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605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规划学科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起源,城市是在原始社会向私有制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世界奴隶制国家最早建立的地方,必然也是城市的发源地: 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图1 古埃及壁画,古埃及城市-伊套伊,壁画反映各州混战中据城攻守的场面,十二王朝的首都,它的四周布满堑濠,城防坚固厚实。 政权不稳定,战争激烈,古埃及卡宏城,十二王朝统一埃及后建立的。平面长方形,边长380*260米,有城墙围着。城内又用墙分为东西两部分。,贵族区:有十一个宽阔的院落,布置别致,贫民区:建造简陋,用棕榈枝、芦苇、粘土建造,居住拥挤,住宅约710,而有的贵族宅院占地60*45米,7

2、0多个房间,几层院落。,城市建设体现了奴隶制社会制度下阶级的对立,美索不达米亚吴尔城,城市中心是宫殿、庙宇和观象台两河流域流行多神教,古希腊雅典卫城,希腊一度很繁荣,境内有 200多个城邦。平民阶层力量的强大,城市中出现了平民化的倾向。城市中心是广场和神庙,图:郑州商城遗址,我国迄今为止发掘出来的最早的城市,位于郑州市中心及北关一带,距今大约3500年历史。据考证,可能是商王仲丁的傲都。,平面接近长方形,南北约2000米,东西约1700米。这个城市西、北、南三面城墙外还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手工业工场,说明这是一个经济相当发达的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都城。,2 城市的发展,二、中古城市的发展,中古城市

3、的发展,是以世界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内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逐步转化为背景的。由于世界各国封建社会进程和政治制度的不同,因而该时期的城市发展规律也体现了多样性。,中古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但商品经济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东西方封建城市的作用不完全相同。,2 城市的发展,(一)中古中国的城市发展,中古封建制度首先产生于中国,从战国时代到鸦片战争,延续了2000多年的岁月。,虽然我国封建制度也经历了统一和分裂的过程,但总的来说中央集权制度占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作为中央和地方中心的城市必然十分发达。,随着不同时期封建制度的演变和社会经济的不同,对各个时期城市结构布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战国时

4、代齐临淄城,城市布局很不规正,大小两城相切。大城周长约12公里。小城1.8*2.3公里。,王城居西南角。宫殿并不处于显眼的地位。,城中作坊面积甚大,几乎占部分,且深入王城,道路弯曲,商业发达,据文献记载,有绸布、皮货、珍玩、盐号、药铺、酒家、旅馆等。,齐临淄城是我国早期封建城市的代表,由于当时尚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时期,所以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来看,封建城市的特征却并不明显。,中国汉代长安城,我国前期封建城市的代表。此时封建制度基本确立,自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但上层建筑建制尚未完善,所以总体布局还不规正,然道路已垂直相交。,城市周围26公里,人口三十多万人。 商业偏于西北一隅,采用

5、集中市场,计有九市。,唐代长安城,唐长安城是我国盛期封建城市的代表,此时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均臻完善。,规模很大:9721*8761米。人口多达百万,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全城之商业仅东西两市,多供高级商品和奢侈品,与一般市民日常生活无多大联系,宫城为皇家居住之处,皇城中央机构各部所在,外城为一般居民区。,北宋汴梁城我国封建后期城市的代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地处大运河与黄河交点,工商业和交通重镇,人口猛增,城市生活高涨。,坊里制解体,街巷制产生,商业街道很快形成 “全城皆市”,繁华的闹市区和交易市场形成,明清北京城封建晚期城市代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商业街普遍形成。,明朝从蒙古族贵族统治中

6、解放出来,而满族文化上落后于汉,所以仍借汉文化作为传统的统治工具。故在城市形态上不仅没有封建晚期城市的特点,反而对传统文化做了集大成的表现。,借鉴古王城模式,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外置天地日月四坛,充分体现了以天子为中心的皇权至上的思想。,2 城市的发展,(二)中古西欧城市的发展,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是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起点的。此时 奴隶制逐渐瓦解。日耳曼人南下及民族大迁移,使西欧先后产生了法、德、意、英等国家。,西欧封建社会的头几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个城市衰落时期,罗马帝国的首都由一百多万人减少到四万人,各地的城寨也在战火中破坏。,2 城市的发展,(二)中古西欧城市的发展,战争使

7、商路断绝、奴隶制解体,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萧条。以农业为生的日耳曼人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城市,生活中心转入乡村。罗马时代城市的大多荒废,有的变为行政中心、教会中心或军事据点。,封建领主制:小小的国家分成更小的封建领地,宗教统治者一切,战争频繁。在很长一段时期,城市实际上是封建主的城堡+教会建筑。,2 城市的发展,(二)中古西欧城市的发展,大约1011世纪,西欧封建城市真正兴起,最初绝大多数在封建主的城堡周围发展起来。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封建主的城堡外围聚集,逐步形成商品交换为主的市区。,这种城市中,城堡与市区实际是两个不同的单位,市区居住着手工业者和商人,是经济中心;城堡居住着贵族领主,是政治中心。,2

8、城市的发展,城市性质和作用不同: 东方:手工业、商业中心,同时又是政治中心 西方:分为城堡和市区两部分,城堡是政治中心, 市区是经济中心。,二、中古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不同 东方:中央集权,皇权至上。以宫殿、官署为中心 西方:封建领主制,神权至上。以教堂、广场为中心。,(三)东西方封建城市主要差别(横向比较),中古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市由罗马时代保存下来的设防的据点演变为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居住地,手工业兼高利贷出名的经济中心,中心由市政厅和广场组成,“完全自由布局的商人共和国的城市”,中古法兰西加尔加索尼城堡,中古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小岛上一个罗马营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石头筑城,高达60米,用

9、深护城河围起,河上有从河里操纵的吊桥。,2 城市的发展,三、近代工业城市的产生,近代工业革命,是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它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的标志:1784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开始有了人工能源,使工业在城市中有了集中的可能,推动了大工业城市的急剧增长,2 城市的发展,三、近代工业城市的产生,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1、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2、城市功能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用地类型增多,工业、商业、居住、仓储用地、公共建筑、金融机构、铁路、车站、码头。,3、集聚效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电话、交通工具、自来水开始出现 4、工业污染、环境恶化、城市远离自

10、然、建筑艺术退化,2 城市的发展,三、近代工业城市的产生,(一)巴黎改建,工业革命后,巴黎的城市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街道小而曲折、房屋破旧、污水横流、市政设施缺乏。 18411845年间,法国政府匆忙修了一道城墙,企图限制城市发展。但这种做法显然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欧洲铁路网形成后,巴黎成为最大的铁路枢纽,矛盾更加尖锐 。,18521870年巴黎改建,打通十字轴线 交通改建 市中心改建 增加公园绿地 新建20个广场 拆除了城墙 市政设施的改扩建,2 城市的发展,三、近代工业城市的产生,(二)北美大城市的兴起,1790年华盛顿规划,近代新建大城市主要兴起于北美。华盛顿就是在空地上新

11、建起来的城市。,2 城市的发展,三、近代工业城市的产生,1909年芝加哥规划,芝加哥是美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也是在美国工业的迅速推动下暴发起来的。,3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3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社会学科: 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3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学: 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

12、中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3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经济学: 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城市化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3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地理学: 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的集中。这一过程包括在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市,以及已有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也

13、包括城市内部已有的经济区位向更集约的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率的结构形态发展。,3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综上所述: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3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总结: 可以说,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

14、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3 城市化,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一)单一指标度量法,计算公式 : PU = U/P PU城市化水平 U 区域城镇人口 P 区域总人口,3 城市化,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二)综合指标度量法,度量标准 :指标一般包括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构成、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城市环境基本质量。,两种方法比较:单一指标法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它的实质是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因而最常用。,3 城市化,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5、,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 Northam)1979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将城市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70%,30%,起步阶段,加速阶段,稳定阶段,3 城市化,四、我国的城市化现状、趋势及相关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3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9.7%,说明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未来1年,我国的城市化将持续高速发展。,(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3 城市化,四、我国的城市化现状、趋势及相关问题,(二)我国城市化进程统计及预计,

16、70年代末, 14% 1986年, 26% 1999年, 29.5% 2000年, 36% 2010年, 49.7% 2020年, 50%60% 2050年, 6065%,20世纪中叶部分西方国家 城市化水平对比: 美国72%英国87% 联邦德国79%荷兰86% 加拿大77% 澳大利亚83% 。,3 城市化,四、我国的城市化现状、趋势及相关问题,(三)目前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如此巨大人口的城市化,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不仅面临着城市多方面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任务,而且还面临着使数亿人口改变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3 城市化,四、我国的城市化现状、趋势及相关问题,(三)目前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二: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 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再加上,我们曾经长时间地阻止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所以,一旦放开闸门,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现象就会如山洪倾泻一般,即所谓“蓄之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