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0010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导学,第 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想一想:影响当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核心突破,1(2011郑州模拟)荷兰素有“鲜花王国”的美誉,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 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据此回答(1)(2)题。 (1)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 B国际市场广阔 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 D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2)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 () 保鲜技术的发展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广阔廉价的耕地发展玻璃温室,改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利用起伏的地势,发展花卉的立体种植 A B C D 解析:(

2、1)荷兰地势平坦,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发展 鲜花种植业。(2)荷兰鲜花出口量大,一方面得益于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花卉生 产技术的进步(如发展玻璃温室等,使得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另 一方面得益于保鲜技术的发展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答案:(1)D(2)C,(1)区位分析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农业的一般区位因素,从具体农业部门的生产对自然条件 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需求上进行分析。 (2)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 入手,逐个进行考虑,并确定

3、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例如,湿 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 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 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 下表所示:,第三,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 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 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 区位。,2(2011山东日照)

4、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 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 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 变化图。据图回答(1)(3)题。 (1)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 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A B C D,(2)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市场狭小 B水资源紧缺 C价格低廉 D劳动力严重短缺 (3)符合新疆番茄发展方向的是 () A开发高山冰川资源,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B向沙漠进军,进一步扩大番茄种

5、植面积 C将原有牧场有计划地改造为番茄种植基地 D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解析:(1)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 大,有利于番茄的生长。(2)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期集中,对水分需求量大,而 该地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番茄业的发展。(3)发展农业生产应该因地制宜,新疆番 茄业的发展应着重进行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 答案:(1)A(2)B(3)D,热点考向1农业区位因素,【案例】 (2010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 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

6、)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 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农业结构调整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 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1)题通过题干知此地为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形,适宜发展立体农 业,影响立体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2)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 逐渐形成,城郊农业主要包括蔬菜、花卉、园艺、乳畜业等。所以稻田的种植 比重最可能降低。 答案:(1)C(2)A,规律总结:辨析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来说,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

7、,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气候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则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最不足、最缺乏的一个条件,这就类似于“木桶效应”。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较强,但水源严重不足,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优先考虑的是有无水源,即主导区位因素。再如,青藏高原上发展农业的地方,应该主要在地势较低(温度较高)的地方,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地形(影响热量)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1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图。 回答(1)(2)题。 (1)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

8、因素 是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 A西安市附近 B拉萨市附近 C哈尔滨市附近 D上海市附近 解析:(1)读图可知,在该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中,乳产品和蔬菜的产值较 高,属城郊农业,故影响其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为市场。(2)该自然村种植柑 橘,柑橘为亚热带水果,四个选项中,只有上海市位于亚热带。 答案:(1)B(2)D,热点考向2农业区位选择,【案例】 读某地(31N,120E)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粮食产区、花卉蔬 菜园艺区、乳肉家禽畜牧业区、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

9、 _,B为_,C为_,D为_。布局的理由是 _。 (2)图示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由原来的_发展为_。请分析 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可能原因。 (3)该城市发展到图乙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 策。 命题立意:通过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考查信息提取、空间定位、对比分析、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力,试题涉及农业微观区位选择、城市发展(市场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等知识点。,解题思路:第(1)题,农业微观区位选择需要重点考虑产值、价格、市场、交通等经济因素,也要结合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第(2)题,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要结合当地的经纬度(宏观位置)和城市发展后与城市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进

10、行分析。第(3)题,城市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本题考查的是不利影响。 答案:(1)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 (2)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或园艺业城市发展迅速,花卉、蔬菜等市场需求量大;地价上涨,租金提高;政策的影响;冷冻冷藏技术、包装技术及交通条件的发展等。 (3)压力: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对策: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规律总结:进行农业区位

11、选择的基本思路,(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2读“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_;B_。 (2)在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中,图中未表示出来的是_。 (3)影响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差别很大,这就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 征,因此发展农业必须坚持_。 (4)分析下列各地农业生产与哪方面的条件最密切。 天山山麓的绿洲农业生产_; 印度的茶叶生产_; 埃及的棉花生产_; 上海郊区的乳、肉、禽、蛋生产_。 解析:首先要弄清楚框图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要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的知识来分析。 答案:(1)土壤地形(2)技术条件(3)因地制宜(4)水源气候灌溉水源市 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