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313097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各地农业发展概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各地农业发展概况 作者: 日期:2 三门峡市:(1区、3县、2市)6湖滨区、渑池县、陕县、卢氏县、义马市、灵宝市、南阳市:(2区 10县、1市)13宛城区、卧龙区、南召县、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邓州市、平顶山市:(4区、4县、2市)10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舞钢市、汝州市、石龙区焦作市:(4区、4县、2市)10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山阳区、修武县、博爱县、武陟县、温县、沁阳市、孟州市、三门峡 湖滨区湖滨区农业区划分为四个区。河川菜粮畜禽区 包括交口、崖底两乡的18个村,总面积90661亩,约占全区总面积29

2、.4% ,耕地总面积29071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30.8% 。人均耕地1.03亩。水浇地16336亩,人均0.58亩。该区地势比较平坦,气候温和,适耕期长,以壤质垆土为主,土壤比较肥沃;水利条件比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菜、粮亩产、总产均居湖滨区首位。农作物一年多茬,且常间作、套种和混播。蔬菜为纯菜地,以春、夏、秋菜为主。粮油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油菜、花生等。该区发展方向应以服务城市生活为主,提高蔬菜产量,增加蔬菜品种,大力发展养牛、养禽、养鱼,提高肉乳蛋商品率,把该区逐步建设成为城市菜、肉、乳、蛋、鱼副食品生产基地。黄河沿岸粮油防护林区 包括崖底、会兴两乡的8个村,总面积47411

3、亩,约占全区总面积15.4% ,耕地面积8952亩,约占全区耕地9.4% 。人均耕地0.7亩。水浇地3820亩,人均0.3亩。该区紧靠黄河,可以提水灌溉,但河岸坡陡沟深,地形破碎,灌溉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质多为白面土,肥力中等,以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今后应以粮油生产为主,适当发展蔬菜生产;同时积极营造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环境。丘陵粮油杂农桐间作区 包括磁钟、交口、崖底、会兴4个乡的17个村,总面积79499亩,约占全区总面积25.8% ,耕地面积34560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36.5% 。人均耕地1.89亩。水浇地10044亩,人均0.55亩。该区地貌比较复杂,大部分地区侵蚀严

4、重。塬面较窄,地面汇水面积小,补给条件差,地下水位深,干旱严重,土壤以白面土、红黄土和砂礓红黄土为主,肥力较低。六十年代初期多种植春玉米及谷子等耐旱春播作物。六十年代后期,逐步形成了以小麦、玉米、花生、杂粮为主的旱作种植制度,夏粮普遍采用间、混、套种,土壤得到改良,生产水平有了提高。今后应在走有机旱作道路,提高粮油单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高庙山林牧农副区 包括高庙乡9个村,总面积90224亩,占全区总面积29.3%,耕地面积22100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3.3% 。人均耕地1.84亩。水浇地700亩,仅占耕地面积的3% 。该区为山区,气温低,无霜期短,地下水源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

5、多为砂礓红黄土,土壤瘠薄,耕作条件差,种植以小麦为主,荒沟荒坡面积大,矿藏比较丰富。根据该区条件,应以林牧农副为主,充分发挥林牧优势。同时,就地取材,发展采矿业,办好工副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渑池县渑池县基本属丘陵山地,北部是以东崤山为主的山区,南部是以西崤山(又称南大岭)为主体的丘陵地区,中部是涧河盆地。境内最高处为韶山,海拔1 463.2米;最低处为黄河谷地,海拔只有198米。县内耕地既宜于粮、草、牧、林,又是烤烟生产最适宜类型区,隶属豫西崤山优质烤烟区。1993年渑池县被评为“河南省优质烟叶生产二级达标县”。粮食以小麦、玉米、谷子、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瓜菜、花生、油菜为主。果类以

6、仰韶黄杏、大牛心柿、苹果为主,此外还有红果、桃、李子、核桃等。有野生植物156科1 218种。其中,药用植物有702种、牧草428种。仰韶黄杏、仰韶柿饼、烟叶、仰韶酒、中成药、坻坞小米等为渑池特产,名扬国内外。由于本县地处黄土高原和东部大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北温暖带的南缘,所以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生息。就植物而言,县内栽培作物共有粮、棉、油、烟、麻、瓜、蔬、绿肥等40余类、451个品种。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红薯、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瓜菜、花生、油菜中药材、食用菌为主。陕县陕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全县13个乡镇,总人口34.4万人。总面积1609.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6万亩,其中旱

7、地48万亩,最低海拔252米,最高海拔1884.8米。陕县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9年降雨量554.9毫米左右,年蒸发量2361.3毫米左右,无霜期219天,由于季风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干旱和干热风是主要灾害,平均十年九遇。陕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38.3万亩。农业以粮、果、牧、烟、菜为主导,不断改善种植、加工条件,使陕县较早的成为国家商品粮和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探讨旱区小麦高产稳产技术,研究旱地肥水调控手段之效果,陕县借九七年全国农技总站和省土肥站陕县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之东风,用两年时间进一步丰富了陕县原有的四水 一早旱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了四水一早、五新旱作小麦高产栽

8、培技术,经两年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82年起,陕县人民针对陕县实际,在旱作小麦生产中探讨了一套生产经验,把深翻改土,以土蓄水;合理施肥,以肥调水;选用良种,以种节水;精细管理,以备保水及适期早播培育壮苗称之为四水一早技术,项目实施中,突出了这一技术的应用。卢氏县全县发展烟叶10万亩,是豫西崤山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曾连续十三年获全县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县称号。所产黑木耳具有色正、肉厚、朵大、发泡率高等特点,多次获国际金奖。卢氏县是全国十大中药材基地县之一,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有中药材1225种,年产量达3000余万公斤。全县有天然草坡面积372万亩,人工种植草场8万亩,总载畜量150万个羊单位

9、,全县有林业用地416.8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23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7%, 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林业大县。伏牛白山羊豫西脂尾羊。卢氏鸡,我县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现有森林植物104科,602种。丰富的森林资源使卢氏成为全省重要的林果产品基地之一,年产核桃350万公斤、板栗20万公斤、油桐1.6万公斤、生漆2万公斤、猕猴桃45万公斤、山渣25万公斤、柿子520万公斤。卢氏黑木耳 卢氏黑木耳是一种腐生真类菌植物,其营养极为丰富。据记载和汉学者郑玄的注解,以及宋代陈皓的,都证明黑木耳为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1)、中药材 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一步三棵药”之说和“天然药库”美称。已发现的品

10、种多达1225种。野生中药材量大质优,人工种植规模可观,有10万亩之多。连翘和丹参被列入全省六大中药材基地行列。 (2)、蚕茧 植桑养蚕前景喜人。现有桑园35万亩,年产鲜茧4200吨,近年内植桑面积将达到10万亩。 (3)、核桃、食用菌 卢氏核桃、木耳、香菇量大质优,是豫西地区名贵特产。 (4)、果、莱 全县盛产桃、李、杏、柿、苹果、樱桃等多种水果及板栗、核桃等,水果产量达5万吨、干果5000吨,其中官道口镇的苹果、文峪乡樱桃沟的樱桃、洛河沿岸的李、杏、西南山的柿子在省内享有盛名,洛河沿岸各乡盛产辣椒,范里、文峪的土豆也很有名。近年来,卢氏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加大农业结构调度力度,发展特

11、色经济,形成了“ 烟、菌、药、牧、果、草、蚕”七大产业;狠抓做大扶强,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的速度和效益,形成了制药厂、水泥厂、发酵厂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合作建设的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依托资源优势,卢氏当地企业也发展迅速诸如卢氏县绿之源特产有限公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卢氏燕居核桃酒 卢氏麻片 卢氏核桃 卢氏木耳 卢氏香菇 卢氏猴头 卢氏天麻 卢氏鹿茸 卢氏麝香 卢氏羌活 卢氏玄参 卢氏人参 卢氏鹿茸 卢氏麝香 卢氏羌活卢氏玄参 卢氏人参 卢氏板栗 卢氏蜂蜜 卢氏麻片 大石河土豆 大石河玉米义马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红薯、豆类等10多种。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芝

12、麻、瓜类等。蔬菜 有萝卜、白菜、葱、大蒜、菠菜、番茄、辣椒、黄瓜、南瓜、豆荚等。主要林木为杨、柳、椿、柏、槐、桐、楸、榆等百余种,以及新引进的街道绿化观赏树种数十种。经济林种有柿子、桃、杏、枣、苹果、核桃、红果、葡萄等数十种。野生药材主要有柴胡、黄芩、血参、桔梗、何首乌等10多种,以及人工栽培的芍药、苏子等10多种。动物中家畜家禽有牛、马、骡、驴、猪、羊、狗、兔、鸡、鸭、鹅、蜂等;野生动物有草兔、黄鼬、狐狸、田鼠、鱼、鳖、蛇、蟹等。鸟类主要有喜鹊、乌鸦、麻雀、黄莺、鸽子等。另外还有猫头鹰、青蛙、瓢虫、草长蛉等100多种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动物。义马市农业区域面积较小,农村人口相对较少,市委、市政府

13、致力于城郊型农业发展,在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并略有增长的前提下,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非粮作物的种植业和畜禽类的养殖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丰富城市人民的生活品供应。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的原则,在近郊农村的常村、霍村、千秋、狂口等村重点发展蔬菜,并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在耕地较少的裴村、三十里铺、南河等村发展食用菌;在丘陵区的梁沟、石门、石佛、马庄等村发展烟叶;在土地面积较广的苗元、二十里铺、付村、郭庄、常村、河口、礼召等村发展养猪、养鸡、养小尾寒羊和特种动物养殖。进一步形成蔬菜基地、养殖基地、食用菌基地和烟叶基地,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全市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农业经济得到全面发

14、展。2000年,农业总产值5 115万元,粮食总产量10 456吨。全市20个行政村,已有裴村、义马、马岭、霍村、常村、三十里铺先后步入小康村行列。 畜牧产业化发展迅速。近几年义马市相关部门通过育龙头、建基地、树品牌、推科技,不断推进畜牧产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义马市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由原来的义华养殖公司1家,发展到目前的义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义马市畜牧养殖培育中心、顺达牧业公司4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农户变散养为圈养,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同时通过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猪、鸡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2006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

15、总产值的42%,畜牧业已成为义马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年肉类总产量1935吨,同比增长10.3%, 灵宝灵宝有三大宝,苹果、黄金、大枣,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灵宝市的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它物产有贵妃杏,大枣,核桃,草莓, 厥山葱,灵宝线椒,阌莲等。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豫西山地,境内河川、岭塬和高山之地形兼而有之,加上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灵宝多姿多彩的土特名优产品。干鲜果品类有苹果、大枣和贵妃杏等。苹果面积3.33万公顷(50万亩,园艺局提供数字),年产果品5亿多公斤。其中红富士苹果面积3.2万公顷(48万亩),被国家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和外销基地。大枣面积4000公顷(6万亩),果实皮薄肉厚,味鲜香甜,鲁迅和曹靖华先生曾给予很高评价。贵妃杏主要产于黄河沿岸沙土地带的冯佐村和北沟村,果实大如鸭蛋,最大的重200克,果肉细韧,甜酸适口,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