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吐血推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87109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吐血推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吐血推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吐血推荐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论述题一、论述题 .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意义。 .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意义。 答 :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 高教育的针对性。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 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 人格和 社会特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二、二、有助 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1、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 生的学习心理、 把握教学规律, 提高有效教 学能力、提高其评价、反思。三、三、有助于把 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四、四、有助 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 促进大学生心 理健康。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2、高 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 康问题 ; 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 健和治疗手段。 2、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2、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 : 大学生思维结构的变化能体现他们的思 维发展特点,具体如下: 一、 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 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二、 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 创造性思维 也在迅速发展。 根据思维要解决问题的性质的不同, 可以把 思维活动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 规性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 决、 但对解决者来说是新颖的问题。 创造性 思维要解决的问题, 是人类尚未解决并且具 有巨大社会价值的问题。 三、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 形成了对 思维的元认知。 3.论述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与教育。论述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与教育。 答:答:一大学生的能力差异 大学生的能力 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 水平上:1.能力的类型差异。 (1)模仿能力 与创造能力的划分。 (2)认知能力、操作能 力和社交能力的划分。 (3) 一般能力和特殊 能力的划分。2.能力的水平差异。 (1)大学 生智力水平的学科差异。 (2) 大学生智力水 平的性别差异。 二大学生的能力差异的教育含义 1.针对大学生的能力类型的差异,全面培养 大学生的能力。2.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 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人施教。 4、结合实际说明

4、教师应具有怎样的一般教 学能力。 、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应具有怎样的一般教 学能力。 答 : 一般教学能力,是指在所有教学活动中 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三种 : 教学 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一、教学监控能力一、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全过程中把教学 自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 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 节的活动方式。 二、教学认知能力二、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 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特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 判断能力。主要表现在 : 分析掌握教学大纲 的能力、 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 力、 对学生的学习准

5、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 能力 三、教学操作能力三、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目标 的过程中, 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操作 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 言语表达能力所能 力、 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课堂组织 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科研能力 5.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大学 生的学习迁移? 5.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大学 生的学习迁移? (1)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 (1)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 相同要素说 认为, 根据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是因为两个 学习中存在共同或成分,那么,知识之间、 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和相同的原理就是产 生迁移的重要条件, 除此之外,

6、还应该注意 学习情境与日后情境的相似性。 (2)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2)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为了促进原 理或规则的教学,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 总结出原理, 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 原理,培养和提高其概括能力。 (3)让学生学会学习 (3)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地学习经验可 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从而对以后的学习 产生积极的影响。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 既要 注意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 又要培养学生积 极动脑的能力, 养成其对问题认真分析的态 度,防止定势干扰。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6.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6.大

7、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 教学过程中多提供的学习材料、 条件, 能够 使学生产生疑问, 渴望从事活动, 经过一定 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 学习上的动机 (4)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 样性 (5)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6)训练学生形成积极地归因方式。 7.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7.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 (1)动机激发策略 (1)动机激发策略 陈述性知识首先是学 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 然后进行 主动的建构并生成意义的学习。 首先充分利 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

8、用 ; 其次,要及时修正 学生的动机归因 ; 再次,使新知识和预知同 时呈现 ;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给学生产生 动机的机会。 (2)注意选择策略 (2)注意选择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 以采用以下方法 : 在教科书中采用符号标志 技术;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的呈现方 式;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 (3)复述策略 (3)复述策略 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 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教师在传授新知 识时, 让学生复述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 有 利于新旧知识联系的建立, 即激活学生原有 知识经验。 (4)意义构建策略 (4)意义构建策略 这类策略主要包括精 加工、 设计组织者、 鼓励猜测和及时反馈等 多种

9、形式。 帮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对新知 识产生适当理解的各种措施。 (5)认知结构优化策略 (5)认知结构优化策略 该策略是促进学 生发现不同新旧知识之间在意义上的多种 联系并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措施。 8 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 的创造性。 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 的创造性。 答: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渠道, 个体创造性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 归纳起 来主要包括认知、 动力、 人格特征和环境四 个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 施。 (一一)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 创造性的培养 离不开有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创造的基本技 法和自我管理技巧。 帮助学生

10、获取有关领域 的知识;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培养科学实 验能力;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 (二二)激发创造性动机激发创造性动机 教师可以从以下三 方面入手:(1)确立目标和意图。 (2)激 发好奇心和探索欲。 (3)鼓励自我竞争。 (三三)塑造创造性人格塑造创造性人格 培养创造性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 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勇于吃苦、 乐于思考、 坚毅顽强的品质。 具体做法 : (1) 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 (2) 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5)确立创造的 信念。 (四四)创设创造性环境创设创造性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创

11、造性发展的 外部条件。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2) 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 (3) 开展高水平的 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 (4) 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9.大学生如何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大学生如何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答 : 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上,我们只有 做一名教育工作的促进者, 才能逐渐提高学 校德育的效能, 提升大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学习。)学习。学 习是培养、 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大学 生道德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 一是感性 知识, 主要来自社会实践等 ; 二是理性知识, 主要来自课

12、堂教育和伦理书籍等。通过学 习, 它们可使学生了解关于道德的知识。(2) 立志。 ) 立志。 立志就是树立愿望, 是树立做一个合 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愿望, 立志就是陶冶道德 情感的修养方法。 (3)躬行。)躬行。躬行就是按照 道德规范做事, 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 动, 通过躬行才能落实品德修养。 躬行有两 种表现形式 : 一是在自己与他人共处、有人 监督的情况下按照道德规范做事 ; 二是在自 己独处、 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按照道德归 法做事。后者是最重要的躬行方式。 (4)自 省。 )自 省。 自省即反省,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 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察, 通过自省, 学生才 能了解自己的道德

13、认识、 道德感情、 道德意 志的实际情况,以便为自己的修养形成依 据,从而有的放矢地去恶从善、改过自新, 达到自我认识、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的目的。 10.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对策 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对策。 答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 人的生活、 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 也关系到 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未来的发展, 因 此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为促进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 教育。 开展宣传活动,

14、 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 观念 ;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 题讲座 ; 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 服务 ;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 识 ; 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 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二)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各种心理现象,积极的,消极的,正常的、 异常的, 都发生在大学生自己身上, 大学生 要搞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做到:(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建立合理 的生活秩序。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二、选择判断题二、选择判断题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作 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

15、为, 既包括人 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 但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 2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冯特(W.Wundt) 在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 工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 作, 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他是因此 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之父” 。 3.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作 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4.1913 年1913 年,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华生 (J.Watson) , 发表了一篇题为 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 理 学 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 理 学 的 论 文 , 宣 告 了 行 为 主 义行 为 主 义

16、 (behaviorism)的诞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 义 古典行为主 义。 5.行为主义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 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 (B.F.Skinner) , 由于他不否 认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发展了行为主 义,所以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 6.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 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学派以皮 亚杰为代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 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 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构成发展的基 本过程是同化、 顺应和平衡。 皮亚杰认为个 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感知运 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 运算阶段。 7.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第一阶段:二元 论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 种形式来进行推理, 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 非此即彼的。第二阶段 : 相对性阶段。此阶 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能 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 接受各种不 同的观点。第三阶段 : 约定性阶段。在约定 性阶段,个体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