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95839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学案 6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教版必修2)【课标解读】1罗斯福新政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概括梳理】1背景: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内容(1)_(2)_(3)_(4)_,推行_(5)_3特点(实质):开创了_经济的新模式。4作用: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_,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_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_的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强化训练】

2、一、选择题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2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政策补偿其损失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D实行美之贬值,刺激出口3罗斯福新政中既

3、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4美国总统胡佛对其继任者实行的工业复兴法极为不满,称之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哪一法令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C采取了政府干预手段调节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6说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是指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了百姓最

4、低经济安全 缓解了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的程度 遏制了美国国内可能的法西斯势力A B C D7右图中的著名政治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份8.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缓和社会矛盾 B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复兴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计划性,逐步放弃市场体制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为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

5、、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请回答:(1)罗斯福就职总统时面对的是什么形势?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当时所持的态度是什么。(2)罗斯福在演说中强调纪律和“实现有效的领导”,表明罗斯福要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3)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推行新政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态度,有什么作用。

6、10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国家复兴管理总部 领救济的队伍请回答:(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制度”的命运?(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真题再现】1(2009年 广东历史 23题)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罗斯

7、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2(2009年 上海文综 12题)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3(2009年 重庆文综 23题)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

8、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4(2009年 江苏单科 18题)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增加就业机会 刺激消费需求 抑制物价上涨A B C D参考答案【概括梳理】胡佛 整顿银行及金融业 调整农业政策 复兴工业 实行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进行社会立法 国家干预 社会矛盾 法西斯 国家干预经济 【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解析】考查对全国工业复兴法目的、作用的全面认识。对工业的调整就是要促进经济正常运转。【答案】B2.【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注意和理解题干的“诚信”,结合我们所学知识

9、知道罗斯福对金融的整顿就在于恢复银行信誉,实际上考查了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具体内容和特点。【答案】C3.【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罗斯福新政中具体内容的作用。要抓住限定语“既”、“又”,从选项中可以看出两方面都要满足的措施是D项。【答案】D4.【解析】根据工业复兴法的内容和常理推断,胡佛主张自由主义政策,所以政府采取宏观调控调节工业生产在胡佛看来是法西斯行径。【答案】C5.【解析】要注意题干所说的机遇,那应该是良好的发展机会,是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经济危机和二战后为各国广泛采用。本题着重要把握新政对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经济危机和二战后为各国广泛

10、采用,是对世界最重要的影响。【答案】 C6.【解析】考查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依据具体措施对照,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答案】 A7.【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但并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本质,所以“旧秩序”是指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新应用”实指改变自由竞争为国家干预。【答案】 A8.【解析】A、B两项是新政的目的,应排除;D项中的“放弃”一词显然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调整,不可能放弃市场经济体制。【答案】 C二、非选择题9【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第

11、(1)问首先是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由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态度主要从材料中得出;第(2)问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可以看出要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第(3)问,对罗斯福新政来说,没有改变美国的民主制度,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因而在政治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作用由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答案】(1)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群众不满。可以看出他对摆脱危机很有信心。(2)表明他要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3)“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试图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摆脱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促使生产复苏,缓和了阶级矛盾。1

12、0【解析】本题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相结合,侧重于知识点的挖掘,重点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和图像并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图中可提炼的有效信息有罗斯福的头像、排得长长的等待救济的人群,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图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第(2)问结合第(1)问不难得出成功的回答是罗斯福新政,然后结合新政的内容分析其本质特征;第(3)问实际上是考查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产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答案】(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2)罗斯福新政,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

13、,缓和阶级矛盾。(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考真题再现】1.【解析】罗斯福上台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以说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罗斯福的批注把书本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的理念。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实际上是好召政府干预经济,说明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不赞成经济干预,但是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答案】C2.【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中的时间。在70多前应是20世纪30年代。那么,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是罗斯福新政。【答案】D3.【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答案】A 4.【解析】此题以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能够有能力进行消费,故都正确,和题干无关。【答案】B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