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57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60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2020年整理).pdf(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第一一课课 古风新韵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 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 ,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 不同 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 ,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

2、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 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第 1 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聆听乐曲关山月 ,认识古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 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 ,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 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导入。 3、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 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 ,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 , 谈谈这首诗所

3、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 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2 5、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 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三、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古琴曲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表达了守边战士在马上吹奏的 军乐,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琴曲关山月为本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 目之一。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 风味。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韵律与情感,孩子们很聪明,乐感也 不错,第一遍聆听就听出这首曲子是思念家乡的

4、,略带忧伤的,然后我让学生随音乐默 诵这首李白的唐诗关山月,提示学生要把诗词朗诵出乐曲的韵律来,六年级的孩子 对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朗诵诗词也有一定的韵律。然后我又让学生用桌子当古 琴,模仿古琴的演奏姿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第第 2 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学唱歌曲游子吟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一) 、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教师出上 句“人有悲欢离合” ,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 ;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 ,学生 诵“千里共婵娟” 。 。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

5、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 。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 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 “新 韵” 。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跟 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 ,学生 唱“有” 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 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 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韵” 。 3 (二) 、演唱歌曲游

6、子吟 。 1、复习学过的咏鹅 春晓和静夜思等古诗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 ,体会诗中的情 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启发学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 在情绪上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要求学生读 出不同的情感。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不带装饰音。 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唱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带装饰音)。 (2)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请学生用 “M 哼

7、唱第一段旋律,用“w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引导学 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它们的不同。 (3)学唱歌词,演唱歌曲。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师从 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 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全课小结。 齐唱歌曲,谈谈感受。 教学反思: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 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这首歌曲曲调婉转,无不深深拨动 着天下儿女的心弦,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音乐与诗句珠联璧合所描绘出的情境,体现了音 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创

8、设一个充满爱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的解决了教学 难点:前倚音,也从而使学生体会爱,明白爱,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感情。在充分理解古 诗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画面、旋律中的附点、前倚音这些音乐符号,学生能自然流露出 对妈妈的感情,感受到在演唱这些句子是应用温和的声音和较慢的速度表现歌曲,这在 体会歌曲感情上很有帮助。 第第 3 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花非花 ,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4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 。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引入 本课的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同样考虑部分学生 进入变声期,请部分学生

9、用竖笛吹奏,熟悉歌曲的旋律。教师用 C 调为学生伴奏,适当 降低音高。 指导学生学吹竖笛。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 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 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 ,启发学 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 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 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

10、,表现歌曲的意境。在学唱时,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 每个字的字头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 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 气息要控制好。 6、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 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唱歌曲花非花 。 教学反思: 情境设计导入反响热烈在课堂初始即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掌握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技巧、仪态、肢体 示范动作等,让学生学到技能方法;练习效果突出根据对学生

11、不同方式的发声训练,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分小组学习、互动设计反馈较好在 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找重难点、解决重难点时,学生的团队合作、互动的环节,不仅 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唱歌的技巧,学习的方法,更懂得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学生日后工 作中所需具备的技能。 学生互评效果好,学生上台表演完,都要进行学生互相评价,老 师最终点评,既可以锻 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点评能力,共同学习。但学生自己发挥 的机会太少,不能充分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仍然有些被动。 5 第二课第二课 月下踏歌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

12、道云 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 4 个乐句组成,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 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色,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 表现旋律的特点及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 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 ,并能用“do、mi、sol”三个音编创短小旋律。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中“拉弦 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

13、光,月光抱着我 ,感受浓厚的儿童情趣和鲜 明的彝族风格特点。 2、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并配合实践聆听,加强对乐器音 色类别的听辨能力。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第 1 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阿细跳月 ,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1)聆听快乐的罗嗦或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人手,请学生回顾彝族的 艮族风俗风情,然后进入乐曲主题的聆听。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记忆, 6 然后说一说:主题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4 个乐句,1 小节为 1 个乐句) (2)跟老师学一学“跳月”的舞蹈

14、基本舞步,边听边跳,感受乐曲的韵律。动作为: 前三拍走三步,后两拍空中蹬脚两下,蹬脚时边拍手边喊“嗨嗨” 。走的方向为:左右、 前后。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引导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和 音区等要素中,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4、再次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的乐段和情绪越来越热烈的尾声。 启发学生: 当听到弹拨乐器出现时, 随音乐模仿弹奏的动作; 当听到乐曲速度越来越快、 力度越来越强时,随音乐的节拍用拍手、摇手腕等动作表现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火把节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所特有的节日,在欣赏音乐前首先让学生通过 欣

15、赏介绍火把节的视频资料,来熟悉和了解彝族人民的节日。彝族人民在过火把节时跳 舞蹈时唱的歌曲就是阿细跳月,运用这个视频资料来引出今天将要学习的新歌。 音乐表现了一种热闹的场景,但不是从头到尾乐曲始终是热烈的。为了引导学生学会 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里教师问到:乐曲热烈的地方力度、速度是什么? 往往低年 级学生会答:声音很大之类的答案。音乐学科需要用专业术语来描述乐曲等特点,所以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速度与力度和乐曲热烈、 舒缓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教师的讲解, 速度用快与慢来表示,力度用强与弱来表示,来纠正学生以往错误的语言描述。那么今 后学生在回答教师诸如速度、力度之类的分析音乐特点的问题时

16、,学生们就会运用今天 所学到的专业术语来表达了。 第第 2 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转圆圈 ,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1)复习演唱歌曲导入歌曲的学习。 (2)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与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此部分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量不宜 7 太大,唱好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以及延长音记号的地方,通过教师的指挥手势,帮助 学生准确掌握和表现。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歌曲主要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音型重 复多, 识读乐谱较为容易。因此,在识读乐谱时,教师稍加分析和引导,以便学生能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