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508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2020年整理).pdf(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大多数嗜热菌的 G-C 含量高于中温菌。( )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 DNA, 不存在 DNA 高级结构。 ( )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 ) 4、初生 F菌株和次生 F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 一般用左眼观察, 右眼闭上, 以免产生干扰。 ( ) 6 革兰氏染色的最终结果是 G + 为紫色, G 为红色。( ) 7 在锅中熬好培养基后就可以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灭菌了。( ) 8 培养皿灭菌时烘箱一般在 138 下,持续 1-2h 就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

2、) 9 新玻璃器皿使用前用洗衣粉刷一遍, 再用水充分冲洗干净就可以了。 ( ) 10 病毒和细菌一样只要经过特殊染色就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 11 支原体和衣原体均能通过细菌滤器。( ) 12 微生物的灭菌是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为标准的。( ) 13 高压蒸汽灭菌通常用 0.107Mpa 的压力,在 115.3 下维持 15-30min 。 ( ) 14 抗生素、血清、疫苗等溶液可用煮沸的方法进行灭菌。( ) 15 分离真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25% 的乳酸防止细菌污染。( ) 16 酵母菌和细菌的菌落差不多,很难区分。( ) 17 可以通过穿刺接种试验来观察细菌的运动情况。( ) 18

3、 支原体和细菌的大小差不多,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 19 香柏油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使用的 。( ) 20 水质污染程度的标志是细菌总数。( ) 21 菌种长期培养其性状一般不会改变。( ) 22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真菌孢子都是由真菌的子实体产生的 。( ) 23只要测定水中的细菌总数就能确定其污染程度。() 2 24分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培养基。() 2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 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 ) 26、渗透酶( 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 ) 27、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

4、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 ) 28、将 HR 病毒的外壳蛋白与 TMV 病毒的 RNA 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 TMV 型病灶。若在感染前,用 TMV 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 TMV 型 病灶。 ( ) 29、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较少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 ) 30、 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靠载体和能量, 而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 ) 二二 填充题(填充题(30 分)分) 1、我们常采用_ _ a_ _ _ 浓度的 NaCl 或 0.1M_ _ _ b_ _ _ 来稀释菌液或清 洗菌体细胞。因为_ _ c_ _ _ 。 2、 在有机物为基质的

5、生物氧化反应中,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受体的方式称_ _ 有氧呼吸_ _ ;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 _无氧呼吸_ _ ;以有机物 为最终电受体的称_ _发酵_ _ 。 3、 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_ _斜面冰箱保藏法_ _ 、_ _冷冻干燥保藏法_ _ 和 _ _石蜡油封藏法_ _ 等,其中_ _冷冻干燥保藏法_ _ 方法保藏菌种的时间最 长久。 4 使用油镜时要在镜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 ) 。 5革兰氏染色所需的染液有结晶紫、碘液、 95% 酒精、番红 6 观察菌落时细菌、放线菌、酵母菌接种多使用( 涂布 ) 法,而霉菌使用 ( 点接 )法。 7微生物灭菌技术措施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湿

6、热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 菌 ) 。 8、电子显微镜主要有(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 两种 3 9 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配方是(牛肉膏、蛋白胨、磷酸氢二钾、氯化钠、琼 脂 )。 10 玻璃器皿一般用烘箱进行干热灭菌,灭菌温度为(160-180 , ) , 持续(1-2 小时 ) 。 11 洗涤玻璃器皿时使用的洗涤剂有( 水、肥皂、洗衣粉、洗涤液、硫酸及碱、 有机溶剂 )等 12 无菌室常用(紫外线 ) 灭菌。 13 划完线的培养皿要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的目的是防止( 皿底脱落打 碎 ) 、( 防止冷凝水滴落到平板上污染 ) 14 食品微生物检验所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 ) 。 15 根据微生

7、物的代谢特点通过指示剂的显色反应用以鉴定不同微生物的培养 基是(鉴别培养基 ) 。 16平板划线分离细菌时主要使用的工具是( 接种环 ) 。 17 细菌的染色技术有( 简单染色法 )、( 革兰氏染色法 )、( 芽孢染 色法 )、( 荚膜染色法 )、( 鞭毛染色 ) 。 18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 细菌总数 )、( 大肠菌群 )、( 致病 菌 ) 19 血球计数板是(微生物的计数) 的。 20要想观察细菌的表面超微结构需要用(扫描电镜 ) 。 21 细菌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平板划线分离法 )、( 稀释平板分离法 )。 22 单孢分离法是分离(真菌 )的方法。 23、 对细菌简单染色法的一

8、般步骤是_ _ _ a_ _ _ 。常用的染料有_ _ b_ _ 和 _ _ c_ _ _ 等。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 (镜检) 24、 在混合菌样中获得纯菌株的方法主要有( 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划线平板 法 )等。 2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 pH 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_ _ _ a_ _ _ 和 _ _ _ b_ _ _ 等。 (1)培养基自身的改变(水分、温度的影响) (2)微生物 4 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竞争较激烈时有些细菌会产酸、产碱) (3)代谢产物的作 用(如乳酸菌产 26、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_ _ a_ _ _ 和_ _ _ b_ _ _ 等,无机氮源有_ _

9、c_ _ _ 和_ _ _ d_ _ 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_ _ _ e_ _ _ _ 等做有机 氮源。7a:蛋白胨; 8b:牛肉膏; 8c:(NH4)2SO4; 8d:Na2NO3; 8e:豆饼粉 27、霉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 a ;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 b 和 c 等;细菌细 胞壁化学组成主要是 d ;几丁质 9b:甘露聚糖; 9c:葡聚糖; 9d:肽聚糖 28、在微生物学奠基时代(生理学期)公认的代表人物为_ _ _ a_ _ _ 和_ _ _ b_ _ _ 。前者的主要业绩有_ _ c_ _ 等,后者的主要业绩有_ _ _ d_ _ _ 等。 10a:巴斯德; 10b:柯赫; 1

10、0c:巴斯德消毒法; 10d:微生物纯培养法 三、三、 简述下列概念的区别: (每简述下列概念的区别: (每小小题题 5 5 分分,共,共 2525 分分) 1、连续培养与补料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 是按特定的控制方式以一定的速度加入新鲜培养基和放出培养物的培 养方法。其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稳定; 补料分批培养: 是一种介于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培养方式。它是在分批培 养的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并不一定稳定。 2、菌落与克隆 菌落:指单个细胞在有限空间中发展成肉眼可见的细胞堆。 克隆:指从同一祖先产生同一 DNA(目的基因)分子群体或细胞群体的过程。

11、或 指将外源基因引入到宿主菌体内,并使其大量扩增的过程。 3、 亚病毒与类病毒 亚病毒亚病毒:没有真病毒的形态结构,能利用非自身编码的酶系统进行复制,有侵染 性,并可在寄主中引起症状。 =+jxFMRl 类病毒类病毒:是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中一类最小的新病原体,有类似病毒的一面,称为 类病毒。 5 4污水的厌氧处理法与活性污泥法 采用厌氧消化器把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水和其它气体 的一种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利用含有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气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 物学方法。 活性污泥是一种絮状污泥,主要是菌胶团形成菌,原生动物,有机和无机胶 体以及悬浮物组成。人工培养、

12、驯化获得。 5 补体系统与干扰素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有补充抗体作用能力,其作用 无特异性,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不能单独作用于抗原或抗体。补体由巨噬 细胞、肠上皮细胞及肝、脾细胞产生。 补体系统由 11 个血清蛋白构成,C1-C9,C1 又分 C1q、C1r、C1s。是一组酶原, 被激活后发挥作用。 补体攻击细胞结果, 使膜损伤, 导致细胞裂解。 促进吞噬作用。 与变态反应有关。 (2)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发挥又受细 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到 RNA 和蛋白质合成。 人干扰素有干扰素(白细胞干扰素) ,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

13、) ,干扰 素(免疫干扰素) 。 6 恒浊连续培养与恒化连续培养 不断调节流速使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 适用:收获菌体及与菌体相平行的产物。 恒化连续培养 :恒定流速,及时补充营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恒 定生长速率。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需的营养物控 制在较低的浓度, 以作为限制性因子, 而其它营养物过量。 常用的有氨、 氨基酸、 葡萄糖、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7 厌氧微生物与兼性厌氧微生物 6 不需分子氧,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 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 分子氧对其有害。 主要梭菌、 产甲烷细菌、 脱硫弧菌。 兼性厌氧微生物 :有氧与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

14、但以不同氧化方式获得能量。 如酵母菌、一些肠道菌、反硝化细菌。 酵母菌酒精发酵时通入氧气,发酵减慢,停止产生乙醇,葡萄糖消耗速率下降, 氧对发酵的这种抑制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8 噬菌斑与噬菌体 噬菌斑: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敏感性细菌混合培养于固体基质中,由于噬菌体进行裂解 细菌,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的透明空斑。 c#9 噬菌体:是微生物病毒,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9 菌落与菌苔 菌落菌落:固体培养基上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生长物(微生物的单个个体或孢子在固体培养基上生 长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团) +_ m47W 菌苔菌苔:几个菌落连在一起成片生长。 s 10 培养基与

15、琼脂 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者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W()|= 琼脂:琼脂:红色海藻经过干燥的多糖抽提物,在微生物学培养基中用以作为一种凝固剂。 11 完全培养基与基本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是能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培养基。是天然或半合 成的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最低成分培养基。 12、菌株与菌种 是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 一种菌的每一不同来 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所以, 属于同一菌种的菌株是无数的。 7 菌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同属内其实种有明显差 异的菌株的总称。 13、化学耗氧量与生物耗氧量 化学耗氧量:反映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在一般情况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反 映水体总的污染程度。 生物耗氧量: 水体中有机物经生物氧化至简单终产物是所需的氧量。反映水中 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COD 数值一般高于 BOD。 四、选择题: (每小题四、选择题: (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1.支原体的特点是( ABCD )。 A.无细胞壁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抗生素不敏感 D.能在含血清人工培养基生长 E.不能通过除菌滤器 2、细菌遗传性变异中受菌直接摄取供菌游离的 DNA 片段,并整合到受菌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