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5522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方案进一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工作方案根据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等10单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的通知(文明办202010号),以及省市相关部门转发的通知,结合我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实际,为扎实推进和深化“四进社区”活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深化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

2、科学方法,传播先进文化,普及法律知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推动社区群众体育活动,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二、活动安排 “四进社区”活动要着眼于创新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下功夫;在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上下功夫;在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上下功夫;在营造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人际环境上下功夫。我区活动时间安排在2020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主要工作重点是: (一)科教进社区。 1、抓好“一十百千万”科普工程,推进“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为市民群众科学文化

3、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环境本文转载自大秘书网和条件。在官洲街仑头村创建一条科普模范村;继续在全区开展“科普进社区”创建活动,评选出十个科普模范社区;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建设一百座社区科普画廊;在去年建立千名医疗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完善医疗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在去年开展的 “绿色温馨进万家”家庭科普活动中评选出万户科普模范家庭。 2、重点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高科技特色项目学校的创建质量,提高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水平,提高科技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指导区内中小学开展创建科技特色项目学校活动;开展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加强青少年科技意识,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智力,宣

4、传科学知识。 3、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科普日活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及海珠区“十一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实施,注重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扩大社会领域、增强社会效能,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发展。举办领导干部“科学讲坛”,邀请中国航天医学专家作“航天员医监医保与全民健康保障机制”;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展示活动;在各街道开展科普讲座、科普论坛、科普宣传服务活动;各中小学组织青少年到辖内科普基地参观等。 (二)文体进社区。 1、与“睦邻日”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建立新型的社区人际关系。按照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睦邻日”活动的通知(穗文明办202022号)的要求,以“

5、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构建和谐文明社区”为主题,在全区开展“睦邻日”活动,举办理论研究、专家座谈和社区论坛活动、邻里交流和帮扶互助活动、组织新闻策划和宣传等三大系列活动,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洽的社会氛围。“睦邻日”活动要依托社区文体场所,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建立新型的社区人际关系,使社区文化呈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高潮、处处有亮点”的生动局面。 2、以“周周乐群众文化广场”、“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文体进社区活动。“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是团市委、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市青教办等单位每年坚持开展的另一个群众文化的品牌活动,“周周乐群众文化广场”是我区的一个品牌活动。要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依托社区文体场所,开展文艺表演、经典诵读、读书会、趣味体育比赛等,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带动社区群众共同参与,丰富社区文体活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