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温习试题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7716759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温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温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温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温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温习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试题(附答案北师大版) 总复习(一) 数与代数 二、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考点一:小数的计数单位 1、填空 (1)大于 0 而小于 1 的小数有()个。 (2)整数部分是3 的一位小数有()个。 2、0.2 和 0.20 的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解析:( 1)在 0 与 1 之间的小数,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所以有无数个。 (2)整数部分是3 的一为小数,它只有十分位,十分为上的 数可以是0,1,2,3,4,5,6,7,8,9 ,所以共有10 个。 (3)由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在小数的末尾 添上 0 或者去掉0,小数的

2、大小不变。但是0.2 的计数单位是0.1,表示有2 个 0.1,而 0.20 的计数单位是0.01,表示有20 个 0.01,因此, 0.2 和 0.20 表示的意义不同。 答案:( 1)无数(2)10 (3) 考点二:分数的意义 3、把 3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 段,每段占全长的() 。 A. B. C. 解析: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1”平均分成5 段,取其中的1 段。 答案: B 考点三:百分数的意义 4、判断 (1)一块布长27%米。 () (2) 米=27%米。 () 解析:( 1)一块布的长度是具体数据,27%不能表示具体的米数。 (2)米事一个具体的 数据,不能写成百分数

3、。 解答:( 1) (2) 考点四: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及数的大小比较 5、把 0.33, ,0.34,33.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解析:先把和 33.3%化成小数,再按照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把其中较大数依次 放在左侧,中间用“”连接。 答案: 0.34 33.3%0.33 考点五:比的应用 6、一段路甲走了时,乙走了时,甲、乙的速度比是多少? 解析:一段路的总路程可看作单位“1” ,则甲的速度1 = ,乙的速度是1 = ,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8 倍,这样化简就成了最 简整数比。 答案:甲、乙的速度比是27:20 相关练习 一、填空 1、

4、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kg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也可以表示把()平 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3、10 个 0.001 是() ,100 个 0.01 是() ,1000 个 10 是() 。 4、把一根4 米长的木棒锯成同样长的小段,六次锯完,每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 。 5、在 50%,0.56,0.5,0.55,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其次是() , () 和()的大小相等。 6、 =()60=0.4= = ()%. 7、在小数8.7 的末尾添上两个“ 0” ,表示把这两个数的计数单位由()改为() , 而小数

5、的()不变。 8、把 0.6:0.4 化成最简整数比为() 。 二、判断 1、0.50 元和 0, 5 元的价值相等,计数单位不相等。() 2、在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添上0 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在一次测验中,及格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不及格的学生就占全班人数的。 () 4、1 千克糖果,吃了一半,还剩50%千克糖果。() 5、一根木料平均锯成4 段,共用了1 分钟,每锯一次用分钟。 ( ) 6、把一壶水倒入3 个杯子,每个杯子中的水是1 壶水的。 () 三、选择 1、下面各数中, ()不能写成自然数。 A.3.0 B. C.0 D. 2、7.57 中百分位上的 “7”是个位上 “

6、7” 的() 。 A. B. C. 3、下面各数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D. 4、把 3.5 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7 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 A. 米B. C. 米D. 5、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 。 A.1 个B.2 个C.0 个D.无数个 6、六年级( 1)班某日出勤50 个人, 2 人请假,这天的出勤率约是() 。 A.50% B.100% C.96.2% D.96% 7、甲、乙两数都是正数且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则甲数()乙数。 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 8、把 35%的“%”去掉,原数() 。 A.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B.缩小到原来的C.大小不变

7、9、将 1.34 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 。 A.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 倍D.缩小到原来的 10、不改变2.8 的值,改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A.0.028 B.2.800 C.0.280 四、在()里填上 “” “”或 “=” 100%()1.00 3.6%()3.6 ()0.7 ()12% 五、化简下面各比 1m:80cm :5.2: 1.3 0.3:8:12 六、求比值 121:11 时:时 三、常见的量 考点一:单位换算 1、 填空 (1)4 吨 180 千克 =()吨(2) 3.25 时=()时()分 (

8、3)150 秒=()分()秒(4) 2吨 80 千克 =()千克 (5)1.25 时 =()分(6)4 时 15 分=()时()分 解析:( 1)首先把180 千克化成吨,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然后加上4;( 2)3.25 时分 成 3 时和 0.25 时, 3 时不变, 0.25 时60=15 分;( 3)用 150 60,整数商 2 就是 2 分, 余数就是秒数;(4)把 2 吨化成千克数, “吨”化成 “千克 ”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 级单位的数,要乘它们间的进率1000,即 21000=2000(千克),并加上 80 千克;( 5) “时 ”化成 “分” 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

9、的数,要乘它们间的进率 60,1.2560=75(分) ;( 6)应先将 4 时 15 分化为时, 15 分时 1560=0.25(时),并加上 原有的 4 时,时 4.25 时,再将4 时 15 分(或将4.25 时)化成分, 4 时时 460=240(分), 加上 15 分共 255 分。 答案:( 1) 4.18 (2) 3,15 (3)2,30 (4)2080 (5)75 ( 6)4.25,255 考点二:平年、闰年的计算方法 2、1900 年是()年 解析: 1900 年是整百数的年份,应除以400 后判断。因为1900400=4 300,所以 1900 年是平年。 答案:平 考点三

10、:人民币单位的换算 3、5 元=()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和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两个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因为1 元=100 分,所以5 元等于多少分就可以用5100,也可以想成是把5 扩大 到原来的 100 倍,得到500 分。 答案: 5 元=( 500)分 考点四:人民币复名数化成单名数 4、9 元 4 角=()元 =()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这一知识点的运算。9 元 4 角=()元 =( )角中有两个 “=” ,因为是两步单位换算。第一步换算是将9 元 4 角转化为以元为单位, 其中 9 元不变,角与元的进率是10,因此将4角转化为0.4 元,然

11、后用9 元加上 0.4 元得 到 9.4 元。第二步换算是将9 元 4 角转化为以角为单位,其中4 角不变,角与元的进率是 10,因此将9 元转化为90 角,再加上4 角就得 94 角。 答案: 9 元 4 角=(9.4)元 =(94)角 考点五: 24 时计时法 5、用 24 时计时法改写,下午3 时是()时。 解析:本题是普通计时法与24 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24 时计时法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 刻多 12 时,因此下午3 时换算成24 时计时法就是3+12=15(时) 。 答案: 15 相关练习: 一、填空 时=()时()分7 千克 40 克=()克0.6 时=()分 25 分=()时日=

12、()时闰年的 2 月份有()天 采用 24 时计时法,下午4 时就是()时,夜里12 时就是() ,也是第二天的( )时。 爸爸晚上 9 时 40 分上火车,第二天上午8 时 12 分下火车,他乘火车的时间是()小时 ()分。 二、判断 1、每年都有365 天。 () 2、一年中有4 个大月, 7 个小月。() 3、小明说: “我妹妹是1998 年 2 月 29 日出生的。” () 4、1994 年是平年。() 5、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0 倍。 () 6、2 时 36 分=2.36 时。 () 7、17 时 45 分也就是下午5时 45 分。 () 8、11.58 元也就是 11 元

13、 58 分。 () 9、1 千克铁比1 千克棉花重。() 10、 2008 年是闰年。() 11、 2006 年 3 月 5 日是星期日,这年的6 月 5日一定是星期一。 () 12、一份协议书的签订日期是2005 年 2 月 29 日。 () 三、选择 1、下面的年份中, ()只有 365 天。 () A.1999 年B.2000 年C.1996 年D.2004 年 2、第 29 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那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A.89 B.90 C.91 D.92 3、下面的()是时间单位。 A.吨B.公顷C.世纪D.升 四、解决问题 1、一艘轮船上午9:00 从甲港开出,第二天晚上9:00

14、 到达乙港。轮船平均每小时行25 千米,甲、乙两港之间航线长是多少千米? 2、星期天,贝贝做了一套试卷,同时记录了测试时间。开始做时,他从镜子里看了一下 时钟,等做完这张试卷时,它又从镜子里看了一下时钟,如图所示,你知道贝贝用了多长 时间吗? 答案: 第 2 课时 一、 1、, 13;2、 1kg,4,3,3kg,4,1;3、0.01,1,10000;4、,米; 5、0.56, ,0.5,50%;6、20,24,16,40;7、0.1,0.001,大小; 8、3:2 二、 1、 2、3、 4、5、6、 三、 1、D 2、B 3、C 4、B C 5、D 6、C 7、C 8、A 9、C 10、B 四、 = 五、 5:4 4:1 4:1 21:20 2:3 六、 11 2 第 3 课时 一、 1、2,15,7040,36, ,9,29,16,24,0,10,32 二、 1、2、3、4、5、6、7、8、9、10、 11、 12、 三、 1、A 2、 C 3、C 四、 1、25 36=900(千米) 2、由图知贝贝开始做试卷时是8:50,做完试卷时是10:05,共做了 10:05-8:50=1 小时 1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