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试题: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规范练17Word版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87968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试题: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规范练17Word版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试题: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规范练17Word版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试题: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规范练17Word版含解析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1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规范练第33 页 高考题组 (2016 全国 卷,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 剧。调查发现 ,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 此完成 13 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太

2、阳辐射减弱 答案 1.C2.D3.C 解析 第 1 题,考查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山苔原带气温低、降 水量少、植被覆盖率低,其都与该地带海拔高密切相关。在高山苔原带,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 与海拔有关 ,A 项错误 ;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再减少,B 项错误 ;相同面积相同降雪量,坡度大积 雪厚度小 ,坡度小积雪厚度大,与坡度密切相关,与海拔基本无关,C 项正确 ;坡度大小影响土层的厚薄, 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气温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 项错误。第2 题,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冬 半年冻害的形成与大幅度降温有关,长白山西北坡冻害高发,说明西北坡受坡向

3、影响,存在导致出现异 常降温天气的因素。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坡为冬季风的 迎风坡 ,风力大 ,积雪薄 ,且易被风力吹散,受其影响冬季降温幅度最大,冻害高发 ,D 项正确 ;年降水量的 大小对冬季少雨季节的低温影响较小,A 项错误 ;冬季气温最低不一定降温幅度最大,B 项错误 ;长白山 北坡的年日照时数最少,而不是西北坡,C 项说法错误。第3题 ,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 变暖导致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长白山降雪期缩短,裸露的矮小灌木缺少积雪的覆盖,使得冻害加 剧;并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矮小灌木生长期延长,同样也使得冻害加剧,C 项正确。蒸腾加剧

4、影响 土壤水分 ,不影响气温 ,不会导致冻害加剧,A 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与低温更低相矛盾,且与太阳辐射 变化无关 , B、D 两项错误。 4.2016 全国 卷,37(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 世纪 70 年 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 年、 1987 年和 2000 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答案 (1)20 世纪 70

5、年代 (1976 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 80 年代后期 (1987 年)面积退缩 ,碎片化严重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2000 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 (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 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 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恢复与扩展。 解析 考查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第(1)题,抓住图中所示不同年份分布范围的图例信 息,主要从面积大小和变化方向两方面进行分析解答。结合图示信

6、息分阶段分析描述即可:整体为片 状 碎片状 向北、向西扩大。20 世纪 70 年代 (1976 年),栖息地呈片状 ;到 80 年代后期 (1987 年)面积退缩 ,碎片化严重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2000 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 北、向西扩展的趋势。第(2)题,材料中提供的人类活动对森林面积的影响和图示中交通工程的建设 是分析该题的关键。按照上题的时间步骤逐一解释原因即可,植被破坏 (栖息地减小 ) 修建道路 , 栖息地被割断 (碎片化 ) 停止采伐天然林,面积扩大。该题关键结合材料寻找关键信息。 模拟题组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

7、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 图文资料 ,完成 56 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 )及产生的影响。 5.图中所示地区19362018 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平均海拔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答案 5.D6.D 解析 第 5 题,从图示信息看,2018 年与 1936年相比 ,绝大部分冰川融化,说明全球气温升高,

8、则年蒸发量 变大 ,A 项错 ;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 ,B 项错 ;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 生物种类减少 ,C 项错 ;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 ,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 候,降水较少 ,冰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 项对。第 6 题,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 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 (2018 陕西西安长安区十六模)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 变

9、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1 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 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 78 题。 7.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B.秋季C.夏季D.冬季 8.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树干脱皮 ,抑制水分蒸发根系枯萎 ,减少地下水吸收 气孔收缩 ,削弱蒸腾耗水干旱后期 ,树木大量落叶 A.B.C.D. 答案 7.C8.D 解析 第 7 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比较可知,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 天大于雨天 ,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气温高,光

10、照强 ,植物的生长速度快,影响输 送较快 ,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据此选C 项。第 8 题,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气孔 收缩 ,减少蒸腾作用,削弱蒸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通过大量落叶,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 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旱的特征,错误 ;植被耐旱 ,根系应该发达,错误。 (2018 天津和平区一模)斑点湖 (49 N,120 W)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山间盆地,每年 69月 ,这里会 形成诸多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浅池,这些小水坑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黄、绿、蓝等颜色,斑点湖由此得 名。斑点湖的湖水和泥浆具有医疗功效,当地印第安土著用它们来治疗一些疾病。

11、下图为斑点湖的 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910 题。 9.斑点湖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 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活动频繁 B.夏季高温干燥,蒸发作用旺盛 C.地势比较低洼,大量雨水汇集 D.岩溶地貌广布,流水侵蚀强烈 10.斑点湖的小水坑呈现出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生物品种多样叶绿素含量不同 B.湖底高低起伏使湖中水体温度不同 C.湖水对阳光反射和吸收作用有差异 D.湖中矿物质种类多样且含量有差异 答案 9.B10.D 解析 第 9 题,斑点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山间盆地,形成诸多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浅池,湖泊是浅 池,火山活动形成的湖泊应较深,推测该地区地壳运动较弱,火山

12、活动少 ,A 项错误。白色镶边应是盐分, 判断夏季高温干燥,蒸发作用旺盛,B 项正确。小水坑,地势比较低洼,雨水汇集少 ,C 项错误。山间盆地, 降水少 ,流水侵蚀弱 ,D 项错误。第10 题,斑点湖的小水坑呈现出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主要原因是湖 中矿物质种类多样且含量有差异,水分蒸发 ,盐分在水边结晶形成,D 项对。湖水盐分含量高,没有湖底 生物 ,A 项错。湖中水体温度差异,湖水对阳光反射和吸收作用差异,不是颜色多样的原因,B、C 两项 错。 (2018 浙江湖州期末)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往往生长于海边长期受潮水淹没的滩地;潮沟 是水运动过程中塑造的地貌形态。下图为江苏某沿海199

13、22012 年的互花米草和潮沟变化示意 图。据此 ,完成 1112 题。 11.互花米草的生理特征是() A.根系浅B.耐盐碱 C.植株匍匐D.耐干旱 12.潮沟的变化反映出() A.地壳抬升B.海水位抬高 C.盐碱化加剧D.海水沉积加强 答案 11.B12.D 解析 第 11 题,根据材料 ,互花米草生长于海边长期受潮水淹没的滩地,可以判断其生理特征是耐盐 碱,B 项对。不怕潮水冲击,说明根系较深 ,A 项错。可以在海水中生存,植株叶子纤长 ,C 项错。在海水 中生存 ,不能体现耐干旱特点,D 项错。第12 题,潮沟的变化是随着互花米草的发展,潮沟数量越来越 少,反映出海水沉积加强,一些潮沟

14、被泥沙淤积消失,D 项对。不能体现出地壳抬升现象,A 项错。海水 位抬高 ,滩地会被淹没 ,B 项错。位于海边滩地,盐碱化不会加剧,C 项错。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哈德孙湾 ,平均深度约100米 ,最大深度274 米,大致呈东北深、西南浅的分布趋势。海冰密集度, 是指海域中某一时刻的海冰覆盖比例。哈德孙湾年平均海冰密集度北部地区是58.01%,到詹姆斯湾 缩小到 45.17%。1960 年后 ,哈德孙湾夏季海冰密集度整体为减小趋势,而研究表明哈得孙湾58 月 的海冰密集度与我国华北夏季降水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 (1)分析哈德孙湾的詹姆斯湾海冰密度最小的原因。 (2)从大气环流角

15、度简单解释哈德孙湾海冰密集度变化趋势对我国华北气候的影响。 (3)对比温哥华和温尼伯气候差异,并分析成因。 答案 (1)纬度较低 ;海域狭长 ,受大陆影响大,夏季陆地吸收的热量有助于海冰的融化;哈德孙湾海域封 闭,詹姆斯湾又位于南部,受北部来的寒流影响较小。 (2)哈德孙湾夏季海冰密集度整体减小,影响我国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位置偏西,亚洲夏季风 较强 ,利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部的东南气流将海洋水汽输送到华北地区,致使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增多, 气温下降 ,大陆性减弱。 (3)温哥华气温较高,最低气温大于0 ,气温年较差较小。原因:位于沿海 ,受海洋性影响和沿岸 暖流影响。温哥华年降水量大,冬季降水

16、多于夏季。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过渡地带,夏 季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 ;冬季西风影响大,降水较多。沿岸暖流,增温增湿效果显著。沿海山地 迎风坡 ,水汽充足 ,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温尼伯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寒冷。原因:地处北美大陆内部,大陆性强 ;地形平坦 ,冬季北方冷气团 更易南下影响 ,冬季气温更低。温尼伯降水较少,且集中分布在夏季。原因:地处内陆 ,且处于西风安 第斯山等山脉背风坡;冬季受北美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夏季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易进入地势开阔的内陆, 从海洋带来水汽较多。 解析 第(1)题,海冰密度最小,说明水温高。从纬度位置、海陆因素、洋流影响等方向分析原因。第(2) 题,根据材料提示可知哈德孙湾夏季海冰密集度整体为减小趋势,则我国降水增加。结合我国降水的 主要来源分析引起降水增加的天气系统变化。第(3)题,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