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Word版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87082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Word版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Word版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Word版含解析修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卷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时间 :5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 A.日方中方睨 , 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 , 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2. 一直以来 , 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 生长过程不 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 成为未成熟

2、的细胞, 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 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 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 使之造福人类只有认识规律, 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 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B.C.D. 3.(2018 山西运城模拟)3 月 23 日是世界气象日,2018 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 即 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 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 进步 , 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 系统 , 让气象业务、

3、服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都充满智慧。但由于受天气数据、计算能力等 条件的限制 , 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随 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 其哲学依据是 ( ) 科学技术让人们完全掌握了大气运动的规律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 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大气运动尽管复杂, 但 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A.B.C.D. 4.(2018 湖南衡阳二模) 诗人艾青的自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怀, 并非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 恰恰是随着每个人的

4、出生早早便扎根 在乡愁里 ,凝结在故土的草木中。诗人艾青的自问体现了( )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乡愁 取决于诗人的感悟和情感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实践 A.B.C.D. 5.(2018 天津河北二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不少“关键词”, 展示 了新理念、新观点, 给予了重大时代课题明确的回答, 在理论上拓展了新境界, 在实践上作出 了新部署。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真理是标志着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渐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C

5、.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D.认识具有上升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6.(2017 江苏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 科学家们设想 , 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 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 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 并于 2016 年 8 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 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7.(2018 河北石家庄一模)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以读懂人脑的人

6、工智能技术。在实验中, 志 愿者一边看图一边接受大脑核磁共振, 然后由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析, 系统不仅能清晰地还 原出志愿者看到的图像, 而且还能还原志愿者想象的图像。可见, 人工智能 ( ) 借助人脑具有了直接现实性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延伸了人 的认识器官可将人脑反映事物的过程显现出来 A.B.C.D. 8.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 开。”对这句千古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 并不是写真的梨花开的情景, 这里强调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形式 是主观的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 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

7、在人脑中的正 确反映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 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雪景在 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 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B.C.D. 9.(2018 天津红桥质检 )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 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 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 在我们的斗争中, 证明了是对的”这启示我 们( ) A.真理都有相对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B.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 必须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C.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 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任何认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10. 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诺

8、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查得费曼率先提出利用微型机器人 治病的设想。比如在人血中放入纳米巡航工具, 它能自动寻找沉积于静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 并将其一一分解。如今, 科学家根据分子病理学原理研制出各式可进入人体微观世界行走的 纳米机器人 , 应用于临床医学, 以维护人体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等。纳米机器人在医学研究领 域由设想到应用佐证了( ) 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 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世 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 却不如人类的情感 丰富细腻随着科技进步, 人工智能可主导微观等领域的研究 A.B. C.D. 11.(2018 河北

9、衡水中学八模)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 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 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 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 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 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 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 为 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 的“生物制造”奠定了分子基础。这说明( ) 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被推翻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 程中获得发展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 人类对

10、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设计和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A.B. C.D. 12.(2018 北京四中模拟) 欧洲航天局借助“盖亚”空间探测器, 对银河系超过10 亿颗恒星 进行高精准度“扫描” , 科学家将“盖亚”探测器提供的恒星数据与欧洲航天局20 世纪 90 年代发布的“依巴谷星表”和“第谷2 星表”相结合 , 对它们共同显示的200 万颗恒星进行 深入分析 ,测算出这些恒星之间的距离。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 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认识对象的具体形态的复杂 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无限性科学探索在不断超越历史条件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

11、身从而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层次 A.B. C.D. 二、非选择题 ( 共两小题 , 共 40 分) 13.(2018 辽宁名校联考)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工匠精神, 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 追求完美和极致, 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 持和追求 ,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中国制造2025, 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当前, 我国 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着巨大压力, 在此形势下 , 需要呼唤极致的 工匠精神回归。 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加入了“突破”和“创新”的元 素, 新工匠精神不再一味地强调一丝不苟, 慢工出细活 , 而是

12、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强调创造而非制造。 历史证明 , 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不能取代 劳动者的双手 , 中国梦的实现仍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必将助推“中国制造”。 结合材料 ,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如何利用工匠精神助推“中国制造”。(20 分) 14.(2018 四川资阳二诊)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 坚持厉行法治 ,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支持人大、政 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改进党的

13、领导方式和执政方 式,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 十八大以来 , 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 进行艰辛 的理论探索 , 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 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21 世纪中 国的马克思主义, 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 , 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结合材料 ,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

14、真理的知识, 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和形成 过程。 (20 分) 单元质检卷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C 苏东坡的观点是说从事物变化的一面来看, 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 而从事物不 变的一面来看 , 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 项 正确且符合题意,A 、 B两项都是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与题意不符。 D项体现了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 , 也不符合题意。 2.B 题干材料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符合题意 ;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 律, 但不能改变规律, 错误 ; 在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

15、成功的前提 , 符合题意 , 是错误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C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科学技术还没有让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不选 ;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背后有其规律的必然性,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 性转化的观点错误, 不选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气象预报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 预报 , 正确 ; 大气运动尽管复杂, 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正确。 4.C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不选 , 题中没有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中“取决于”表述 错误。爱国主义情怀恰恰是随着每个

16、人的出生早早便扎根在乡愁里, 凝结在故土的草木中, 这说明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实践, 符合题意。 5.D A 项错误 , 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B 项错误 , 认识有正误之分, 正 确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渐接近真理的上升;C 项错误 , 错在“相互依赖” , 认识离不开实践, 依赖实践 ; 在理论上拓展了新境界说明认识不断变化发展, 认识具有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永无 止境的过程 , 故 D项符合题意。 6.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作用,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量子纠缠”原理指 导科研 , 成功发射了通信卫星, 可见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故答案为 D项。A、B两项材料未 体现。 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故排除。 7.D 人工智能系统不仅能清晰地还原出志愿者看到的图像, 而且还能还原志愿者想象的图 像。可见 , 人工智能进一步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可将人脑反映事物的过程显现出来, 符 合题意 ; 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说法错误 ; 人工智能是对人脑的模拟, 它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