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584086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可以让学生了解动物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欢迎阅读!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用童话的文体讲述了蝌蚪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叙述与对话相结合,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地告诉学生青蛙是怎么长成的。 2、本课是二年级上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一年级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文课后练习提供小蝌蚪生长成青蛙各阶段变化的图片,要求学生按顺

2、序连起来后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个练习体现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对于刚刚升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组织学生亲历这个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是突破难点的保障。 4、本课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与一年级的相比,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忆心理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优化识字写字教学,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益。 学情分析: 1、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有意学习的意识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刚升上二年级学习,学生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仍是一定困难,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

3、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2、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的汉语拼音拼读基本过关,具有了一定的用普通话朗读、借助插图了解词语句子意思、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这些都是进行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 3、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认700个字和会写300个字,这些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里有不少形近字、音近字,这些形近字、音近字对学生知记会写的字的字形会带来干扰,因此,会写字教学中的字形教

4、学必须进一步加强。通过组织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认字形,进行形近字、音近字比较、组词,引导学生通过音形义相结合知记字形。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塘”等14个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教”,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会写课后10个字及8个词语。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通过课后按顺序连图片,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3、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古诗,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正确

5、认读“塘”等14个生字新词,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3、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 教学难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古诗,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通过课后按顺序连图片,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课时: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 谜语导入: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长大吃虫叫“呱呱”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老师板书课题。

6、1、老师板书题目:小蝌蚪找妈妈(“蝌蚪”注音) 2、指名拼读“蝌蚪”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二)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1、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关于谁的故事?(预设:小蝌蚪)写了小蝌蚪的一个什么故事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们知道“蝌蚪”是什么吗? 2、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婴儿。那么,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科学知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借助插图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3、自由读课文,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

7、妈妈了吗? 二、学习朗读课文,识字与读文。 (一)文字图片结合了解小蝌蚪 1、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小蝌蚪生活在哪里?正确读“池塘”,并明确:左边的提土旁表示池塘里的水被水围着。 2、了解小蝌蚪可爱的样子。 (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蝌蚪的样子的? (3)注意“脑袋”的读音,小蝌蚪的脑袋怎样?连用两个“大”给你什么感觉。 小蝌蚪的身子是什么样的?注意“灰”字的读音。 小蝌蚪的尾巴怎样,连用两个“长”有什么感觉。文中哪个词语写出小蝌蚪尾巴特别好玩?注意“甩”的动作。 3、师生合作小结 你们扮演小蝌蚪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小蝌蚪们,你们生活在哪里?你们长什么样子?你们怎

8、样游来游去?你们快活吗?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二)、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1、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2、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学习生字“披、鼓”。 3、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 (三)学习找妈妈的过程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2)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2、引导学生体会“迎上去、

9、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1)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四)、学习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1、质疑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 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 2、学习课文25段

10、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 (1)、鲤鱼妈妈的帮助(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质疑: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2)、乌龟的帮助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质疑: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

11、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3)、小蝌蚪的妈妈青蛙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

12、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4)、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质疑: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