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7953524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参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绪论】1.】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列举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列举说 明。明。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 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 验的科学总结,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

2、造 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 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2.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看当前我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看当前我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创新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而这恰好是我国创新发展所需要的。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 的先导。 (3)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创新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机遇。 (4)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辩证关系,只有将理论和具体实际相

3、结合,才能更好地创新。理论与实践创 新有重要意义,因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而且创新是让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一章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为什么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什么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为(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 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

4、规律。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 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越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2.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与矛盾分析方法、辩证思维能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与矛盾分析方法、辩证思维能力。 (1)二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另 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

5、性也离不开同一性而存在。其次,矛盾 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 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它是观察和分析各 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它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有许多伟大的思 想都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重要意义。 (3)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 的能力。反映在逻辑上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发展、运动、变化把握它。辩 证思想通常包括个性

6、和共性、绝对与相对、事实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全局和局部、具体与 抽象、量变与质变等辩证法。 3.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444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 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 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第二章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认识(理论)与实

7、践的辩证关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认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 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 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都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是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有效 的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的认识 世界

8、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然而,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二者统一 的基础是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2.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分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理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分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理 论与实践的统一。论与实践的统一。 (1)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必须以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二者 辩证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 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

9、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 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 进的。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过程。中国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指导、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坚持这些真理, 来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名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将其证实、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的根本要求,体现了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代中国,将一切从实际出发、让党的全部理

10、论和实践符合实际 作为目标,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章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性(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性(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109109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时社会意识内 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 践为基础的不断

11、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既依赖于社 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 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和不平衡性。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 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 革的基础。其次,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2、为什么说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2、、为什么说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为(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 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 更替和发展。 3 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分析中国大数据战略实施的意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分析中国大数据战略实施的意 义与作用。义与作用。 (1)因为科学技术

13、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 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 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 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 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最后,促 进

14、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 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3)当今时代,数据资源正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 本要素,数据能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大数据标志着人类社会信息时代经由知识时代快速向智能时 代迈进,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实力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大数据战略实施有助于引领生活新变化、 孕育发展新思路、开辟国家治理新路径、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4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具体分析中国当前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具体分析

15、中国当前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1)作用:它是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 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被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就 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2)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 步。 (3)供给侧改革,全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 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

16、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就是市场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 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意味着所有产业要升级,把产品品质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主动吸引用 户购买。 供给侧改革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核心就是化解过剩产能, 恢复企业盈利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侧重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更侧重于增强企业长期发展活 力,更注重经济长期持续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新经济重点看好三个方向:一是服务型消费,二是智能制造 和大数据,三是泛资产管理。 5 5、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剖析当前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剖析当前存在的历史虚无主 义现象义现象 (1)因为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方法是一致的。在阶级社会中具体的考察社会历 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历史分析方法是从特定的历 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