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96838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2013高考历史一轮课时复习训练 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岳麓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7讲 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选择题1“他打破绝对静止的时空观,改变着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他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文中的“他”是指()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2011年广东广州南武中学高三月考)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每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A相对论 B.量子理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质量不变定律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是()A完全继承 B完全否

2、定C既否定又有发展 D没有任何关系4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A伽利略 B牛顿C爱因斯坦 D普朗克520世纪初,为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提出量子假说的科学家是()A普朗克 B牛顿C玻尔 D.爱因斯坦6“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上述材料是爱因斯坦对下列哪一重要物理学成就的评价?()A经典力学理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狭义相对论

3、D量子理论7(2011年广东肇庆二模文综)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8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种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为这种理想的实现提供直接支撑的是()A报纸 B电视 C电影 D互联网9下列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的表述,错误的

4、是()A促使多极格局形成 B推动了影视事业的发展C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10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A现代信息技术使战争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B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C现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11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2201

5、1年,随着日本近海发生强烈地震,“在地震中毁坏的日本核电站所产生的核辐射将到中国”、“食盐能防止核辐射”等不实消息在网上广为传播,短期内给不少地区居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这说明()A.垃圾信息在网上泛滥B.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严重C.信息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D.网络使社会动荡不安二、非选择题13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

6、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材料二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的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者战争意图的行为。”材料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

7、一及所学知识,“他”是怎样以“感情、思想和行动”来“增进人类利益”的?概括这位世纪人物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秀品质?(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并分别简要分析其原因。(3)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之处是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1)以上图片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方面的成果? (2)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何种特点? 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从产业革命的角度看有何影响? (3)读图三,结合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说明现代战争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科技成果在战争中的运用?

8、 (4)根据以上图片反映的科技成果,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谈谈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们带来哪些深刻影响?第十八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37讲现代科学革命及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1C解析: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可变性,打破了绝对静止的时空观,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次根本性变革。2A解析: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相对论中提出的时空是相对的,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3C解析: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了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4C解析:由“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

9、相互依赖”可知该理论为相对论,故C项正确。5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6D解析:奠定20世纪现代物理学基础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主要解决的是宏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问题,量子理论揭示的是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而题干中的分子、原子属于微观世界的物质,所以应排除C项而选择D项。A、B两项是17世纪牛顿的成果,应排除。7B解析:从题干中的“热和光”、“黑体辐射理论”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针对微观世界的,与此相关的是量子理论。8D9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A项表述明显错误,目前世界多极

10、格局还未形成。10C解析: “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体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注意其他三个选项说法本身是不正确的。11C解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图表一中国上网人数的迅速增加,说明了B项的变化;图表二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传统的信息传媒并没有被取代。12C解析:网络时代使信息传递更快,更广,从而造成材料中的现象。13(1)提出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推动人类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关注人类的进步与和平,“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优秀品质:不迷信权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11、;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原因: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3)共同之处: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14(1)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遗传工程技术。(2)特点:反映新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并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产生,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3)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而新的科技成果在战争中的使用将对战争的胜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大量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使得战争的破坏性越来越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越来越严重。(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发生重大变化。(可举例说明)8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