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6144366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字注音 菜畦 ( q )桑椹 ( s h n)油蛉 ( l n )缠络 ( c h n l u ) 斑蝥 ( m o) 蟋蟀 ( s h u i) 珊瑚 ( s h nh ) 确凿 ( z o) 收敛 ( l i n) 脑髓 ( s u ) 鉴 赏( j i n )觅 食( m ) 罕 至( h n) 竹筛 ( s h i) 倜傥 ( t t n ) 秕 谷( b ) 鼎 沸( d n )书塾 ( s h ) 宿儒 ( r ) 蝉蜕 ( t u ) 锡箔 ( b ) 叵( p )攒 成( c u n) 多音辨析 拗 ( o) 拗断 ( o) 拗口 ( n i )

2、执拗 攒 ( c u n) 攒成 ( z n) 积攒 系 ( x ) 关系 ( j ) 系鞋带 形似辨析 畦( q ) 菜畦 蛙(w ) 青蛙 蝥(m o) 斑蝥 骛(w ) 好高骛远 博( b ) 渊博 搏( b ) 拼搏 词语理解 确凿: 确实. 倜傥: 洒脱; 不拘束. 鉴赏: 鉴定和欣赏. 人声鼎沸: 形容人声喧闹, 像水在鼎中沸腾一 样.鼎, 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一般为圆形, 三足两耳, 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 水开.(节日的古镇, 人声鼎沸 , 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 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迹, 足迹、 脚印.罕, 稀少.(红军战士曾经走 过人迹罕至 的茫茫草地. ) 下列选

3、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 A 菜畦 ( q )皂荚 ( j i )桑椹 ( s h n)斑蝥 ( m o) B 攒 成( c u n) 蝉蜕 ( t u ) 盔 甲( k u ) 拗 过去( o) C 收敛 ( n i n) 竹筛 ( s h i) 秕 谷( b ) 东方朔 ( s ) D 鼎 沸( d n )书塾 ( s h ) 觅 食( m ) 宿 儒( s ) 【 解析】C 收敛 ( l i n) , 东方朔 ( s h u ) . 下列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 油蛉确凿脑髓签赏B 缠络倜党蟋蟀绅士 C 珊瑚锡泊低吟渊博D 轻捷戒尺脊梁覆盆子 【 解析】A “ 签赏” 为“

4、 鉴赏” ;B “ 倜党” 为“ 倜傥” ;C “ 锡泊” 为“ 锡箔” . 鲁迅( ) ,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 建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 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年月, 第一次用“ 鲁迅” 这个笔 名, 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 狂人 日 记 .小 说集 有 呐 喊 彷 徨 故 事 新 编 等.散 文 集 朝 花 夕 拾 , 散文诗 集 野 草 , 杂 文集 有 坟 且介亭杂文 热风 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 发表 时加的副标题是 旧事重提之六 , 写于 年月 日.“ 三一八” 惨案以 后, 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

5、缉的北京 文教界五十人名单, 因此他无法公开与 反动势力作斗争, 被迫于 年应厦 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那时正是鲁 迅生活中最辗转流离, 心情最苦闷的时 期, 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 常常回忆起 儿时的故乡, 便写下了这篇回忆自己年 少往事的散文. 百草园, 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 后的园子, 原来是周姓十几户人家的共 有菜园, 占地约 平方米, 鲁迅小时 候常来此玩耍嬉戏.百草园连同周家 新台门的房产易主后, 园地的南北两端 虽已改变了面貌, 但其主要部分仍保持 原貌, 西边有一道嵌刻着“ 梁界” 石碑的 矮泥墙.墙外是当年邻居梁家的园地, 后来连同周家的地产被朱姓买进后, 构 筑假山, 营造堂树

6、, 辟为花园.如今已 成为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下列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A 这个集贸市场交通便利, 每天早上人声鼎沸 . B 秦岭腹地虽然风景优美, 但由于地势险峻, 所以人迹罕至 . C 寻宝 栏目来到我市做节目, 市民们纷纷拿出自己收藏的宝贝让专 家鉴赏 真伪. D 他是渊博的宿儒 , 人们都爱向他请教问题. 【 解析】C “ 鉴赏” 是“ 鉴别欣赏” 的意思, 这里只能用“ 鉴别” .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 )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比喻) ( )A d e, 我的蟋蟀们!A d e, 我的覆

7、盆子们和木莲们! (拟人、反复) ( )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 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 家去了罢, 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都无从知道. (排比) ( ) 有念“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 有念“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的, 有念“ 上九潜龙勿用” 的(引用、排比) 整体感知. 各用一句话概括鲁迅印象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百草园:童年游戏的乐园。 三味书屋:童年学习生活的场所,既枯燥又快乐。 金色是童年的主色调, 欢笑是童年的主旋律, 童年的生活常常是阳光明 媚、 乐趣无穷的.请你参与主题为“ 烂漫童年”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 ) 请你根据画线句子仿

8、写两句话. 灿烂的童年, 躲藏在你的梦中.假如童年是一只鸟儿, 它愿意飞 翔在湛蓝的天空; 假如童年是一朵花儿, 它愿意开放在绚丽的花园 ; 示例:假如童年是一条鱼儿,它愿意畅游在自由的河流;假如童 年是一枚贝壳,它愿意散落在嬉闹的海滩;假如童年是一株小树, 它愿意生长在茂密的树林.灿烂的童年, 它印记在你的记忆中. ( )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 纸鸢. ” 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 下面是其中两幅, 请选择 其中的一幅, 想象画面内容. 要求: 至少使用动作、 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 不超过 字. 示例一:第幅。 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

9、筝。 他一只手漫不 经心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 筝,目不转睛。 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去,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 (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你这是在放谁?”)示 例二:第幅。 五个儿童在放风筝。 其中三人小心翼翼地牵着 线,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而又充满希望。 另外两个 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 三味书屋, 是三开间的小花厅, 本是寿家 的 书房.坐东 朝 西, 北 临 小 河, 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 岁至 岁在此求学. 三味是指布衣暖, 菜根香, 诗书滋 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 “ 布衣暖” 就 是甘当老百姓, 不去

10、当官做老爷; “ 菜根 香” 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 不向往于山 珍海味的享受; “ 诗书滋味长” 就是认真 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 从而获得深长的 滋味.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它写了作者 由童年的游戏、 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 过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 生活的回忆, 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 追 求新鲜知识、 天真幼稚及欢乐的心理. 为 什 么 说 百 草 园 “ 是 我 的 乐 园” ? 因为百草园有美好的自然景色, 有 神话般的色彩, 有 冬 天雪 后捕 鸟的 乐 趣. 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 我” , 使“ 我” 得到一些教训, 悟出一些道理, 同时也给百

11、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更加 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童年鲁迅对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 对他渊博的知识 感到敬服, 同时也很爱他, 因为我们虽 然很调皮, 很贪玩, 但先生很少体罚我 们, 通常只不过是瞪瞪眼而已. 鲁迅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 挤, 总还是有的. 我好像是一只牛, 吃的是草, 挤 出来的是牛奶.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能够载 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 了, 也便成了路. 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 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小的时候, 不把他当人, 大了以 后也做不了人.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 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

12、树, 紫红 的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 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 上,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 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 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 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 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 便会拍的一声, 从后窍喷 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木莲有莲房 一般的果实, 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 是有像人形的, 吃了便可以成仙, 我于是常常拔它起 来, 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 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

13、球, 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 桑椹要好得远.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 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选文写夏日百草园的景色, 有声有色, 有形有味, 十 分优美.请按照要求, 从文中选出相应的词句, 填 在下面的横线上. 示例: 声美: 鸣蝉的长吟, 油蛉的低唱, 蟋蟀的弹琴. 色美: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 形美: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 蜂,轻捷的叫天子。 味美:又酸又甜。 选文景色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看, 先写 植物, 后写动物, 再写植物; 从描写的范 围看, 先写整体, 再写局部; 从感官的角度 看, 既有视觉描写, 又有听觉、触觉、味 觉等描写. 下面两

14、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 为 什么? ( ) 肥胖的黄蜂伏 ( 停) 在菜花上. 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 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出 这种情态。 ( )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 ( 飞) 向 云霄里去了. 不能。 “窜”字 显 示 速 度 快,又 来 得 突 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试从“ 我” 的心理和百草园对“ 我” 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形的 何首乌根;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 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童年钟声 童年, 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

15、的音符, 生命画卷 中最美丽的风景.童年那悠扬的钟声, 一缕缕铭刻在 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 后边就是一片树林 子, 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 柳树、 杨树和各种灌木.春 天,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 树林里异常幽静、 舒适.树 叶正由鹅黄变得碧绿, 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 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 “ 叽 叽喳喳” 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 流水潺潺, 鸟啼声清脆悦耳, 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 盘旋嬉闹, 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 在空中滑 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 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 来跳去, 比赛似地歌唱.林中幽静曲折的小路上,

16、响 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孩子们摇头晃脑, 抑扬顿 挫, 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 爽朗的鸟鸣 声, 潺潺的溪水声, 合奏出优美和谐的音乐. 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 用不起木制的 课桌, 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 凳子也是从各家捎 来的, 可大家读书、 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 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西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 的竹竿当旗杆.每当重要的节日, 都要升五星红旗, 同学们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 在五星红旗下庄重地行 注目礼.清风下轻轻地飘动着的红旗, 是那么鲜艳动 人.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钟声了.起初是铁铸的 钟, 后来换成一截炮弹壳, 用一根粗钢筋勾着挂在树 上, 敲起来“ 当当” 响, 声音清脆而有余音.清晨, 孩子 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