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气预报业务规范

ahu****ng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668.35KB
约46页
文档ID:148028247
天气预报业务规范_第1页
1/46

二七年十月,天气预报业务有关规定,,一、天气预报业务有关规定主要内容,1,,,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2,,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3,4,5,,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一、天气预报业务有关规定主要内容,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试行),,沙尘天气预警业务服务暂行规定(修订),,城镇天气预报传输规定,7,,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暂行规定,8,9,10,,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1.精细天气预报的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拉动、积极行动的原则 坚持客观预报、主观能动的原则 坚持强化指导、精细定量的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稳步发展的原则,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2.精细天气预报的内涵 “精”是指天气预报要精确,准确率要高,是开展精细天气预报的前提和条件 “细”是指气象要素和气象及相关灾害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以及强度、量级的细化程度,是精细天气预报的核心和关键 精细天气预报对常规气象要素预报而言,就是制作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内所有需要地点的预报 精细天气预报对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而言,就是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和临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3.精细天气预报制作 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报项目11项、预报空间分辨率 、预报时间分辨率(024、2448、4872小时预报,不同预报的时间间隔不同,12、24小时为共有间隔) 、预报制作(每天早晨、下午制作和发布2次 )和发布时次(08、20 ) 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规定种类为22类、临近预报(02小时)、短时预报(0-6小时 )、短期预报(0-72小时 ),对预报制作和发布时次、预报内容、预报形式(文本、图表)有明确规定,但其预报内容要求相同:明确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影响区域和时间等,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临近预报的具体规定 预计有灾害性天气即将发生时,随时制作和发布,每小时更新一次;当天气系统变化或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随时更新 灾害性天气警报 短时预报的具体规定 在当地强对流天气易发期及汛期,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制作和发布3次,时次为06、12、18时(地方时)。

灾害性天气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 短期预报的具体规定 每天2次,时次为08、20时 灾害性天气落区及与气象相关灾害预报,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4.精细天气预报发布 可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发布 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应通过插播的方式及时播出 气象及相关灾害预警信息必须在告知公众之前报告政府和有关部门,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5.精细天气预报检验 各项预报、警报产品都要进行质量检验 预报检验工作要每天实时进行 常规预报检验:对常规要素预报中的降水等级预报检验TS评分、漏报率和空报率;对降水量预报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对温度预报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预报准确率 气象灾害预报检验:对各类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检验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以及提前发布正确预报警报的时间(精确到分钟) 检验依据: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包括自动气象站、雨量站);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灾情调查资料作为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检验(包括空报和漏报) 本规范2006年7月1日起试行,三、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1.总则 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只有热带气旋和大风降温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预报用语的组成:预报名称、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天气过程或系统影响区域、出现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防御提示等 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种类:热带气旋、暴雨、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高火险、城市高火险等17类 规定的预报时效一般是指最长预报时效,三、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2.等级用语 热带气旋预报 消息、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预警信号 暴雨预报 暴雨预报、暴雨警报、暴雨预警信号 高温预报 高温预报、高温警报、高温预警信号 寒潮预报 大风降温消息、寒潮预报、寒潮警报、强寒潮警报、寒潮预警信号 大雾预报 大雾预报、大雾警报、大雾预警信号 雷雨大风预报 雷雨大风预报、雷雨大风警报、雷雨大风预警信号,三、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大风(除台风、雷雨大风外)预报 大风预报、大风警报、大风预警信号 沙尘暴预报 沙尘天气预报、沙尘暴警报、沙尘暴预警信号 冰雹预报 冰雹预报、冰雹警报和冰雹预警信号 雪灾预报 雪灾预报、雪灾警报和雪灾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报 道路结冰预报、道路结冰警报和道路结冰预警信号,三、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霜冻预报 霜冻预报、霜冻警报 灰霾预报 灰霾预报、灰霾警报 城市内涝预报 城市内涝预报、城市内涝警报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地质灾害气象警报 森林(草原)高火险预报 森林(草原)高火险预报、森林(草原)高火险警报 城市高火险预报 城市高火险预报、城市高火险警报,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1.定义:短时预报是指未来0-1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2.重点:监测和预警台风、暴雨、飑线、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下击暴流、雪暴等9种灾害性天气 3.业务分工:各级气象台站分别负责发布本台站所在的行政区域的灾害性天气短时和临近预报 省(区、市)气象台负责制作、分发本省(区、市)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指导产品 S波段和C波段天气雷达站所在地的气象台负责灾害性天气监测和加工制作规定的责任区内监测、临近预报产品,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责任区的概念 责任区专指气象部门内部天气雷达监测、预警产品加工的责任区,不是对外发布预报的责任区,包括责任区和次责任区 责任区:临近预报的责任区为天气雷达可探测区域一般是在雷达扫描半径200KM范围内地形遮挡角较小的区域,或在雷达3公里等高度射束图的有效探测范围内 次责任区:指天气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边缘区域 责任区和次责任区由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划分,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4.值班制度 全天时连续立体扫描观测(当地强对流天气易发和汛期观测时段 ) 根据需要观测(非当地强对流天气易发和汛期观测时段) 5. 值班职责 必须连续分析天气雷达信息,严密监视重要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当监测到或判断规定所列天气时,必须立即向省(区、市)气象台和责任区内及下游气象台站报告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信息,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联防工作,及时开展短时、临近气象服务,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6.预报制作和发布 预报时次及发布时间 在当地强对流天气易发及汛期 省(区、市)气象台每天3次(06、12、18时,当地时)定时发布本省(区、市)06小时短时指导预报,每次预报发布的时间在正点后5分钟内。

省和省以下各级气象台站应当每天3次(06、12、18时,当地时)制作0-6小时短时预报 当预报本行政区将有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必须按规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 预报用语 XX警报、XX紧急警报,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6.预报制作和发布 预报内容 台风、暴雨、飑线、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下击暴流、雪暴等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落区、移动方向、可能的影响等 预报形式 文本方式:短时和临近预报综合结论 图表方式:灾害性天气的标识和量级预报等值线图 7.服务方式与对象 按属地原则,负责所在的行政区域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 当地党政领导、有关部门、专业服务部门、社会公众,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8.联防规定 责任单位 省内联防由省(区、市)气象台牵头 省际联防,各天气雷达站之间相互提出联防要求,实施天气雷达联防工作 联防时间 所有天气雷达,除雷达检修期外,全年均处于联防状态,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8.联防规定(2) 联防条件(7条) 出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 预计本责任区内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规定所列天气 预计别的责任区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规定所列天气 本站周围出现强降水,已影响天气雷达探测能力 本站天气雷达故障,并且预计可能出现较复杂的天气 发现次责任区内出现强度35dBZ以上的单体回波,且具有明显的人字形结构、“V”型结构、穹隆结构或呈指状、涡旋状、环状、钩状等 发现水平尺度大于100km,回波强度大于20dBZ的带状回波,且发展旺盛 本台站所在的行政区域内已出现洪涝灾害,四、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9.预报检验 每天实时进行预报检验工作 所有预报项目均计算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 评定标准:指导预报评分方案 本规范自2004年7月起试行,四、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1.检验的区域范围 预报责任区内的所有预报地点和预报区域 2.检验内容 降水预报 (降水分级检验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 、晴雨(雪)检验 )、温度预报(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误差 )、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 (冰雹、雷暴 等11类23项 ),四、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3.检验方法 降水预报(单站、区域) 降水分级检验和累加降水量级检验 :TS评分 、技巧评分、漏报率、空报率 晴雨(雪)检验 :预报正确率、技巧评分 温度预报(单站、区域) 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预报正确率 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 TS评分 、漏报率、空报率,四、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4.检验时段 统一评定气象台站每天发布的公众预报和指导预报 降水预报 降水分级检验:0-12、12-24、0-24、24-48、48-72、72-96、96-120、120-144、144-168小时预报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和晴雨(雪)检验:0-24、24-48、48-72、72-96、96-120、120-144、144-168小时预报,四、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4.检验时段(2) 温度预报 0-24、24-48、48-72、72-96、96-120、120-144、144-168小时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和72小时之内定时温度预报。

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 0-12、12-24、0-24、24-48、48-72小时预报 检验依据: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包括自动气象站、雨量站);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灾情调查资料作为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检验(包括空报和漏报),六、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1.预报种类 国家规定:冰雹、雷暴、大雪、暴雪、雾、浓雾、强浓雾、冻雨、霜冻、地质气象灾害(大于3级)、大雨、暴雨、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风向、风速)、高温、强降温、森林草场火险等级(大于3级)等18种 自行确定:根据服务的需要可增加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如冰冻、连阴雨、干热风等),六、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2.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标准 高温:指某站日最高温度达到37或以上的温度,分为两个级别,37或以上和40或以上 雾:指水平能见度在1000500(含)米的雾 浓雾:指水平能见度在50050(含)米的雾 强浓雾:指水平能见度在50米内的雾 强降温:指在每年9月1日到下一年4月30日期间,24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8或以上 其它标准参照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规定,六、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3.预报项目和预报时效 12小时和1224小时预报项目:冰雹、雷暴、大雪、暴雪、雾、浓雾、强浓雾、冻雨、霜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