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77399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7.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1讲_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0珠海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 ) (A)(-2,6) (B)(-2,0) (C)(-5,3) (D)(1,3) 【解析】选D.,2.如果点P(m,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0 【解析】选D.第四象限的点的特征是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解不等式组即可.,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若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OA,则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

2、第四象限 【解析】选C.旋转180实质上是关于点O中心对称.,4.(2010遵义中考)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找到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点A(2,3)、B(4,1), A、B两点到“宝藏”点的距离都是 ,则 “宝藏”点的坐标是( ) (A)(1,0) (B)(5,4) (C)(1,0)或(5,4) (D)(0,1)或(4,5) 【解析】选C.分别以A、B为圆心, 为半径作圆,两圆交点即为所求.,5.(2010玉溪中考)王芳同学为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周末到新华书店购买资料.如图,是王芳 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图象.若黑点表示王 芳家的位置,则王芳走的路线可能是( ) 【解析】选B.

3、中间时段距离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6.点A的坐标为( ,0),把点A绕着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135到点B,那么点B的坐标是_ 答案:(-1,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1),点B的坐标为(11,1),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4,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_个 【解析】通过如图分析可得满足条件的点C共有8个. 答案:8,8(2010金华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C与A1B1C1关于E点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E点的坐标是_. 【解析】连接BB1与CC1,两线交点即为E. 答案:(3,-1),9.(2010广安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

4、坐 标系中,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4,把 OAB沿AB所在的直线翻折.点O落在点C处, 则点C的坐标为_. 【解析】作CDx轴垂足为D,由题意可知CAB=OAB=60CAD=180-CAB-OAB=60, CD=ACsin60= ,AD=ACcos60=2, OD=OA+AD=6, C点的坐标为(6, ). 答案:(6, ),三、解答题(共46分) 10.(10分)(2010常州中考)小明在研究苏教版有趣的坐标系后,得到启发,针对正六边形OABCDE,自己设计了一个坐标系如图,该坐标系以O为原点,直线OA为x轴,直线OE为y轴,以正六边形OABCDE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P用

5、一有序实数对(a,b)来表示,我们称这个有序实数对(a,b)为点P的坐标.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如下:,()x轴上点M的坐标为(m,0),其中m为M点在x轴上表示的实数; ()y轴上点N的坐标为(0,n),其中n为N点在y 轴上表示的实数; ()不在x、y轴上的点Q的坐标为(a,b),其中a为过点Q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在x轴上表示的实数,b为过点Q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上表示的实数.,则:(1)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 (2)标出点M(2,3)的位置; (3)若点K(x,y)为射线OD上任一点, 求x与y所满足的关系式. 答案:(1)A(1,0),B(2,1),C

6、(2,2) (2)略 (3)y=2x(x0),11.(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P(x,y)从M(1,0)出发,沿由A(1,1),B(1,1),C(1,1),D(1,1)四点组成的正方形边线(图)按一定方向运动图是P点运动的路程s(个单位)与运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图是P点的纵坐标y与P点运动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1)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 (2)与图相对应的P点的运动路径是:_;P点出发_秒首次到达点B; (3)写出当3s8时,y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中补全函数图象,【解析】(1)s= t(t0)(2)MDAN 10 (3)当3s5,即P从A到B时,y

7、=4-s; 当5s7,即P从B到C时,y=-1; 当7s8,即P从C到M时,y=s-8图象略,12.(12分)(2010金华中考)如图,把含有30角的三角板 ABO置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坐标分别为(3,0)和 (0, ).动点P从A点开始沿折线AO-OB-BA运动,点P在AO, OB,BA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 ,2 (长度单位/秒).一直尺 的上边缘l从x轴的位置开始以 (长度单位/秒)的速度向上 平行移动(即移动过程中保持lx轴),且分别与OB,AB交于 E,F两点.设动点P与动直线l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当 点P沿折线AO-OB-BA运动一周时,直线l和动点P同时停止运动.

8、,请解答下列问题: (1)过A,B两点的直线解析式是_; (2)当t=4时,点P的坐标为_;当 t=_,点P与点E重合; (3)作点P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P. 在运动过程中,若形成的四边形PEPF为菱形,则t的值是多少? 当t=2时,是否存在着点Q,使得FEQ BEP?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y=- x+ ; (2)(0, ) (3)当点P在线段AO上时,过F作 FGx轴,G为垂足(如图1) OE=FG,EP=FP,EOP=FGP=90, EOPFGP,OP=PG. 又OE=FG= t,A=60, , 而AP=t,OP=3-t,PG=AP-AG= t 由3

9、-t= t得t= ;,当点P在线段OB上时,形成的是三角形, 不存在菱形;当点P在线段BA上时, 过P作PHEF,PMOB,H、M分别为垂足 (如图2)OE= t,BE= - t, EF= , MP=EH= ,又BP=2(t-6), 在RtBMP中,BPcos60=MP 即2(t-6) ,解得t= .,存在.理由如下: t=2,OE= ,AP=2,OP=1 将BEP绕点E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BEC(如图3) OBEF,点B在直线EF上, C点坐标为(- , -1) 过F作FQBC,交EC于点Q, 则FEQBEC 由 ,可得Q的坐标为(- , ), 根据对称性可得,Q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Q

10、(- , )也符合条件.,13.(1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点A的坐标为(3 ,3),点B的坐标 为(6,0). (1)若三角形OAB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 是三角形OAB,请直接写出A、B的对 称点A、B的坐标; (2)若将三角形OAB沿x轴向右平移a个单位,此时点A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求a的值; (3)若三角形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度(090).,当=30时点B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求k的值 问点A、B能否同时落在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能,求出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析】(1)A(3 ,3),B(6,0). (2)y=3,3= , x= ,a= . (3) =30,相应B点的坐标是(3 ,3), k=9 . 能.理由是:当=60时,相应A,B点的坐标分别是 (3 ,3),(3,3 ), 经检验:它们都在y= 的图象上.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