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秋时期名师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5653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秋时期名师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秋时期名师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秋时期名师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秋时期名师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秋时期名师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知识目标1知道东周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3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找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4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记忆。)1西周灭亡, 建立东周的是。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从年至年,战国时期是从年至年。(一)春秋五霸2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霸主有、,史称春秋五霸。3首先称霸的是,他任为相,积极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又于公元前 651 年通过事件,确立了霸主地位4晋国国君任用贤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实现晋国的强盛,又于公元前 632 年通

2、过大战,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5留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他的国家在长江流域,但曾大举进攻中原,逼到周天子的都城城郊,问鼎中原,实现当中原霸主的夙愿。(二)战国七雄6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在课本第29 页战国七雄形势图中指出他们的位置。战国时期有三次重大战役:、请你在图中标出三次战役的地点。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除使用武力斗争外,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方面的斗争,出现了两种策略是:和。(三)孙武与孙膑8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军事家有和;他们的军事著作主要有和。二、合作探究(结合实际任选两题探究)1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

3、事?说出你的理由。1名校名 推荐3说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成语。4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三、反馈检测(50 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正确答案英文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1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2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A.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 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3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

4、错误的是()A.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 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 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 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4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A. 齐和秦B. 燕和楚C.韩和赵D.赵和楚5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A. 齐国B. 晋国C. 魏国D.赵国6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2名校名 推荐A. B. C. D. (二)非选择题(20 分)7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8 分)8阅读上列材料:(12 分)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

5、力也。”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请回答:桓公霸诸侯成功是在什么时间?成功称霸的背景是什么?(6 分)孔子说齐桓公称霸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 分)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3 分)四、知识链接战国后期,特别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秦。此时,魏国的公孙衍、 洛阳人苏秦, 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 秦国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他弱国,叫做“连横”。 于是出现了“合纵”与“连横”的策略之争。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候, 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 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六国灭亡的原因了吧。试着总结一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