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练习:2.2.2大气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87084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练习:2.2.2大气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练习:2.2.2大气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练习:2.2.2大气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修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时大气的运动 课后篇巩固探究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完成第12 题。 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面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2.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 市区比郊区气温高郊区比市区气温高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近地面气压市 区比郊区低 A.B.C.D. 解析 :第 1 题,气温高 ,空气膨胀上升;气温低 ,空气收缩下沉,故 D 项错误。白天陆地增温快,空气 上升 ,形成低压 ,海洋增温慢 ,空气下沉 ,形成高压 ,故 A 项错误。受 “ 热岛效应 ” 影响 ,近地面风一般 由郊区吹向市区,故 C 项错误。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冷空气

2、沿坡面流向谷底形成山风,而山谷中 的空气被迫上升,故 B 项正确。第2 题 ,市区人口密集 ,生产、生活及交通排放大量的人为热,形 成“ 热岛 ” ,气流上升 ,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比市区气温低,气流下沉 ,形成高压 ,气流由郊区流向市 区。 答案 :1.B2.B 相传 ,天灯 (孔明灯 )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 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 : 百帕 )图。据此完成第34 题。 图甲 图乙 3.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4.在图乙中 a、b、c、 d 四

3、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 A.a 地、 b 地B.b 地、 c 地 C.b 地、 d 地D.a 地、 c 地 解析 :第 3 题,孔明灯底部点火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 第 4 题,b 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在 b 地会上升得最高;而 d 地等压线最 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在 d 地会飞得最远。 答案 :3.B4.C 图示意北半球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 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 56 题。 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气压低于地

4、B.地气压高于地 C.地气压低于地D.地气压高于地 6.下列关于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的风向为东南风B.a 的风向为西北风 C.c 的风向为西南风D.c 的风向为东北风 解析 :第 5 题,读图 可知 ,甲地气压高于乙地,则地气压高于 地,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则 地气压高于 地。第 6 题,a的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答案 :5.B6.B 导学号58734047下图示意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逐时热岛强度变化。读图 ,完成第 78 题。 7.甲、乙、丙、丁四条曲线,表示冬季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8.北京市夜间热岛强度大的可能原因有()

5、 市区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夜间大气对流弱,不利于市区散热市区大气污染较严重,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建筑物既高又密,不利于市区散热 A.B. C.D. 解析 :第 7 题,受天气 (冬季多逆温 ,不利于市区散热)、 供暖等因素的影响,冬季市区与郊区的温度 差最大 ,热岛强度最大。 第 8 题,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并无昼夜变化,对市区热量扩散的影响程度 在白天和夜间是相同的,因而其不是北京市夜间热岛强度大的原因。 答案 :7.D8.A 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第 910 题。 9.关于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北半球的高压中心B.为北半球的低压中心 C.为南半球的低压中心

6、D.为南半球的高压中心 10.关于 A、B 两地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A 地吹西北风 ,风力大于 B 地 B.A 地吹东南风 ,风力大于B 地 C.A 地吹东北风 ,风力小于B 地 D.A 地吹西南风 ,风力小于 B 地 解析 :第 9 题,根据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 此可以判断出风向向左偏,甲地位于南半球。第10 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画出 A 地水 平气压梯度力,并向左偏转可知该地吹东南风。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 力大 ,风力大。 答案 :9.D10.B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完成第 111

7、2 题。 11.图中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B.C.D. 12.图中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B.C.D. 解析 :第 11 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右偏,而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方向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 正确。第12 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 密集的地方 ,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 ;图中 处等压线最密集。 答案 :11.C12.C 导学号58734048(2016 江苏高考 )2016 年 1 月 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第13 题。 13.此时我国 ()

8、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解析 :此时 ,A 选项描述过于绝对,且与等压线图不符,应该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寒潮来袭 ,对于北方原来较为寒冷干燥的地区,不一定能形成降水,所以 B 项错误 ;三亚等压线明 显比昆明稀疏,风力较小 ,所以 C 项错误 ;上海、北京两地等压线方向基本相同,气压梯度力方向 也基本相同 ,所以风向基本相同,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4.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 四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 :运用等压线图上任意点风向判断方法可知,

9、A 点吹东南风 ,B 点吹偏西风 ,C 点吹偏南风 ,D 点吹西南风。 答案 :A 15.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 ,在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2)分析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解析 :第(1)题,白天海洋增温慢,为冷源 ,气流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 ,风由海洋吹向 陆地 ,高空则由陆地吹向海洋。夜晚反之。第(2)题,海陆风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 较差较小。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在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和夜晚海洋增温和降温的速度都小 于陆地。 答案 :(1)画图略 (白天为顺时针 ,夜间为逆时针)。 (2)白天来自海洋

10、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 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 小。 16.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 米、 1 米和 1 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 置一个电炉 (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 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 )。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 片 A、B 的偏动情况 ,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 A 向(填“ 左 ” 或“ 右” )偏,纸片 B 向(填“ 左” 或“ 右

11、” )偏。试根据纸片A、B 的偏动情况 ,解释这一现象。 (2)在下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和高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 动方向。 (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过程 :热量差 同一水平面上的 大气。 (4)本实验验证了什么地理原理?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该地理原理,请你列举一个生活实例并作出合理解释。 解析 :第(1)题,电炉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 ;冰块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 ;下部气流由冰块流向电炉 附近 ,而上部由电炉上空流向冰块上空。故纸片A 向右偏 ,纸片 B 向左偏。第 (2)题,根据上部和 下部气温和气压状况画出即可。第(3)题,受热不均导致热量差,使得大气产生了垂直或水平运 动。第 (4)题,本实验验证的是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第(5)题,考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引导 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思考。 答案 :(1)右左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 气压 ;冰块处较冷 ,空气冷却下沉 ,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 明显的差异 ,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 向右偏动 ,纸片 B 向左偏动。 (答案合理即 可) (2)如下图所示。 (3)大气上升或下降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4)热力环流。 (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