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 4.1.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557452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 4.1.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 4.1.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 4.1.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 4.1.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 4.1.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 4.1.2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史料对比,学生能描述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能说出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2研读地图,自学课文,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概况。3通过研讨问题,明确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2难点: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三、教学策略1采用地图、数据和历史图片等资料,全方位再现历史。贯穿对比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采用进行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精心设问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有效学习。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设计意图图片激趣导入新课呈现图片材料:100元纸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师:为什么100元在那一时期的购买力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1946年内战爆发后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一些概况导入新课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原因,预计生能较顺利说出因为战争导致物价飞涨。但其他原因讲不出来从不同时期100元纸币的购买力导入,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思考,目标明确,增强学生学史情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对比资料了解概况1呈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相关经济材料两则引导学生思考:(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请概括国统区的经济状况(2)如果你生

3、活在当时的国统区,你的日子会是怎样的?2教师进行总结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状况: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呈现国统区人民生活状况图片加以印证。并提问:如果你是生活在国统区的人们,你可能会怎么做?继续图片印证3教师总结过渡:国统区的人民苦不堪言,展开了民主运动。那解放区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呈现农民丈量图,问: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呈现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提问:如果你是解放区的农民,经历土改后,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你对共产党会持什么态度?教师进行总结归纳4比较与思考: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1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

4、料进行分析、概括、回答2学生通过前面铺垫、引导基本上能回答出开展民主运动3学生仔细阅读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从具体内容上推断土地改革后解放区农民生活发生变化并转向支持拥护共产党4学生比较回答问题1在史料解读中串联历史知识,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补充部分史料,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3通过神入法的问题设置,学生能感同身受,得出土地革命的影响。在分析影响的同时为课堂的下一环节进行铺垫4采用讲解法对历史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自学课本分析战争1呈现资料1946年解放战争形势图和内战一年后国共实力变化情况。提问:如果你是当时年中共的领导人,你会做出怎样的战略决策?2教师利用地

5、图挺进大别山讲述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过渡:随着解放军在各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展示资料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图和内战一年后国共实力变化情况。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3呈现图片三大战役(1)自主学习课本,找出三大战役名称、地点、时间、歼敌和改编人数以及解放的地区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再次设问(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在东北战场开始?在战略战术上有什么特点?(3)陈毅为什么感慨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4)在平津战役中,北平的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为什么接受和平改编?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教师补充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进行点拨4呈现三大战役基本知识归纳表格提问:三大战役

6、对国民党统治产生了什么具体影响?1学生根据信息的铺垫预计能回答出中共的战略决策为战略反攻2学生结合图片,学习历史事件3自主梳理教材,了解三大战役的基本史实。在教师的讲解下表格归纳知识,掌握知识点学生根据老师补充的材料和书本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4学生口算三大战役歼敌和改编人数之和1通过读图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对三大战役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的整体认识2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学习,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矛盾。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把庞杂的知识的逐一落实3历史教学需要细节,在学生自学课本的基础上补充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让课本上的知识更加的丰满形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学

7、生认知规律,从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发展4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了。三大战役的影响也就水到渠成得出来研讨问题明确原因短短三年时间,共产党由弱变强,彻底打败国民党。这其中有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并用史实加以说明。(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角度)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追问:你能用相关的史实印证的你的观点吗?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课本上的图文史料回答,讨论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开放的问题,让学生以所学过的教材史料为依托进行原因探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既突破了难点,也提升了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思维能力课堂总结整理知识引导学生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

8、形成知识框架,教师呈现知识框架体系学生回顾本堂课内容,梳理知识点板书条理清晰,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且让学生理解整堂课的知识结构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史论结合,突出历史学科原则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基本原则。历史资料是历史结论的依据和实证。本课内容描述的了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说明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战争上,笔者本着这样的理念,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地图、数据与历史图片等史料,全方位再现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概况,在引导下得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取得胜利。不仅能克服枯燥无味而带来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增强课堂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有利于激发

9、学生兴趣。除了教材中的史料,笔者还引进了课外的史料来充实课堂,比如描述的了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1946年解放战争东北形势图1948年解放战争东北形势图、淮海战役的群众力量资料、和平解放北平资料等等;这些图文史料,或与历史知识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或是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或是对历史知识的诠释和拓展,在恰当充分引导解读挖掘之后,不仅帮助了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2提问环环相扣,突出思维含量每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必须既要考虑每个问题的价值,又要按

10、照教学思路和认识规律把一个个问题组合起来,认真推敲和设计好每个问题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使每个问题既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又承前启后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设问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在本课中,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过渡到战争上。在讲述三大战役过程时,循序渐进,首先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有关三大战役的基本史实。再补充历史细节等资料,设置了三个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最后再结合所学,理解三大战役对国民党统治产生了什么具体影响?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讨论共产党胜利因素讨论中,问学生有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并用史实加以说明。这个问题是突破了本

11、课的难点,体现的是本课的主干知识,通过前面一系列问题的铺垫,学生已逐步了解三大战役胜利的概况,最后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便于学生逐步回答。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既掌握了单个知识点,又把握这个知识脉络,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得到了锻炼和延伸。不仅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事件的能力,而且灵活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运用教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3不足之处本节课的内容是解放战争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连接上节课内容且为下面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铺垫,知识点相对较为庞杂。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环节的设置,以设问的方式让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学生分析图片、史料,自学课本等方式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太强,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部分同学的思考分析能力不能得到较好的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