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780336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汇总:08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摘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备练评估测试高考语文评估精练分项解析逐一击破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一、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与孔子合称“孔孟”,尊称 “亚圣”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载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思想的一部著作。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

2、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孟子主要思想有: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不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春秋无义战”二、重点词句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 王无罪岁 (“无”通“毋”,不要)2、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头发花

3、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古今异义1、河内凶(凶,古义: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河:黄河)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更;今义:增加) 3、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4、数罟不入洿池(数,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6、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7、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这样做了,却;今义:表转折)8、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今义:孤家寡人)9、请以战喻古义(古义,请允许我;今义:请你)1

4、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义(则,古义:那么;今义:这)固定短语和句式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重点句子翻译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士兵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士兵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填然:拟声词,咚咚地。鼓:名作动,敲着战鼓。之:凑音节的助词。走,逃跑。或:有的。而后:然后。)2、不可,直不百步

5、耳,是亦走也。译:不行,(那些人)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直耳:只是罢了。是:这。是亦走也:判断句。)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可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胜:完。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不满。)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七十岁的人穿绸食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

6、下百姓归顺的君王,还不曾有过。(谨:形作动,认真从事。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然而:这样却。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译:(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只要)大王不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

7、都会来归顺了。(第一个“食”:吃,第二个“食”:食物。检:制止,约束。涂:通“途”。饿殍: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成。是何异于:这和相比,有什么不同。罪:归咎,归罪。斯:则,那么。)三、论证典范比喻说理:孟子善用比喻说理,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孟子就用战争作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气势充沛:文章多用排偶句式,如第5段中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8、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仁政王道: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行王道,施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

9、仪,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孟子的这些思想,今天可作一些合理的引申: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

10、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结构严谨:三个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行文的论证思路也堪称典范:(一)提出问题(是什么):梁惠王向孟子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二)分析问题(为什么):孟子给梁惠王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比喻说理: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三)解决问题(怎么办):提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行王道分论点

11、一:王道之始(三组排比)不违农时、不入洿池、以时入林 (养生丧死无憾)分论点二:王道之成(四组排偶)树之以桑、畜养猪狗、勿夺田时 (黎民不饥不寒)庠序之教、孝悌之义 (懂教化知礼义) 分论点三:王道之心(比喻对比)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对比“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残忍用“非我也,兵也”比喻“非我也,岁也”的荒唐4、 情景默写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数(c)罟(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两句否定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效果。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两句,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又用“谨庠(x

12、i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之义”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回答了梁惠王的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5、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看法。6、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o)而不知发。7、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设喻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9、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数(c

13、)罟(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10、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谨庠(xi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五、拓展研读1、你从寡人之于国也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请以“我心中的孟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思路点拨】1)从积极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我们可以结合有关的历史资料,对孟子思想、历史功绩和伟大人格进行高度评价。评价时要有理有据、材料翔实,感悟要深刻、独特,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2)可采用与孟子“对话”的形式,和孟子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要模拟出一个对话的场景,还

14、原历史背景,要有作者和人物间情感和思想的互动。只有这样,对话才能自然、生动有趣,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3)可以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思性或批判性的思考。在当今这样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开放的时代,要客观公正地品评历史上名人物,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物,注意原则与分寸,对一些比较深奥、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不可妄加评论!【参考观点】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负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

15、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辩论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辩论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