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29百家争鸣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7501333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29百家争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29百家争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29百家争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29百家争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29百家争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史版) 2017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 术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新人教版 - 1 - / 6 (考题演练 +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新人教版 【高考题组】 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5 安徽文综T12) 据史记载: 一日 , 魏太子下车 , 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 竟未得 到回礼。太子问: “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 : “贫贱者。”并解释 , 他随时都能在别国 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

2、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解析】 选 A 。由田子方和魏太子对待对方的态度、田子方认为“贫贱者”应当骄傲和“随时都能在别国 宫廷被派上用场”的解释看出,士人得到诸侯国的重用, 故 A 正确。“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表 明士人重视功名利禄, 故 B错误。 由文士田子方 ( 臣) 对魏太子 ( 未来的君 ) 的态度看出 , 森严的等级已遭破坏, 忠君思想并未形成,故 C、 D两项错误。 2.(2015 山东文综 T13)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 ( 照镜子 ), 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B. 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D. 道法自

3、然 【解析】 选 C。西周时制礼作乐的周公在尚书 酒诰 中第一次提出了 “人无于水监, 当于民监” 的理念。 古代的镜子称为“监”, 周公要求为政者不要用水做镜子,而是要把人民当作镜子, 时时对照、检查自己, 反 省为政的得失, 这说明在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民本”思想。 3.(2015 四川文综 T1)战国中后期 ,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己复礼B. 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 选贤举能 【解析】 选 B。 “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提出的主张, 与题干的时间“战国中后期”不相符,另外 , 也 不能反映思想融合倾向, 所以 A 错误 ; “礼法兼用”

4、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 该思 想将儒家与法家的观点相融合,故 B 正确 ; “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主张, 该观点没有融合其他 学派思想 ,C 错误 ;“选贤举能” 是战国时期墨家的思想主张, 该观点也没有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 故 D错误。 4.(2015 海南单科 T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 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通史版) 2017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 术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新人教版 - 2 - / 6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

5、人伦 【解析】 选 B。重农抑商是法家的思想主张, 儒家并不主张重农抑商,A 错; 儒家主张通过“正名”和德治维 护社会等级秩序, 法家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护社会秩序, 故 B正确 ; 厚古薄今是儒家的思想, 而法家主张社 会变革 , 反对儒家的厚古薄今,C 错 ; 重视道德和人伦是儒家的主张, 而法家没有 , 故 D错。 5.(2014 山东文综 T13) 春秋时期 , 孔子兴办私学 , 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解析】 选 A。本题考查的是兴办私学的影响, 涉及的

6、是教育 , 联系春秋以前“学在官府”的状况, 与题干表 述直接对应的是A。教育的普及没有触及宗法制与分封制, 因此 B、C 与题干无关。当时与诸侯争霸需要最 直接的应该是军事,D 排除。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 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 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孝” “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 , 加强道德修养 , 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

7、有序地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 “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6.(2014 海南单科 T2) “礼之所去 , 刑之所取 , 失礼则入刑 , 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 时( ) A.礼制观念淡化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 选 B。材料主张礼法并用, 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 故 A错误 ; 从礼、 刑相为表里说明该思想是儒 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 B正确 ; 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 故 C错误 ; 该思想促使儒学 地

8、位独尊 , 不是动摇 , 故 D错误。 7.(2014 海南单科 T1)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 “君上之于民也, 有难则用其死 , 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 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B. 强化血缘等级 (通史版) 2017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 术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新人教版 - 3 - / 6 C.推行礼乐仁政D. 实行严刑峻法 【解析】 选 D。材料反映的是君主集权, 不是君主无为而治, 故 A 错误 ; 材料中没有提及血缘等级关系,故 B 错误 ; 材料中“有难则用其死”说明君主不是推行“礼乐仁政”, 故

9、 C 错误 ; 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说明 君主集权 , “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 属于法家思想, 故 D正确。 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8.(2014 江苏单科T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 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 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 “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 , 董仲舒 (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 选 B 。题中“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的含义是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 君主要绝对服从上天的意 旨。这一思想与孟子“民贵君轻”的

10、思想相背离。因此A错误。 C、 D与题意无关。 9.(2013 福建文综 T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 , 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 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 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 故易治也。”在此 , 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 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解析】 选 A。董仲舒阐述了社会因贫富不均会产生不利于统治的政治问题, 并且由此提出了统治者应该有 所作为 , 通过政策调剂而使“上下相安”、易于统治。据此可见, 董仲舒所持的治国理念只有A符合题意 , 其 他选项均为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政策措

11、施, 而非统治理念,故排除。 【预测题组】 1.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 “( 孔子作春秋) 以绳当世。贬损之义, 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 秋之义行 , 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 A.鉴古讽今 , 怀念上古之风 B.主张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C.针砭时弊 , 提供王者之道 D.维护周礼 , 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 【解析】 选 D。材料中“春秋之义行, 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知推行春秋之义的目的是巩固统治, 而非怀 (通史版) 2017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 术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新人

12、教版 - 4 - / 6 念上古之风 , 故 A 错误 ; 材料中并未强调为政以德,故 B 错误 ; 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现实问题的批判, 故 C 错 误; 依据材料“春秋之义行, 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知孔子是为了维护周礼, 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 故 D正 确。 【加固训练】 史记记载: “古者诗三千余篇, 及至孔子 ,去其重 , 取其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 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以备王道 , 成六艺。”孔子编撰诗经的目的在于( ) A.弘扬传统诗歌艺术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维护分封制的存在D. 加强社会的礼乐教化 【解析】 选 D。 “取其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13、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 述, 以备王道 , 成六艺”说明了孔子编撰诗经主要是为了礼乐教化, 故 D正确。 2. 荀子君道说: “君者 , 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 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 不能利民 , 而 求民之亲爱己, 不可得也。”由此可见 , 荀子主张 ( ) A.施行仁政B. 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D. 民贵君轻 【解析】 选 A。引文的意思为: 君主 , 是人民的源头, 源头清澈则河流清澈, 源头污浊则河流污浊, 所以如果拥 有社稷而不能爱人民, 不能有利于人民, 却要求人民把君主当作亲人一样敬爱, 是不可能的。可见荀子主张 仁政 , 故 A正

14、确。 【加固训练】 庄子天下说:“其生也勤 , 其死也薄 , 其道大觳。使人忧, 使人悲 , 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 道 , 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 奈天下何 ! 离于天下, 其去王也远矣! ”材料主要表明庄子 ( ) A.反对儒家思想的虚伪 B.主张道家思想的清静无为 C.批判墨家思想的世俗化 D.主张学习儒家思想的圣人之道 【解析】 选 B 。材料“勤”指勤劳, “薄”指丧礼简单化, 墨子的主张“使人忧” “使人悲” , 离王道很远了 , 批判墨子主张, 主要表明了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正确性, 故 B正确。 3. 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 )

15、 A.用天来限制皇权B.用天来加强君权 (通史版) 2017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 术 13.29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新人教版 - 5 - / 6 C.加强中央集权D.使儒学处于独尊 【解析】 选 A。题干中“屈君”一词, 体现出了对君权的限制, 故 A正确 ,B 错误 ;C、D材料未体现 , 故选 A 。 【加固训练】 汉书循吏传记载: “文翁 , 庐江舒人也。少好学, 通春秋 , 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 为蜀郡守 , 仁爱 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 , 受业博士 , 或学律令修起学 官于成都市中,

16、 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为除更徭 , 高者以补郡县吏, 次为孝弟力田( 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 官职 )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 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解析】 选 B 。文翁本人因为“通春秋, 以郡县吏察举”, 在成都办学官, 其弟子中按照学业水平“高者 以补郡县吏 , 次为孝弟力田”, 这些都说明了当时儒学的社会地位是重要的, 故 B正确。 4. 有人认为 , 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 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 发展为时代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 【解析】 选 D。春秋时期 , 社会动乱 , 儒家道家诞生, 但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 A错误 ;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也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 故 B 错误 ; 秦朝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 未形成文官体系, 故 C 错误 ; 西汉时 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新儒学成为文官体系统一的意识形态,故 D正确。 5. 阅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