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3219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罗冰生 2011年10月18日,提 要 一、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三、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四、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政策措施建议,一、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钢铁工业发展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 2010年我国GDP达到401202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比2000年增加298768亿元,增长4.04倍。 2010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达到59935万吨,比2000年增加46066万吨,增长3.32倍。 钢铁工业发展支

2、撑了我国GDP的稳定较快增长,为我国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家及时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及相关政策,在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当年GDP比上年增长8.7%,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2009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56497.53万吨,比上年增加11229.54万吨,增长24.8%,为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政策措施,特别是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国内市场钢材的占有率不断提高 200

3、0年国产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88.7,2010年提高到97.87,上升了9.17个百分点。 2005年我国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合计2906.32万吨,当年进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合计2881.68万吨,出口、进口相抵全年净出口粗钢24.64万吨,2005年我国首次实现年度净出口,这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实现钢铁产品净出口,说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铁产品的质量、品种、数量不断提高的需求。,3.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是钢铁工业发展的良好空间 由于我国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和全社会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决定了

4、全社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仍处于上升期。 国内钢材市场稳定增长的需求,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全行业的产业升级,努力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向强的转变。,今年,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国内市场需求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GDP由2005年的18.5万亿元,2010年上升到39.8万亿元,五年增加21.3万亿元,增长115.14%,年均增长11.2%。“十一五”期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由2005年38681万吨,2010年增加到59935万吨,五年增加21254万吨,增长54.95%;粗钢生产量由2005

5、年35324万吨,2010年增加到62665万吨,五年增加27341万吨,增长77.4%。这种情况说明,“十一五”期间国内市场处于钢铁需求高增长、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的时期。,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的转型时期,“十二五”规划安排,全国GDP由2010年的39.8万亿元,2015年增加到55.8万亿元,五年增加16万亿元,增长40.2%,年均增长率调整为7%,比“十一五”的增幅下降4.2个百分点,加上万元GDP的钢材消费强度也将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协会通过调研,预测“十二五”时期,在我国GDP年增长89的%的状态下,2015年国内市场粗钢需求为6.7%7.5亿吨,年均增长2.6%

6、至4.6%。即由“十一五”的高需求、高增长转向“十二五”的低需求、低增长。这一重大的变化应当引起大家的关注。,二、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道路,总的来看,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依靠资源、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来支撑钢铁工业发展,同时带来全行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在上述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一系列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1.总体产能过剩,低水平产能比重过高 钢铁工业年报统计,2010年底全行业炼钢产能8.0亿吨,炼铁产能7.01亿吨,轧钢产能7.99亿吨,明显大于国内市场需求,已经成为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7、 全行业现有产能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全行业总产能的20%左右,比重过高;,2009年底统计,大中型企业共计有高炉561座,其中3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15座,占总产能的7.97%; 2000-2999立方米高炉51座,占总产能的19.32%; 1000-1999立方米高炉112座,占总产能的24.31%; 300-999立方米高炉355座,占总产能的38.31%; 299立方米以下高炉15座,占总产能的0.83%。 10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的低水平产能,占总产能的63.45%,比重过大。,钢铁产能过剩的重要特征是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是国际先进水平的产能比重偏低,高技术含

8、量、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落后和低水平产能比重过高,这是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当前优化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已成为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大任务。,2.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应当指出,近些年来钢铁行业联合重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宝钢、鞍本、武钢的联合重组,河北、山东两个钢铁集团的组建,沙钢集团和民营企业的联合重组均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产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今年1-7月我国粗钢产量最多的前十大钢铁企业钢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48.42%,而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国前4大钢的粗钢产量占本国、本地区粗钢总量的比重一般大于7

9、0%,我国钢铁工业的集中度明显低于其他产钢大国的水平。,钢铁工业年报统计,2008年底全行业企业总数达8012家(含矿山、铁合金、耐火),全年实现现价工业产值44727.96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的年现价工业总产值只有5.58亿元,企业规模小,而且高度分散。 全国从事钢铁产品的经销商预计达20万家左右,这种过度分散的状况,是造成钢铁产品流通秩序混乱,投机经营倾向比较严重的重要原因。,上述数据说明,当前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总体规模小而且分散,工艺装备技术水平同全球钢铁工业发展呈现现代化、自动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造成钢铁行业在发展中出现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3

10、. 产业布局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2009年我国粗钢生产中,华北占总量的35.3%,东北占10.8%,而当年的市场消费量华北占15.5%,东北占7.9%,华北产大于需19.8个百分点,东北2.9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属于产小于需的地区,华东产小于需8.3个百分点,中南产小于需8.7个百分点,西南、西北分别为3.5、2.3个百分点。 上述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比较,明显存在生产力布局不协调和不均衡的状况。,2009年我国粗钢生产与市场消费结构比较,从全行业来看,考虑我国钢铁生产大量使用进口铁矿石,从有利于进口铁矿石考虑,我国直接沿海、沿江的钢铁企业偏少; 多年来钢铁生产力的布局

11、,主要是依托矿山建设,企业小而分散;当前有18家大中型企业建在省会城市 ,34家建在100万人口以上城市 ; 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粗钢生产能力占全行业总产能的60%。 上述区域分布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当前,全行业先进工艺技术、高端产品技术和应用,主要是依靠引进和模仿,2010年进口钢材1643.01万吨,一些高档的关键品种钢材仍需要依赖进口。从总体上看,我国钢铁生产的产品结构主要是处于中低档的水平; 2009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总额为572.1亿元,仅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2.37%。其中:用于研究和试验开发265.0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164.0

12、亿元。总体上看,科技研发的投入比重偏低;,2009年年底,大中型企业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68737人,企业主办的科技机构218个,所属人员45068人,其中博士806人,硕士4694人,虽然比2005年有明显增加,但是从我国年生产粗钢6亿吨的大国比较,企业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适应我国钢铁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2008年,10大钢铁企业专利申请338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48件,分别占国内钢铁行业专利数的85.1%、88.6%,说明钢铁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特大型钢铁企业。,5.能源、资源、环境制约钢铁工业发展,全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国家环保部、统计局公布第一

13、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钢铁行业(含铁合金、炭素)SO2排放量220.67万吨,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0.41%;烟尘排放量97.73万吨,占9.95%;氮氧化物排放量81.74万吨,占6.88%;粉尘排放量193.92万吨,占25.36%,是工业行业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 钢铁工业是我国资源、能源的消耗大户,污染排放总量大,全行业节能减排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1864.47万吨,当年生产高炉生铁59021.8万吨,按当年消耗进口铁矿石含铁量计算,相当于全国生产总量的65.5%,对进口矿的依存度高; 从钢铁生产的资源条件看,对生产需要的资源供应

14、产业链的控制力弱。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在境外已参股投资的矿山,包括在建、拟建项目在内我方可控制的权益矿为19153万吨,占2010年进口总量的30.9%,同日本钢铁企业控制海外铁矿石资源占进口总量的60%以上,差距很大。,三、推进我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是关系全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当前钢铁行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为全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滞后的矛盾突出,也说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钢铁行业的重中之重。 从钢铁行业的发展来看,过去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之后,应当而且有必要进行一次全行业的大调整。,2009年2月9日,经国务院

15、常务会议讨论批准,颁发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相关产业和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去年以来,全行业和各企业贯彻规划要求,执行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等还存在差距。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仍是当前全行业面临的任务。,应当指出,这里讲的钢

16、铁企业联合重组,包括: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要同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推进跨地区、跨省市、跨所有制的钢铁企业兼并联合重组; 组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内部资产、装备、资金、人才、技术、产品等的全面优化组合; 积极推进淘汰落后和低水平钢铁产能等。,从钢铁行业的实际出发,推进钢铁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是解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同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相关的。 当前,积极推进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已经成为加快全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的战略需要。,当前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多年来尚未解决。年产粗钢最多的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当年全国粗钢总量的比重,2001年为46.25,2004年下降到34.31的最低点,比2001年降幅达12.04个百分点。 2010年前10大钢铁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