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85099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舟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执 教:晏 燕,2012年3月23日,2,中考复习:例谈标点符号,小标点,大人生,3,复习目标,1.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2.能辨识标点符号使用的易混点、易错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更好的服务于生活。,4,2011年中考试题,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试题回顾,C,5,应考策略: 一、明易混点,纠易错点。 二

2、、排除法和分析法。,6,(1)选择问句,问号放在句末。,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2)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密的,中间可用逗号)。,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3)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7,问号 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 倒装句,句号放在句末。 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没有疑问语气,句末不可用问号。,8,“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2)同一句话内一般不能

3、有两个冒号,下句中的冒号应该为逗号。,(1)“XX说”在中间,话在“XX说”前后,不能用冒号,用逗号。,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9,冒号 “XX说”在中间,话在“XX说”前后,不能用冒号,用逗号。 同一句话内一般不能有两个冒号。下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10,(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11,引号 如果

4、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成为作者自己说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要放在后引号之外。,12,.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开头,词典可也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1)并列的词语,至少先列举三个以上后,才可使用省略号。,(2)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13,省略号 并列的词语,至少先列举三个以上后,才可使用省略号。 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14,1.表概数时不用,表确数时必用。,1.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2.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2.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

5、用逗号,不用顿号。,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3.集合词语不用顿号。,15,顿号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集合词语不用顿号。,16,2010年中考试题,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了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

6、亲爱。”,实战演练,D,17,A.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感慨。,(2008年 江苏扬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18,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老师告诉我们: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E.和谐、和睦、和顺、和煦等-“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改正下列误用的标点符号,删掉,,,,,删掉,,,删掉,19,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