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84536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28.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电子教(学)案(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系 部: 建筑工程系 课 程: 建筑力学 班 级: 建筑工程技术 教 师: 教 案授课题目章 绪 论授课时间1节检查签字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 授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力学的任务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容、意义教学重点建筑力学的任务教学难点建筑力学的任务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导入新课:土木工程是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从古代的洞穴建筑到现代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演变,从中人们不断的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方法,这种经验和理论方法可以指导我们能够在以后的土木建筑中更好、更快、更安全的发展,那么建筑力学就是人们从实际经验中提炼出来,又可以指导人们日常工作的一门理论基础科学,可以

2、说,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最具理论指导意义的科学,为我们后续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所以大家要认真学好这门课程。举例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绪 论 一、建筑力学的任务(掌握) 35分钟 1 荷载定义及其分类 荷载: 主动作用在房屋上的力。(自重、风压力) 分类:按作用时间分: 恒荷载和活荷载 按分布情况分: 分布荷载和集中荷载 按性质分: 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2 结构定义及其分类结构: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中起骨架(承受和传递荷载)作用的主要物体。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结构体系巨型框架体系3平衡状态定义平衡状态:结构及其组成结构的各构件相对于地

3、面保持着静止状态。 4构件正常工作的三个基本要求 强度:结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结构(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5 由上述四个方面总结出建筑力学的任务建筑力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则,在保证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节约的前提下,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提供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二、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了解)15分钟研究对象按几何特征分类:1、杆:它的几何特征是细而长,即lh,lb。杆又可分为直杆和曲杆。 2、板、壳:它的几何特征是宽而薄,即at,bt。平面形状的称为板,曲面形状称为壳。 举例

4、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3块体: 它的几何特征是三个方向的尺寸都是同量级的。4薄壁杆:它的几何特征是长、宽、厚三个尺寸都相差很悬殊,即lbt。三、建筑力学的分析方法(了解)建筑结构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验分析和数值分析三个方面。理论分析实验分析计算结构实际结构计算模型实验模型四、建筑力学的意义(了解)1、基础学科,为后续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2、结构设计,正确的对结构受力分析和力学计算,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合理。3 建筑施工,理解图纸(读图)、组织施工、制定安全质量措施。举例讲解小结: 本次课重点掌握 建筑力学的任务了解建筑力学的对象、方法、意义后记:教 案授课

5、题目章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授课时间2节第一节力和平衡 第二节基本公理检查签字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 授教学目标掌握:静力学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公理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 公理5 刚化原理了解:力的定义及分类、力系的定义及分类、静力学的研究问题教学重点静力学的基本公理教学难点静力学的基本公理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新课导入:在平时生活中,力是无时无刻的存在我们身边的!那么,什么是力那?我们下面来学习第一章,从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第一节力和平衡的概念一、力的定义及分类(了解)15分钟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力对物体作用效应: 一是使

6、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叫做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二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叫做力的变形效应或效应。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力具有大小和方向,所以说力是矢量。可以用一带箭头的直线段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举例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二、力系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15分钟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力系的分类: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的力系称为平面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的力系称为空间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都汇交于同一点的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的力系。平面一般力系:各力作用线既不汇交又不平行的平面力系。三、静力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7、)15分钟刚体: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静力学的研究问题:1、 物体的受力分析2、 力系的等效替换(简化)3、 建立力系的平衡条件合力:凡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称此力为该力系的合力。等效力系:使同一物体具有相同效应的力系。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如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满足平衡条件的力系)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掌握) 45分钟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确定。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

8、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力杆(二力体,二力构件): 仅在两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的物体或构件. 用途:已知两力的作用点,确定其作用线.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推论1 力的可传性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任一点,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举例讲解举例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且第三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

9、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公理5 刚化原理变形体再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思考题:1、合力一定大于分力。2、力的可传性适用于刚体和变形体3、静力学将研究对象抽象为_。举例讲解小结: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的科学。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公理5 刚化原理后记:教 案授课题目章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授课时间3节第三节 约束反力 第四节受力分析检查签字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 授教学目标掌

10、握:各种常见约束特点及约束反力的形式 了解:对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教学重点常见约束特点及约束反力教学难点常见约束特点及约束反力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那么力的存在就要受到约束,那么什么是约束呀?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容!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掌握) 45分钟自由体:空间运动不受限制的物体。非自由体:运动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约束:对非自由体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约束。约束力:约束作用在被约束物体上的力。确定约束力方向的基本原则:约束力的方向恒与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常见约束特点及约束反力:一、柔体约束:绳索、链条、胶带等柔索只承受拉力约束力FN作用点

11、接触点 方向沿柔索背离被约束物体举例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二、光滑面约束:支持面、啮合齿轮的齿面、机床中的导轨约束力法向约束力FN作用点接触点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约束物体。三、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的约束性质是限制物体平面移动(不限制转动),其约束反力是互相垂直的两个力(本质上是一个力),指向任意假设。 四、固定铰链支座五、滚轴支座 约束力 :沿着支承面的公法线方向六、固定端支座举例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b)A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了解)30分钟受力分析基础1、根据约束性质确定约束力; 2、取隔离体; 3、 画受力图。物体受力分析的依据1、根据约束的性质2、注

12、意二力杆的判断3、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应用举例讲解小结:约束:对非自由体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约束。约束力:约束作用在被约束物体上的力。约束力的方向恒与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受力分析1、根据约束性质确定约束力;2、取隔离体;3、 画受力图后记:教 案授课题目章习 题 课授课时间4节复习物体的受力分析检查签字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 授教学目标掌握:受力分析1、根据约束性质确定约束力;2、取隔离体;3、 画受力图约束力的方向恒与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了解:物体受力分析的依据教学重点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约束力的判断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约束力的判断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1、画图(a)所示结构ACDB的受力图。(掌握)25分钟 (1) 取结构ACDB为研究对象。(2) 画出主动力:主动力为FP。(3) 画出约束反力:约束为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画出它们的约束反力,如图(b)所示。举例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2、重量为的小球,按图1.23(a)所示放置,试画出小球的受力图。(掌握)25分钟 (1) 根据题意取小球为研究对象。(2) 画出主动力:主动力为小球所受重力。(3) 画出约束反力:约束反力为绳子的约束反力以及光滑面的约束反力。小球的受力图如图1.23(b)所示。 3、对下列图形进行受力分析(掌握)35分钟BAEFCDqqADBCF1F2举例讲解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