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pdf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6144278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pdf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pdf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pdf版):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译: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 江那澄澈的水面上.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 夜里我从青溪驿站出发奔向三峡, 不知不觉 就到了渝州.看不到你( 友人) 了, 多么思念你啊! 【 走近作者】 李白( ) , 字太白, 号青莲居 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静宁西 南) ,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 油) 青莲乡.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 之一,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杜甫称赞他的诗“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 鬼神” .有“ 诗仙” 之美誉, 与杜

2、甫并称“ 李杜” .有 李 太白全集 卷.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 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 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依恋之 情, 抒发了作者即将远离家乡的那份对亲情、 对友情 可亲而不可近、 可望而不可即的无法割舍的情怀. (二)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 常常见到你的 演出, 在崔九堂前, 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 唱, 欣赏到你的艺术.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 没有想到能 在这时巧遇你这位旧识. 【 走近作者】 杜甫( ) , 字子美, 诗中常自 称少陵野老, 世

3、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 籍襄阳( 今属湖北) 迁居巩县( 今河南巩 义西南) .曾移家成都, 筑草堂于浣花溪 上, 世称“ 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 参谋, 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其诗 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 对穷苦人民寄予了深切的 同情, 内容深刻.他有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了唐代由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因此被称为“ 诗史” .在艺术上,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 尤长于律诗; 风格多样, 而以 沉郁为主; 语言精练,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是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 , 与李白并称“ 李杜” .存诗 多首, 有 杜工部集 . 【 主

4、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 的接触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 流露出诗人对 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译: 九月九日重阳节, 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 然而 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 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译: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 那菊花大 概靠近这战场开放了. 【 走近作者】 岑参( 约 ) , 唐代诗人, 江 陵( 现湖北荆州) 人. 大历年间官至嘉州刺史, 世称岑嘉 州.岑参与高适并称“ 高岑” , 同为盛唐 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 除一般感叹身世、 赠

5、答朋友的诗外, 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 诗风 颇似谢脁、 何逊, 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有 岑嘉州 集 . 【 主题思想】 这首五绝, 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 思乡, 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 民疾苦的关切. (四)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译: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 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笛, 一夜间军人个个 眺望着故乡. 【 走近作者】 李益( 约 ) , 字君虞, 陇西 姑臧( 今甘肃武威) 人, 久历戎幕, 多写边 塞题材的诗歌, 悲歌慷慨, 颇多佳作.兼 工众体, 尤以七绝见长.胡应鳞 诗薮 云: “ 七言绝, 开元以下, 便当以李益为第一, 如 夜上 西城 从军北征 受降 春夜闻笛 诸篇, 可与太白、 龙标( 王昌龄) 竞爽. ” 有 李君虞诗集 全唐诗 存诗 二卷.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观图, 从而 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