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608250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 Y+ 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郭 建 伟中 国 矿 业 大 学 , 江 苏 , 徐 州 221008平 煤 集 团 公 司 五 矿 , 河 南 , 平 顶 山 467091内 容 提 要 : 本 文 对 平煤集团五矿超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来源进行了测定分 析 , 找出 了 超近距离保护层开采的瓦斯涌出规律,提出了 Y+ 型通风方式瓦斯治理新技术,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关 键 词 : 保护层瓦斯涌出瓦斯治理通风方式一、问题的提出平煤集团五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为庚 20 煤层、己15 煤层和己 16、17 煤层,其中庚 20 煤层和己 15 煤

2、层为非突出煤层,己16、17 煤层为突出煤层。己三采区是五矿主力开发采区,主要开采己15 煤层和己 16、17 煤层。己 15 煤层与己 16、17 煤层层间距为 0.211 米,其中己 15 煤层平均煤厚 1.6m,直接顶为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己16、17 煤层平均煤厚 3.2m,直接顶为砂质泥岩,致密坚硬,底板为泥岩。开采保护层是预防煤与突出最有效的区域性防突技术措施, 防突细则规定,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开采煤层群时,必须首先开采保护层,因此为解决己 16、17 煤层的突出危险问题,可以首先作为己 16、17 煤层保护层来开采己 15 煤层,从根本上解决五矿的防突问题。但是己 15 煤层

3、与己 16、17 煤层层间距只有 0.211 米,属于典型的超近距离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己 16、17 煤层中的大量卸压瓦斯涌入采掘2空间,造成采掘工作面和回风流瓦斯浓度升高甚至超限,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的瓦斯治理已成为其安全高效生产的瓶颈,必须探索新的瓦斯治理方法。二、工作面基本情况己 1523220 综采工作面是五矿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 740m,倾斜长度 200 米,开采己 15 煤层,储量 34.6 万吨,平均煤层厚度 1. 5m,煤层倾角 8 度,煤层瓦斯含量为 7m3/t,是己16、17 23220 采面的保护层工作面。其下伏的被保护层己 16

4、、17 -23220 工作面,储量 98.5 万吨,平均煤层厚度 3.5m,煤层瓦斯含量为 20m3/t。该区段己 15 煤层与己 16、17 煤层层间距为 28 米。己 1523220 采面采用型通风方式,供风量为 1545m3/min。自开采以来先后采取了上隅角抽放、采面浅孔抽放、机风巷底板穿层孔抽放及上隅角抽出式风机抽放等综合措施进行瓦斯治理,但由于煤层层间距很小,生产过程中大量被保护层瓦斯的涌出,致使回采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瓦斯涌出异常增大。采取增加风量的措施时,导致采空区漏风增加带出大量瓦斯,造成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超限;不增加风量又解决不了采场瓦斯涌出问题,采面月产量不足

5、 2 万吨,严重制约矿井的安全生产。三、瓦斯来源测定分析为真正摸清该工作面瓦斯来源,我们采用单元测定法沿工作面共布置了 13 个测站,将工作面划分为 13 个单元,测站布置见图1。每个测站从煤壁至采空区均匀布置 4 个测点,测站断面按如图 23布置。测定每个断面的瓦斯浓度和进出单元断面的进出风量。进、回风巷各布置一个测站,测量不同条件下的瓦斯浓度和风量。测定连续 3 个原班,测量瓦斯浓度分布时间选在检修班进行,此时工作面不受割煤和移架影响,相对稳定。然后根据实际所测数据,分析瓦斯涌出规律。工作面瓦斯浓度及风流参数实测数据见表 1。根据单元法原理对表 1 中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见表 2。不

6、同测点沿工作面倾斜方向的瓦斯浓度分布见图 3。辅 助 进 风 巷进 风 巷 1采 空 区4567089图 1 单元划分图 1 2 3 4 1、 2、 3、 4采 空 区 、 立 柱 中 间 、 人 行 道 、 煤 壁 瓦 斯 浓 度 测 点 图 2 综 采 工 作 面 测 点 布 置 图 图 2 回采工作面测点布置图4各 测 点 瓦 斯 浓 度 变 化 曲 线00.20.40.60.811.21.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测 点瓦斯浓度(%)采 空 区 立 柱 中 间 人 行 道 煤 壁图 3 工作面各测点倾斜方向瓦斯浓度分布表 1 工作面瓦斯浓度及风流

7、参数实测数据瓦斯浓度( %)编号 测点采空区 立柱中间 人行道 煤壁 风速 V(m/min) 断面(m2) 风量 Q(m3/min)1 进风巷 0.03 0.03 0.03 0.03 209.7093023 8.6 1803.52 10 架 0.05 0.04 0.03 0.05 343.2777778 3.6 1235.83 20 架 0.11 0.07 0.06 0.08 329.2 3 987.64 30 架 0.16 0.14 0.12 0.14 246.3030303 3.3 812.85 40 架 0.24 0.23 0.21 0.22 214.75 3.2 687.26 50 架

8、 0.41 0.42 0.37 0.38 188.09375 3.2 601.97 60 架 0.53 0.51 0.47 0.49 180.71875 3.2 578.38 70 架 0.67 0.52 0.53 0.65 177.6451613 3.1 550.79 80 架 0.78 0.55 0.56 0.74 161.7096774 3.1 501.310 90 架 0.85 0.81 0.78 0.83 199.2 3 597.611 100 架 0.91 0.95 0.83 0.87 253.4137931 2.9 734.912 110 架 1.21 1.17 1.16 1.1

9、8 319.1333333 3 957.413 120 架 1.26 1.24 1.22 1.23 386.75 3.2 1237.614 回风巷 1.32 1.32 1.32 1.32 445.8 4 1783.2表 2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比例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编号 单元漏风量(m3/min)采空区瓦斯涌出浓度(%)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m3/min)煤壁及落煤瓦斯涌出量(m 3/min)单元内瓦斯涌出量 (m3/min)1 -556.1 0.08 -0.12 0.18 0.062 -123.7 0.11 -0.13 0.56 0.433 -78.3 0.2 -0.15 0.12 -0.034

10、-58.2 0.3 -0.17 0.36 0.195 -52.4 0.41 -0.21 0.61 0.46 153 0.48 -0.34 1.23 0.8957 -50.7 0.6 -0.3 0.43 0.138 -99.5 0.73 -0.51 1.12 0.619 56.1 0.9 0.11 1.57 1.6810 33.5 1.1 1.21 0.94 2.1511 90.3 1.24 2.37 1.76 4.1312 116.1 1.27 3.46 1.87 5.3313 549.6 1.3 6.47 5.13 11.6总计 -20.3 11.69 15.88 27.57比例 42.4

11、57.6 100对表 1、表 2 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27.57 m3/min,其中: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 11.69m3/min,煤壁、底板及采落煤炭瓦斯涌出量15.88m3/min。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工作面瓦斯总涌出量的 42.4%,煤壁、底板及落煤的瓦斯占工作面瓦斯总涌出量的 57.6%。(2) 、己 15 煤层瓦斯含量 7m3/t,煤层瓦斯含量很小,而工作面煤壁、底板及采落煤炭瓦斯涌出量 15.88m3/min,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 57.6%,主要原因是己 15 煤层与己 16、 17 煤层层间距只有 28米,瓦斯来源于下部的己 16、17 煤层卸压瓦斯

12、。也就是说在采面开采过程中,除了采空区、落煤和煤壁瓦斯涌出三种传统形式外,还有采场割煤及移架后造成的临近层瓦斯从底板涌出,这是超近距离保护层瓦斯涌出的新形式。(3) 、受漏风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出占整个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 42.4%。瓦斯浓度从工作面始段至回风巷逐渐增大,进风到采面中部范围内瓦斯浓度变化不大,采面中部到回风上隅角瓦斯浓度增加较快,尤其是靠近回风侧 30m 范围内瓦斯浓度较高。四、Y+ 型通风系统治理瓦斯技术由以上瓦斯来源测定分析可知,己 1523220 采面开采期间瓦斯6来源为: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42.4%,煤壁、底板及落煤的瓦斯 57.6%。也就是说在超近距离保护层开采过程中,

13、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和采场空间的瓦斯涌出量相对均衡,数值上介于 40%60%之间,因此采用 U 型通风时,增加风量会导致采空区瓦斯涌出增加,造成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超限,而减小风量虽然减少了采空区瓦斯涌出,但又解决不了采场瓦斯,同样会造成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超限。怎样解决超近距离保护层开采的这一问题呢?我们想有必要改变目前的 U 型通风方式,尝试采用其它新的通风方式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各种通风方式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最终提出并采用 Y+ 型通风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通风方式如图 4 所示。图 4 Y+ 型通风方式图Y+ 型通风方式是将传统的 U 型通风方式两巷改为两条进风巷。下进风巷为主进风巷

14、,上进风巷为副进风巷,另外在采空区后施工和维护一条专用回风巷回风。主进风巷的作用是稀释工作面底板、落煤和煤壁等涌出的采场瓦斯,并利用在采空区维护的回风巷,有控制地向回风巷漏风,使采空区瓦斯直接进入回风巷,而副进风7巷进风的作用在于驱散上隅角瓦斯积聚,改变上隅角和采空区瓦斯流向,稀释回风巷瓦斯浓度。之所以称之为 Y+ 型通风方式,一是需要在回采的过程中沿空护巷,形式如 型;二是该通风方式具有 Y 型通风方式的特点,有专用瓦斯排放巷道。五、Y+ 型通风系统治理瓦斯效果分析Y+ 型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确定后,对己 1523220 采面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将原型进风巷改为主进风巷,配风 1600 m3

15、/min,原型回风巷下部 6 米处新掘一条副进风巷,配风 400 m3/min,原型回风巷改为专用回风巷并在采空区上部维护一条巷道沿空与之贯通供排瓦斯专用。Y+ 型通风系统实施后,在回采的过程中对上隅角端头加强支护,沿空护巷,打开和工作面最近的联巷的密闭,实现两进一回,加大了工作面治理瓦斯的能力,使上隅角及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都得到有效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变通风方式前回风巷外探头瓦斯浓度静态下在 0.7%左右,生产时日均断电在 15 次(断电值设为 0.8%) ,采用 Y+ 型通风方式后采面静态下瓦斯浓度在 0.5%左右,生产时日断电次数降至 12 次。月产量由原来的不足 2.0 万吨,实现

16、月产 4.5 万吨。为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奠定了基础。采用单元法对 Y+ 型通风方式瓦斯涌出情况进行测定,沿工作面共布置了 13 个测站,在检修班连续测定 3 个原班,单元划分及测定布置如图 5 所示。根据实际所测数据计算结果如表 3 所示。8排 瓦 斯 尾 巷辅 助 进 风 巷进 风 巷 14135672089采 空 区图 5 单元划分图表 3 单元法计算结果单元编号单元漏风量(m3/min)采空区瓦斯涌出浓度(%)采空区瓦斯涌出量(m3/min)煤壁及落煤瓦斯涌出量(m3/min)单元内瓦斯涌出量(m3/min)1 -621 0.08 -0.4968 0.38718 -0.109622 -69.6 0.15 -0.1044 0.61464 0.510243 -37.5 0.2 -0.075 0.079125 0.0041254 -16.1 0.3 -0.0483 0.620755 0.5724555 9.6 0.46 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