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8875259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9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明理学有所谓气象和颜乐之说。气象指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圣人与贤人在其外表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而颜乐指凡感悟到圣人与贤人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一种乐趣,一表现在外,一体验在内,内外结合,形成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例如,在魏晋时代,名士们向往一种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创导一种“圣贤气象”,以作为

2、他们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形象标准。程颢要弟子从尧舜和汤武那里感觉到两种精神品德:圣人有圣人的气象,不假修习,天性纯全;而贤人有贤人的气象,修身体道,双复其性。程颢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尽管我们未见过孔子、颜子或孟子这些贤人,但我们从他们的论语孟子中,观其言就可把握他们三人的三种气象,即一种元气无迹,一种和风微迹,另一种则是秋杀迹著。在宋明理学家看来,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 正因为如此,朱熹与吕祖谦在他们编辑的近思录里以“圣贤气象”作为终篇。在他们看来,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在程氏弟子看来,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其弟子光庭如

3、沐春风;而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其弟子游杨程门立雪。近思录还记载了其他人的气象,如说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说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又说诸葛孔明“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等等。 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别人从阅读他们的书中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的。不过,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也有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这是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一种内 在的感悟。这种感悟,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乐就是一种自我享受或受用。 现在大家都议论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为何都是长寿的,其实这就是所说的“至圣人之道”,由”化”而享有的“乐”所带来的结果。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

4、界。像贺麟、宗白华、冯友兰、任华、张岱年、周辅成诸位教授,他们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这种乐趣其实也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因为是哲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哲人们是靠他们的哲思活着。 (摘编自洪汉鼎气象与颜乐,光明日报2015年6月22日)1下列有关“气象与颜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象”指我国哲人特有的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所表现于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 B“颜乐”指凡感悟到圣贤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C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这种人格理想就是“圣贤气象”。 D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都长寿,

5、这是研究哲学而获得的颜乐精神境界所带来的结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的形成,一个是表现在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一个是体验在内的一种乐趣,需要两者结合。 B. 宋明理学家所创导的“圣贤气象”是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精神感悟的,是一种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内在形象标准。C. 宋明理学家认为,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如孔子、颜子和孟子三位贤人就有三种气象:元气无迹,和风微迹、秋杀迹著。D. 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就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即自我享受或受用,这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内在的感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6、. 魏晋时代的名士们向往的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就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和宋明理学所谓的气象有关。 B. 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C. 因为气象是圣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所以别人必须从阅读他们的书中才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D. 颜乐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因为他们是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青少年时代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

7、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

8、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五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

9、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

10、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目前,89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

11、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注 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相关链接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 (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

12、事儿”。 (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 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B. 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C.

13、 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D. 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E. 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5.组织上为什么要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于敏?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4分)6.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

14、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青花瓷 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到家了。昏暗的屋子里,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今天让你们回来,是有件事要扣你们商量。” “啥事呀?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一旁的麻花也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

15、,“十年前,你爹老麻和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也要卖给他。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说等返回时来取。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迂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