备连接使用,本安关联产品不得随意与其他未经联检的设备连接。32定位分站一、概述KJ101NA-F1型矿用通信分站(以下简称分站)是一种矿用监测装置,属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分站是KJ101NA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以微处理机为核心,可同时连接8个读卡器,同时向地面主机传输所接收的信息。 该分站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维护简单、信号传输能力强,便于安装在煤矿井下。仪器采用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压铸外壳,强度高、耐腐蚀,优雅流畅的外形设计加上精湛

12、的工艺,是一台井下防爆装备具有了现代仪器造型。仪器的后备电源安装在隔爆腔中,镶嵌在压铸模架上,用二颗粗大的六角螺栓紧固着,拧下螺栓后电池就可以方便的拆下来更换。电源板中设计有专业级的自动充放电管理电路,性能优良的后备电源保证了交流电源中断后的可靠切换,板上的智能化充放电管理,让使用者不必担心电池记忆效应的发生,大容量的后备时间可保障长达4小时以上满负荷运行。二、产品分类2.1 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标志为“Exib”。2.2 型号KJ 101NA-F1 读卡分站设备登记序号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2.3 外形尺寸和重量2.3.1 外形尺寸(长宽高):356mm259mm120mm。2.3.2 重量:17kg。2.4 关联设备:KJ101NA-JK型矿用信息传输接口、KJ101NA-IF型读卡器。三、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分站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2 环境条件3.2.1 分站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040;b) 平均相对湿度:95%(+25); c) 大气压力:80kPa110kPa;d)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e) 煤矿井下有甲烷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3.2.2 分站能承受的最恶劣的贮运条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