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4年高考6篇优秀作文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65556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4年高考6篇优秀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2014年高考6篇优秀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4年高考6篇优秀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4年高考6篇优秀作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广东省 2014 年高考 6 篇优秀作文 第一篇: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 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 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 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 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 一次快门之前, 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 因而每一张逐渐显 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 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 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 的数码相机。

2、 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 我的眼睛几乎未 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 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 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 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 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 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 以及景观背后动人 的故事传说 , 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 在老城区走街串巷, 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 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 走进店里, 点一碟肠粉, 看着老板在氤氲

3、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自主举起相机按下快 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 师傅打声招呼, 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 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 露出灿烂笑 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 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 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 肠粉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 我这才明白, 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 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心中。 2 因此, 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 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腿色的记忆。 点评 标题清楚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思维敏捷, 善于思考

4、, 能够迅速透 过所提供的材料的表象发现照片的本质,即“照片不过是回忆的引子”,它的功 能在于记忆和记录。 文章以辩证的眼光, 指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技术并不重要, 量多量少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拍摄者应“用心体验”和“用心记录”生活, 这才是拍照的真正目的。 只要用心观察和记录, 就能够“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 忆。”文章内容完全符合题意,而且立意颇为深刻。作者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 举了一正一反两个生动事例,来印证自己对拍照 “真正目的” 的领悟过程。 文中 多次出现“用心”一词,紧扣标题。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并有个人的生活 体验和情感体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文面整洁。 第二篇:透过那泛黄

5、的老照片 当曾一时风光无两, 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 样功能炫酷, 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 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 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 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中,缓缓落幕。 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 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 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 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 生活中的一切一切, 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 蚀。 纸质化阅读的备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艾;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 微信、QQ等即时通信的大行其道; 磁带和 CD

6、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 而 MP3 、 MP4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 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将我们的 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3 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 科学技术的发展, 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 光速的传播速度, 便捷丰富的资源 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 “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 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 必有泥土的厚重, 纸质的轻盈, 和木质的清香, 而非金 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 数码技术的时代, 照片不再高不可攀, 然而打开手机和 相机,液

7、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 电子阅读的普及, 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 娱乐化的阅读倾 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大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 电子邮件、 QQ 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 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再也品味不到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 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 , 生 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 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于是,佳能的“感动常在”

8、 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 亲的相册, 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 却依然能看见那一 抹动人的微笑。 点评 本文作者在认真研读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 选择现代技术 对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 “侵蚀”为观察角度, 论述新电子技术时代带来的 “美好” 的“稀释” 和传统的遗失。 作者列举了数码技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变迁的种种表 现,认为这表明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古典与美感的消磨 与丧失”;与现今“冰冷而没有生命”的数码照片相比,母亲相册中那泛黄的老 照片却保存了“一抹动人的微笑”。文章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既能紧扣材 料,又能进行丰

9、富的相似联想, 同时,相关古典诗句、 现代作家的言论信手拈来, 从而使得文章内容非常充实, 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 考,且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 4 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 本文文体特征鲜明, 叙述、议论和抒情有机融合, 既 能以理服人, 也能以情动人。 在文字表达方面, 作者的表现堪称优秀。 文章语言 清晰流畅、准确有力,尤其是对“风光无两”、“雄霸天下”、“令人咋舌”、 “悲欢离合”、“冷酷无情”、“黯然离场”、“备受冷落”、“方兴未艾”、 “大行其道”、“势如破竹”、“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如泣如诉”、 “浑然不知”等成语和四字短语的运用显得得心应手,令全文文采

10、斐然。 第三篇: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 有人曾指出, 科技发达的今天, 人生过得越来越索然无味。 人们纷纷怀念起 黑白胶片的时代, 以为它能收藏人生值得珍惜的瞬间。然而,愚以为,数码时代 的技术,更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诚如钱钟书在其 围城中写道 :“围墙里的人想出去, 围墙外的人想进来。 ” 我们处在黑白胶片时代时, 总是抱着“胶片贵而少, 照片拍不够” 的遗憾;然而,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数码技术出现了, 照片任意拍, 却又萌发 “值得珍惜的点 滴被稀释”的感慨。但是,数码技术的时代,人生的可贵记忆不会被稀释,反而 会加固、加深。 数码时代更能够唤起珍贵的记忆的原因,是数码技术

11、的发展, 能够满足人们 多样的照相需求, 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柴静在其看见 中抒发过 这样的感慨: “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的。”但是,假如用黑白胶片时 代的技术来记录下一个生命完成的历程,未免太过单薄, 缺乏厚实感。 而数码技 术的出现, 恰好弥补这个缺陷。 让人随意地照相, 不受时空之限制, 唯需一台数 码相机而已。 人们记录下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从出生的满月酒到幼儿学步,从幼 儿园取得“好孩子” 称号到中学获得荣誉时的留影纪念,数码时代下更能保留人 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让人生变得更加厚实,更加充满韵味。 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又一重要原因,便是它与网络的双向性, 它能

12、 随时将照片上传至网络与人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情感的充盈,获得愉悦的享 受。当我们把自己满意的照片上传至网络时,与朋友分享时, 我们可能会收获他 人的赞美, 让自己倍感有所成就; 抑或将我们至亲的人的照片上传至网络时,我 们可能会收获别人的祝福, 让我们倍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样,我们的记忆 5 也会随着幸福感而铭记在心, 更容易保留彼此之间美好的印象与感觉,珍惜每一 份来之不易的缘分之中的情谊,收获亲情、友情之美好。 或许由于数码时代的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照片能够快速浏览和频繁更 新,以致值得珍惜的点滴也被稀释了,怀念起黑白胶片时代。 但是,由于数码技 术具有黑白胶片技术的无可比拟的优

13、越性,更能够摄影、 保存、分享等,而且永 不泛黄,永不模糊,因而它更能唤起人们珍贵的记忆。 数码技术的时代, 同样能够唤起人们永不褪色的记忆。让我们用手中的数码 相机,记录下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点滴。 点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作者在讲述材料和一些人看法的基础上,开门见山表明 了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即: “数码时代的技术更能唤起许多, 记忆”。围绕 这个观点, 文章从两个方面, 一是数码技术便于细致记录生活的过程,二是网络 的双向性,便于人们分享和加深交流, 阐述了数码技术比黑白技术时代的照片更 能唤起和加深人们的情感和交流。由于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具体的描述,增 强了对读者的说服力。 全文值得

14、肯定的是, 观点鲜明,论述较有力, 思路较清楚, 语言较流畅。 不足之处在于倒数第二段论证不够,全文中个别语言还欠推敲如第 四段, “收获情感的充盈 , ”。 第四篇: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 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颗古老苍劲的 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 详与美好。 6 跟以往一样, 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 岁月的冲刷与销蚀早已催毁了 那张黑白的胶片, 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 可是奶奶并不在意, 她紧紧地捏住 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之花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静静

15、盛放在那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怎样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 紫藤花清悠的香气 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 年轻貌美, 手里捧着一束 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 爷爷已经不在, 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 好的记忆。 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 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 虚、寂寞甚至是害怕。 一张小小的纸张, 即使是泛黄, 也可以给灵魂一个温暖的 安身之处。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 花开之后, 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 只留下一丝微微 的痕迹。可记忆却

16、是愈来愈加浓厚。 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奶奶, 只是想进一步感受那份温情。 奶奶不经意间睁开了 眼,看着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后抚摸我滑溜溜的短发。“奶奶,想爷爷了 吗?”奶奶先是愣了愣, 然后望向近处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 看着奶奶那双眼睛, 仿佛看到了岁月深处那份曾经的快乐。所有的忧郁, 都在奶 奶看到那张泛黄的相片时一扫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回到里屋, 拾起桌面上那些光彩亮丽的数码相片,回忆起相片上定格的那 些美妙时光,幸福之花亦心底悄悄开放。我终于明白,其实什么照片并不重要, 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在真诚地守护住一 份珍贵的情感, 一份美好的回忆。 这份回忆, 贯穿你的一生, 给你的心灵带来贴 心的温暖与快乐。 于是,在紫藤花开的季节里, 记忆之花静静地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给活着 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与希冀! 7 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 全文紧扣材料, 记叙了奶奶和一张照片的故事:岁月 流逝,照片泛黄,但奶奶记忆犹在, 对爷爷深情依旧, 从而赞颂了人世间永恒的 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