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560103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分数︳青岛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信息窗2(P67)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2.在操作、观察、归纳、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意识,培养研究问题的规划能力和反思意识。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积累研究分数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准备

2、:每位学生准备若干张小长方形纸卡,为学生理解意义、算理做好操作准备。分数乘分数多媒体课件一套,利于学生理解算理,体会算法。教学实施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情境:王芳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围巾米。根据这条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师:如果要算王芳2小时织多少米,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2)要算小时织多少米,又该怎么列式?(板书算式:)要算小时呢?(板书算式:)师: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因为根据每小时织的米数时间=织的总米数。)师:2,是我们刚刚学过的分数乘整数,下面两个算式和它有什么不同?(这两道是分数乘分数)。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分数乘

3、分数)你想了解分数乘分数哪些方面的知识?今天的学习主要研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意义、计算方法)说到意义,大家想一想2表示什么意思?(板书:的2倍是多少。)2、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用画图的方法研究。规划研究方法和步骤。师:对于分数乘分数这样一个新的有关分数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开始我们的研究呢?(画图)。师:怎么想到画图这个方法的?生:我们以前研究分数时就经常用画图的方法。师:真会思考,从以前的学习经验中想到了研究新问题的方法。我们就从画图开始今天的研究。师:先看第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米长的围巾,要画图表示小时织的部分,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呢?想好之后同位两人

4、合作在图中画出来。同位合作画图。师:画完的同学,同位两人交流一下,你们先画的什么,又画的什么?展示交流。组1:组1:我们先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了1份,就是一小时织的。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再取1份,就是小时织的。师:谁想和他们交流交流?生:应该比大,可是你们画的图里感觉却小了。组1:这个是应该是的。师:问题提的很关键,回答的也非常准确。能在图上改一改吗?(组1在图中改为:的)组2:组2:我们先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了1份,就是。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再取1份,就是的。师:说的真清楚。听了两个组的介绍,你能简单概括一下画图的过程吗?生:我觉得是先平均分几份,取其中的几份,然后再

5、平均分,再取几份。演示课件,规范过程,明晰意义。师: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画图的过程。(演示课件,板书的是多少。)2. 自主用画图的方法研究。师:小时织的部分又该怎么表示呢?(学生根据上一题的经验自己画图研究)自主画图,展示交流。师: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画图的过程。生:我先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1份,就是;再把平均分成3份,取2份就是的。师:表示的是的是多少。(板书:的是多少。)3.共同研究。师:要画图表示,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生:(师演示课件)把这个长方形先平均分成5份,取3份,就是;再把平均分成4份,取3份。就是的。(板书:的是多少。)4.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6、师: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的研究过程。想一想,实际就是求什么呢?呢?呢?那么一个数乘分数,实际就是求什么呢?(实际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课件展示: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 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理解算理,初步体会算法。师:通过画图我们知道了: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那么、到底等于多少米呢?(部分学生可能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报出答案、,但是为什么是这三个答案并不理解。)师:这些答案对不对呢?你怎么能证明这些答案是对的?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生:再动手画一画)学生自主探究,集体汇报。师:是多少呢?生:把中间那条线延长,做一条辅助线

7、就清楚了。生:能明显的看出一共有5列2行,一共分成了10份。取了其中的一份,所以就是1米的,所以就是米。师:那又是多少呢?怎么知道的?生:把横着那两条线延长。这样就能看出分成了5列3行,一共15份,又取了其中的2份,所以是。师:等于多少呢?生:一共平均分成了20份,取了其中的9份,所以就是。2.发现算法。师:通过画图我们发现这三个答案都是对的。我们再来画一个好不好?(课件出示:)生:啊?不行!生:数小了行,大了就不好画了。画图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师:你真会思考。画图好是好,但也有局限性。其实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老是停留在画图上,还得要探索一种更有效、更通用的方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观察

8、: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生:用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师:你怎么就想到用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呢,有什么根据吗?生:前面那几道题就是这样算的。生: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积做分母。板书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 3. 理解算理。师:你真是有一双数学的眼睛,通过观察我们举的一些例子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如果按照这个猜想,那应该怎么算呢?课件演示,发现大家发现的方法仍然适用。师:为什么可以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积做分母?87算的是什么呢?53算的又是什么呢?你能到前面来边指边说一说吗?生:87是算的把整个正方形一共分成了多少份,53算的是最终取了多少份。就等于,

9、等于。4.明晰算理。师:回想我们的验证过程,想一想,分母相乘实际是算的什么呢?分子相乘又是算的什么呢?生:分母相乘是求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相乘就是取得份数。师:说的真清楚,分母相乘就是分了再分,一共分了多少份;分子相乘就是取了再取,最终取了多少份。5.得出结论。师:通过验证,知道了我们的猜想确实有道理,这下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了。分数乘分数怎么算?(板书: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积做分母。)2,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整数,这道题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法则来计算呢?使学生体会到: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涵盖了分数乘整数的情况,只要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即可。4、 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0、。1. 自主练习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自主练习第3题。重点突破:(1)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对比:先乘再约和先约再乘。体会先约再乘的好处。3. 自主练习第7题。五、回顾学习过程,提升数学思想方法。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丰收园,用一个苹果代表一个方面的收获,梳理一下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生:我知道了分数乘分数怎么算。用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相乘作分子。师:(在苹果上输入关键词:知识)我们收获了知识的果实。师:还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受吗?生:我还知道了可以用画图的方法研究分数乘分数。师:是呀,画图帮助我们理解意义、理解算理。研究“数”的问题,用“形”来帮忙,这在数学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叫数形结合。师:我们还有研究问题方法上的收获。(在苹果上输入关键词:方法)小结:相信每个同学还有更多的、不同的收获,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苹果。请同学们下课后再想一想还有哪些收获或者感受,比如可以说一说你对这节课的哪个环节印象最深,也可以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位同学,对哪些同学还有什么建议。下课之后把这些收获、感受和同学、和家长交流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